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觀察:從經濟危機到金融危機


深度觀察:從經濟危機到金融危機

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的同時,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遭遇罕見的全面衝擊。以美國股市為代表的全球股市大跌,引發了市場對金融危機再度爆發的憂慮。

自2020年2月12日至3月23日,道瓊斯指數從29551點的最高位大跌至18591點,跌幅高達37%;同期美股市值蒸發超過10萬億美元。同期,歐洲股市的跌幅也高達30%以上。由於大量資金從股市湧向債市,作為市場基準的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月12日至3月9日,從1.63%歷史性地跌至0.498%。國際油價自2020年以來也持續大跌,布倫特原油從年內高點的跌幅高達67%。面對股市大跌、債市收益率大跌、油價大跌,市場驚呼,在2008年金融危機12年之後,一場更加兇猛的金融危機已然來襲。

面對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各國央行紛紛出臺政策來救市。以美聯儲為例,近期頻繁進行各種降息和釋放流動性的操作,安邦諮詢(ANBOUND)的跟蹤研究顯示,僅僅從3月3日至26日,美聯儲大力度的政策操作居然多達9次!主要操作有幾類:一是降息,美聯儲連發三箭,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降低至0;二是大量回購美債,開啟無限量的開放式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三是與多國央行建立美元掉期安排,以保證美元的流動性。

美聯儲的操作似曾相識,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美聯儲也採取了一些類似的大力度措施來挽救金融市場。從一系列操作來看,美聯儲完全是在應對一場金融危機,理論和方法都是一致的,思路和操作也是一致的,只是其組合式救市措施的力度,遠比2008年時的救市力度更大,試圖用規模力度來熨平這次歷史最罕見的“金融危機”。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疫情之後的全球金融市場變化,與此前的金融危機有著明顯不同。過去的每一次金融危機都以大型金融機構或類金融公司倒閉為標誌,如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破產;2001年美國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後,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破產;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出現兌付危機,後被摩根大通收購;美林證券出現危機,被美國銀行收購;雷曼兄弟公司未獲政府救助,直接破產。而2020年初的這次美歐股市大跌,雖然出現了資產大減值,但暫時沒有出現大型金融機構破產的案例,系統性金融機構的風險敞口相對較低,也沒有國際收支的問題,債務違約到現在也沒有大規模出現。

安邦諮詢的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對比差異的背後,實際上反映了兩次危機的成因不同。2008年的危機是一次直接的、典型的金融危機,根據李迅雷的總結,危機爆發的鏈條是:房價下跌—>次貸危機—>金融產品爆倉—>投行破產。危機反映了在資本過剩的背景下,過度的金融創新、過高的金融槓桿以及金融業過於野蠻的生長,從內部造成了金融體系的結構性坍塌。

而2020年的這次危機,則是一場經濟危機,是一次基礎性的危機。近十幾年來,出現了全球性的生產過剩和資本過剩;逆全球化之下,全球性的貿易摩擦加劇;全球性的債務激增,債務違約上升;再加上全球經濟增長維持低迷,尤其是中國等新興市場大國陷入衰退軌道。諸多問題的累積和疊加,推動了全球經濟危機的系統演化和發生。要特別指出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並未對經濟和金融系統進行結構調整,沒有從根本上“出清”風險因素,而是通過注入更多的流動性,用更大的金融泡沫來掩蓋了前一次危機的泡沫。

經濟危機在不斷積累,金融體系的風險並未消除,等待的僅僅是一次扳機的扣動,一次偶然的觸發,實際危機就差一根導火索的點燃,這是2020年華爾街股市從3萬點大跌至2萬點的大背景。所以,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只是一顆閃亮的火星,很不幸它點燃的卻是全球性突發經濟危機。我們可以在許多領域看到在2008年看不到的現象:

第一,疫情蔓延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首先是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的供應鏈中斷,然後隨著疫情全球大流行,導致全球供應鏈、物流系統、航空運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系統中斷;

