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教師劉衛:教育行走,我們一直在路上

高新教師劉衛:教育行走,我們一直在路上

編者按:劉衛,安康市高新中學英語組資深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劉衛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有豐富的教師培養經驗,近日,劉衛老師結合生平經驗,撰文淺述教師成長之道。


高新教師劉衛:教育行走,我們一直在路上


世間萬事,無不以道馭術;教師成長,亦不例外。愚以為,教師成長之道有三。

歷盡千帆人未老,問道歸來仍少年一一學無止境


高新教師劉衛:教育行走,我們一直在路上

這些年來,參加了不少培訓交流。與優秀的人在一起,我常常會為他們的堅忍不拔、寵辱不驚所震撼,大師名家的路往往充滿坎坷,荊棘密佈,他們無不以大勇氣,大魄力,大智慧衝破重重阻力,駛向夢想的彼岸。在聽眾心中覺得他們已經功成名就,而其實他們自知遠未著陸,現在站立的地方也只是一個小小驛站而已。

反觀我們自己,甚至多少還有點優越、有點傲嬌,但真實地走近這些名師大家之後,不僅從學識上感到難以企及,猶如瑩火之光與皓月爭輝一般。更是從修養上高山仰止,覺得他們都是一座座高山,而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小土堆而已。

白石老人說自己願為“青藤門下一走狗”,作為中國藝術殿堂級人物,老人家心如赤子,謙卑如斯,粗鄙如我輩,豈敢放肆。

就我自己而言,一直以教育行走自勵,可走到今日,反思自己,最大的短板依然是讀書,以前也讀了一些書,但大多是片段性的,缺乏主題的延續,缺乏堅持。作為一名立志有所作為的英語教師,我仍然需要閱讀英語教學理論,當代教育,時代前沿,未來走向。再不讀書,就真的老了。

心有靈犀當行動,不負年華拼當下一一享受孤獨


高新教師劉衛:教育行走,我們一直在路上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在聽課中,閱讀中,專家名師的報告中,甚至同事的日常交流中,常常會有一些好的想法冒出來。可惜的是,沒有及時梳理、記錄,更沒有親自實踐,結果時間一長什麼印象都沒有了。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當初,跟你同一起跑線的人,早已把我們甩了N條街,而自己還渾然不覺。

所以,當我們有一個想法或者獲悉一個想法,要立刻思考,是否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研究有用。要獨立思考,然後加以運用;就算別人的想法是錯誤的,也要思考一下,這個問題自己怎麼看,怎樣去糾正它。總而言之,要經常進行理性思考,這就是所謂的“慎獨”。

《明日歌》曰: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首詩給人的啟示是:世界上的許多東西都能盡力爭取和失而復得,只有時間難以挽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時間永不回頭。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歲月。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很容易隨波逐流。除了理性思考,還需要享受孤獨。享受孤獨,活成一盞燈,為自己的前行照路,也用自己的熱量溫暖他人。享受孤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凡在行動,在向著目標努力,相信終有一天,自己希望的彼岸就會悄悄來臨。畢竟,命運垂憐於有準備的頭腦。

咬定青山夢做馬,不為彼岸只為海一一摒棄功利


高新教師劉衛:教育行走,我們一直在路上

選擇了教育行走,就註定是一條清苦的路,就要忍受孤獨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在一個人奔跑的路上,沒有誰會為你鼓掌,但那又怎樣?在你獨自思考的時候,不是還有清冷的月色陪伴嗎?教育行走是苦行僧的修行,不是偶像派的表演,沒有誰會刻意為你喝彩。

然而,就算這樣,那又怎樣。既然選擇了奔跑,就只顧風雨兼程。青山在目,以夢為馬。做自己的太陽,不論春去秋來,每天都盡力散發自己的光與熱。

以草根之心做人,以大匠之姿任事。有白菜蘿蔔果腹,足矣!有三尺講臺立身,足矣!有三五志同道合者交流之,足矣!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以寬敞之心胸,看淡名利紛爭。心有慧念,方可賞雲捲雲舒,觀花開花落。如此,人生大妙!

學無止境,研無止境,行無止境,品味人生亦無止境。莫道人生寂寞如雪,且行且珍惜。


素材來源丨劉衛名師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