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欺負別人,就是壞孩子嗎?

當孩子在幼兒園起衝突時,我們更容易保護“被欺負”的孩子,對於“欺負人”的孩子,給他貼上一個“小霸王”或者“壞孩子”的標籤。可是,這樣簡單隨性的評價孩子,真的正確嗎?

明明又因為在幼兒園跟小朋友搶玩具把別人打了,因為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明明媽媽總被其他家長指責說“教養出一個壞孩子”。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哄也哄過,明明卻總顯得“油鹽不進”。明明媽媽也逐漸陷入沉思“難道自己真的生了一個壞孩子?”


愛欺負別人,就是壞孩子嗎?


其實,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擊性行為,只是有些孩子表現的更為強烈一些,同時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原因有很多,父母要先找對原因,才能做出正確的引導。

原因一

自我意識萌芽,社交概念模糊


3歲前,在心智發展的過程中,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是正常的現象,並不帶有成人眼中的“暴力”成分。


比如1歲左右的幼兒,與其說他們在打人,不如說他們是在用肢體動作進行探索行為。到了2—3歲,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後,孩子的特徵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對不合意的、不喜歡的,都可能用“打”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另外,“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也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我跟他說話,他沒理我,我就推了他”,所以,孩子打人或者推人的動機只是想要對方和自己一起玩,或者引起對方的注意。


應對策略

在情景再現教孩子學會正確的社交禮儀


媽媽可以和爸爸“情景重現”——爸爸假裝搶奪媽媽的東西,媽媽假裝被欺負的孩子。當爸爸搶走媽媽懷裡的娃娃,媽媽大聲說:“你不要搶我的玩具!你應該先告訴我你想和我一起玩玩具!”


在具體的情景中,教會孩子該怎麼正確表達自己的需要。比如,教孩子學會說“你的玩具可以借給我玩嗎?”“我們一起玩這個玩具好嗎?”“我和你交換玩具玩,可以嗎?”同時,不要忘了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肢體語言,教給孩子正確的、禮貌的肢體語言,比如,輕輕拉一拉對方的小手,輕輕拍一拍對方的肩膀。


原因二

孩子缺少生活經驗,喜歡單純的模仿

孩子的模仿和學習能力驚人。模仿就是他們學習技能、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但是由於缺少生活經驗,所以判斷力和理解力有限,經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時候他們會無意模仿一些動畫片或者成人的行為。


有位媽媽說,孩子本來跟小夥伴玩奧特曼打怪獸的遊戲,可是孩子就拿著玩具,伸手就把玩具直接打到裝怪獸的小夥伴臉上,還振振有詞的辯解說:“他是怪獸就該捱打。”


這種攻擊行為,不難看出是孩子從動畫片中學來的。孩子並不知道動畫片裡的內容全部是虛擬的,所以我們能在新聞裡看到孩子模仿動畫片裡的情節,“撐著傘從高處跳下”“把同伴綁住用火烤”……


另外,家庭氛圍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行為影響也很大。當孩子看到父母用暴力的方法解決問題時,他們也學會用同樣的方式解決問題。


應對策略

遠離暴力動畫片,建立和諧的家庭環境


《美國兒科學會》提出,“預防攻擊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寶寶幼兒期和學前期,給他提供穩定、安全的家庭生活,穩定的、充滿愛的管教和全天候的照料。”


看動畫片已經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爸爸媽媽要為孩子把好關,選擇符合孩子身心發展及年齡特點的動畫片。


同時,為孩子做出積極正面的示範。當家庭矛盾無法避免時,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孩子犯了錯誤,也要儘量剋制自己的情緒。

原因三

成人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在心理學有一個“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期望效應”。大意是: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這個理論同樣適用於孩子——成人對孩子的態度以及期望,會潛移默化地改變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從而影響孩子自尊,自信的水平。


如果單純因為孩子有攻擊性行為,就給他們貼上“小霸王”的標籤,既容易讓更多的人對孩子的“暴力”更加關注,也會強化孩子發生攻擊行為的次數。

應對策略

家長既要學會“閉嘴”,也要學會和孩子溝通

給孩子貼的標籤,可不止我們印象中常見的“壞孩子”或者“小霸王”。


我們的口頭禪——“你就是笨”“你就是懶”“你什麼事都做不好”“你有什麼用”這些常掛在嘴邊的負面的評價,也是在給孩子貼標籤。


前段時間大火的國產動漫《哪吒》就是生動的例子,當全村人都叫哪吒“妖怪”“魔童”的時候,哪吒就真的要做“妖怪”給大家看。反派申公豹的一句“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也戳到了許多人內心的柔軟處。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先放棄給孩子負面評價。


如果孩子情緒非常激動,可以先抱住他,把他帶到人少的地方去,幫助孩子儘快冷靜下來。再用溫柔的語氣詢問孩子的訴求,和他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原因四

缺少關愛,想引起成人關注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景:孩子突然變得脾氣乖戾,總是暴力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家長單純的覺得,孩子怎麼突然變得這麼磨人。但是孩子其實是在表達:你們對我的關心不夠,快來陪陪我吧!


家長可能會反駁說:“我有經常陪孩子呀!”可是在陪孩子的時候,同時在做什麼呢?是不是一直在看手機,分心做自己的事,只是陪在孩子身邊?這些無效的陪伴讓孩子感覺不到快樂,攻擊性行為就有了發洩的理由。


應對策略

父母多做有效陪伴,多和孩子溝通


經常能看到一種言論“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的有效陪伴。”事實的確是這樣,如果在陪伴的過程中,孩子感受到了忽視、指責或不認可,對孩子來說可是不小的心靈、情感雙重打擊。


但是事實上,很多家長在陪孩子時,經常會說這樣的話:“你畫吧,我看著你畫。”然後拿著手機自顧自地看起來。這樣稱得上是陪伴嗎?應該稱作“陪著”。


“陪伴”和“陪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陪伴是指家長陪在孩子身邊,“陪伴”意味著,家長不僅要在孩子身邊,還要能夠真正與孩子互動起來。


除了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玩孩子的遊戲,幫助孩子解決遇到的難題。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做體育運動,跑步、打球,下棋……總之,只有真正沉浸到孩子的遊戲裡,孩子就能感覺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注和愛意。

這4點原因總結說來,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屬於孩子心智發展過程中的正常行為,但是的確是錯誤的行為,需要父母及時找到原因,並且正確引導。所以。爸爸媽媽們不用太過擔心和焦慮,孩子的未來本來就充滿各種美好的可能性,現在的攻擊性行為不代表他們就是壞孩子。

想了解更多育兒妙招,來壹點壹滴,和我們一起學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