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我逍我遙,遊於天地

莊子:我逍我遙,遊於天地

有多少人還記得莊子的名篇《逍遙遊》的開頭: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莊子一開始就為大家展現了自然之物的壯麗和浩大,從而開始論述自己的無為的觀點。可以說,莊子深受老子思想的影響,追求道的自由,實現精神的自由。

莊子:我逍我遙,遊於天地

在《逍遙遊》中,莊子指出只有像“至人”一樣做到“無己”才能真正意義上逍遙遊。但是對於這種逍遙,莊子又將其進行分類,他認為逍遙遊可以分為有所憑藉的逍遙和沒有憑藉的逍遙。在有所憑藉中,莊子是這樣說的:“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和“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這種自由具有相對性,也被一些事物束縛著。對於沒有憑藉的逍遙,莊子認為應該是可以乘著自然之氣息遨遊於天地,遵從萬物自然消長的法則。

莊子:我逍我遙,遊於天地

可以說,生活在動盪不安的時代的莊子,在面對一己之力無法改變社會的時候,追求精神的逍遙也是其對現實的一種控訴。社會和自然的對比,讓莊子更加趨向超出凡體,逍遙於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