長葛一教師為“懶省事兒”:就做了一個“表”

長葛一教師為“懶省事兒”:就做了一個“表”……

“叮鈴鈴……”晚上十點多,剛批改完學生作業準備休息的馬曉青接起了電話:“您好,我是馬曉青,有什麼事?”十多分鐘後,她掛斷了電話,這是學生家長下班後打電話詢問孩子最近網課學習情況。

自開展線上教學以來,金橋中心小學教師馬曉青每天都要與學生家長通話一個多小時,儘可能多的瞭解、反饋學生線上學習情況。


“每天都有學習任務,整個假期從來沒有間斷,直到開始線上教學”


金橋中心小學接到“停課不停學”、開展線上學習的通知後,負責學校教務工作的馬曉青第一時間召集各年級骨幹、教研組長在網上商討延期開學的諸多事宜,制訂了線上學習的方案、計劃。


長葛一教師為“懶省事兒”:就做了一個“表”

長葛一教師為“懶省事兒”:就做了一個“表”


馬曉青每週都要把金橋中心小學“停課不停學”活動每日安排及學習情況進行彙總,發到教師群中讓全體老師學習總結,並打印成冊存檔。


馬曉青介紹,為了讓家長更好地掌握學生假期學習情況,金橋中心小學今年把整個寒假的學習任務細化到每一天,並給學生髮放學習任務表。家長每天只需要檢查學生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簽字即可。


“完不成就不簽字,開學之後班主任統一收取,這樣家長目標就很明確,知道孩子每天的學習情況。我們的任務表是從放寒假開始安排,一直安排到2月17號學生正常開學。”馬曉青說,“本來我是想減輕家長壓力才制訂的學習任務表,沒想到最後反倒是給我們老師減輕了壓力。因為按照任務表學生們在假期裡每天都有學習任務,到2月18日我們按計劃開始進行線上教學,整個過程連了起來。這樣學生們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大大減輕了我們教師的工作壓力。”


“網上現在的網課資源實在太多了,我就把找到的網課資源的課程表全部下載下來,對照學校的課程表進行挑選和修改”


馬曉青介紹,線上學習已經開始了一個多月了,老師、學生和家長也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種模式,但最開始卻給老師造成了很大困難。因為時間比較緊,給學生挑選合適的網課資料就成了老師們的頭等大事。


“網上現在的網課資源實在太多了,很多網課對咱這邊的學生都不適用。我就把找到的網課資源的課程表全部下載下來,對照學校的課程表進行挑選和修改。最終我和幾位老師共同決定語文用名師同步課堂、數學用的空中課堂、英語用的一起小學平臺。”馬曉青告訴小編,英語網課的選定難度最大,長葛地區小學生英語教材為魯湘版,其他地區普遍使用人教版,一連幾天她都在為找英語網課發愁。好在最後找到了合適的課程,這才沒有耽誤學生的線上學習。


長葛一教師為“懶省事兒”:就做了一個“表”

長葛一教師為“懶省事兒”:就做了一個“表”

為確保學生跟得上線上教學速度,馬曉青每天晚上都會查看各班級作業完成情況,對於完成率低於95%的班級,她會及時聯繫任課教師進行了解並給出建議。


小編了解到,每天傍晚金橋中心小學各年級各學科學習規劃必須發到微信工作群裡,馬曉青逐一審閱後發到班級群內,讓學生提前預習。每晚7點,她都要統計各個班級作業完成情況,發現哪個班級作業完成情況低於95%,她要聯繫班主任詢問情況,並給出合理化建議。


馬曉青說,“學生在家裡跟在學校不一樣,在學校有老師管著,在家裡就需要家長多操心了。學生、家長、學校三方結合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情況穩定,任何一方出現問題,對學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線上學習這一段時間,我的話費就跟流水一樣,每隔幾天就要充一次,每天都在給學生家長打電話。家長一開始也懶得聽、不配合,後來打得多了家長也都開始理解了,現在經常是我這邊剛掛完電話,就有學生家長主動打來諮詢輔導學生方面的問題,基本上手機充電器插上就拔不下來。”


長葛一教師為“懶省事兒”:就做了一個“表”

長葛一教師為“懶省事兒”:就做了一個“表”

馬曉青每週都會把自己的工作總結髮到班級群裡,讓家長和學生進行監督。同時,她每天也都會在群裡發一下正能量滿滿的文章,鼓勵學生們保持良好的學習勁頭。


“學生在每天進行線上學習的同時,他們的身體健康同樣重要。所以我們也會組織學生們在家中做廣播體操、眼保健操,並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馬曉青告訴小編,“為了防止學生出現厭學心理,我們要求每個班級每週都要組織一次線上班會,所有的家長都要參加,每次都會準備很多正能量的內容讓學生去學習,也讓家長意識到學生的心理情況十分重要,必須要多加關注。”


“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教育好每一個孩子,不讓一個孩子的學習因為疫情影響而掉隊”


馬曉青除了擔任學校的業務校長、年級組長之外,她本身還擔任著五年級一個班的語文課,在處理學校教務工作的同時,她對自己的教學工作一刻也不敢放鬆。


“學生現在是線上學習,我們老師更要付出比平時在學校上課時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學生。在學校上課,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我們很容易就能瞭解到,但是學生們在線上學習,我們老師就很難真正瞭解到學生們對知識的吸收情況。”馬曉青告訴小編,“我們現在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從學生們的作業完成情況來了解學生的知識吸收情況。”


長葛一教師為“懶省事兒”:就做了一個“表”

馬曉青每天都要把所有學生上交的作業逐一批改,有錯及時糾正、沒錯及時表揚。每天晚上,她一定要等到批改完所有學生的作業之後才會去休息。


“小學階段的孩子正是吸收知識的黃金時期,他們學習上的問題必須要及時糾正,如果前一天學生沒能掌握老師講的知識,第二天可能就會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久而久之,學生可能就會出現厭學的心理。”馬曉青說。


停課不停學期間,馬曉青每天都要把所有學生上交的作業逐一批改,出現錯誤的就及時聯繫學生進行糾正,沒有錯誤的也會發信息表揚。每天晚上,她一定要等到批改完所有學生的作業之後才會去休息。


在馬曉青眼裡,“孩子們都喜歡被表揚,他們作業完成的好我就及時的表揚。慢慢的,孩子們為了多受表揚就會積極完成作業,同時也會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樂趣,有了樂趣他們就會主動去學,這樣學習效率也會大幅提高。”


“我帶的班上有一個女生是跟著姥姥、姥爺生活的,他們現在沒有精力輔導孩子的學習。有一次她作業沒有完成,聯繫她之後才知道她姥姥、姥爺手機微信上沒有綁定銀行卡,沒辦法加入班級微信群,於是我就每天和她在微信上單獨聯繫。她本身有點內向,在生活中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向我傾訴,我則給她一些建議和鼓勵。”馬曉青說,“從那之後,她每天的作業都完成得很好,儘管有時候完成的有些晚,但是我都會等著她,就想給她一句肯定。我和她溝通的時候,常常稱呼她‘寶貝’,因為我想讓她知道,老師很愛她,很多人也都很關心她。”


談及自己現在的心願,馬曉青說:“疫情當前,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安排好學校的教務工作,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教育好每一個孩子,不讓一個孩子的學習因為疫情影響而掉隊。”


(李耀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