第二,全球大部分國家進入“封城”、“封國”的隔離抗疫模式,全球現在迄今至少有30億人“宅”在家中,僅維持基本的生存型消費,全球的消費需求大幅萎縮,導致外貿訂單驟減、航運需求驟減,同時也造成眾多的服務業停滯;

第三,全球經濟進入“凍結”模式,造成全球的能源需求大幅減少,加速推動國際油氣價格大幅下跌,對產油國、石油巨頭、石化產業鏈、大宗商品交易等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第四,全球隔離模式直接造成了大量人員失業,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等服務業、消費發達的國家,失業率激增正在形成一次新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有機構甚至預測,美國的失業人數將會增至5000多萬;如果外部需求萎縮,中國受影響的就業人口也可能高達數千萬。

第五,全球經濟危機加劇,還將使得全球的債務鏈條、信用鏈條開始緊繃,銀行資產質量將會惡化,債務違約現象將會持續增多。上述一個個局部的危機,最終將會傳導到金融系統,匯聚成更大的金融風險,甚至演變成金融危機。

當然,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並不是彼此分隔的,隨著危機因素增多,它們會越來越容易地相互演化。正如美聯儲前主席耶倫博士所分析,全球經濟增長的協同下滑(synchronized deceleration)已成定局,即通過實物貿易和金融交易互相感染,全球經濟進入衰退。不過,衰退持續的時間還不能確定,是V型復甦還是別的速度復甦,要取決於應對政策的質量和執行力。衰退持續時間越久,經濟修復所需的時間越長。

在此次危機中,從經濟危機到金融危機的轉化,很可能體現在如下的風險傳導鏈條:需求減少+供應鏈中斷—>訂單缺乏—>企業資產負債表危機—>流動性短缺—>企業債務爆倉—>銀行壞賬增加+債務違約增多—>消費大幅疲弱—>危及金融機構—>發生金融危機。由經濟危機開始,服務業的客戶基礎開始動搖,進而影響到金融業的客戶市場和成本,基礎性經濟危機最終在滯後一段時間後演變為金融危機,這個時候展示的市場情景就是人們在現代社會所熟知的金融危機。

區分此次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的差別,不僅有助於理解此次危機的成因,在公共政策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建設性意義。安邦諮詢的研究人員認為,對於政策部門來說,有兩點值得特別關注:第一,用解決金融危機的理論方法解決不了現在的突發經濟危機問題,所以美聯儲的方法未必就是對症下藥。相反美國民主黨所主張的傾向“藍領工人”,以維持生計的主張,反而有利於消費,更加切合實際。因為克服當前危機的重點是防止經濟危機持續,遏止其轉化為金融危機的勢頭。要緩解金融危機,必須先控制住經濟危機。第二,由於此次危機首先源於經濟危機,因此不可能寄望於市場出現V型翻轉,要對危機的中長期影響做好充分的準備。那種渴望V型反轉出現,事過之後,一切恢復原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正如前面的分析,這次的經濟危機,實際疊加了很多原本經濟體的危機因素,病毒疫情實際僅僅是一個觸發因素。基礎動搖了,經濟結構就會受到影響,勢必影響大局,傳遞到上層,只是需要點時間。

最終分析結論(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當前橫掃全球的危機是一場經濟危機,這場危機可能演化為金融危機。如果只用克服金融危機的手段,難以解決經濟危機存在的問題。鑑於此次危機的複雜性,我們需要對危機的長期影響做好準備。

加入唐靜創業社群,與全國互聯網輕創業者 共享資源和老闆人脈,融入中產圈子,共創商業價值。

我們的使命是“自尊敬人·惠人達己”,讓創業者不再孤獨,讓創業者少走彎路。如果你想學習改變,剛好也有想在互聯網上創業做老闆的想法,可私信回覆關鍵詞或在評論區留言【我要創業】即可,共同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