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系列之第二位——建文帝朱允文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二位——建文帝朱允文

明朝的第二任合法的皇帝不是朱元璋的兒子,而是他的孫子朱允炆,為什麼呢?

因為朱元璋指定的合法太子朱標英年早逝,而老朱是個不願意走尋常路的人,自己身後的兒子一大群,挑個繼承人還不是綽綽有餘的。

偏偏我們朱老大另闢蹊徑,封亡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也算是在歷史上為繼承皇帝開天闢地的頭一回。

朱允炆呢?人比較軟弱,從小嬌生慣養的,沒有經過戰爭的考驗和生活的磨難,面對他的那些功臣叔叔們,能hold住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老朱在的時候,大家還是一片祥和,等朱老大已駕崩,大家都有點蠢蠢欲動了。

小朱同志能當上皇太孫,肯定也不是無能之輩,要不閱人無數的朱老大怎麼能看上他呢?

登基初期,小朱同志也感覺到分封在各地的皇叔們的威脅,採取了削藩的動作。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二位——建文帝朱允文

在幾位忠心大臣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的幫助下,小朱同志把勢力較小或者比較軟弱的藩王被廢。

削藩,在漢朝時就發生了"七王之亂",當時的漢景帝沒有辦法把主張削藩的晁錯腰斬,最後七王還是不發動戰爭。

當時幸虧出了個周亞夫,力挽狂瀾,平定了七王之亂。

可見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削藩不是那麼好削的,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做後盾,就只能是紙上談兵。

果然,我們的小朱同志雖然在文治上比較擅長,但面對人的生死大事,起義"清君側"的叔叔們,筆頭是不敢不上刀頭的。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二位——建文帝朱允文

小朱皇帝的手下都是一幫文人墨客,怎能是征戰四方朱棣的對手。

朱棣勢如破竹,就來到了南京城下,建文四年六月,南京城破,朱棣軍隊進入南京。

當夜,南京皇宮一片大火,火勢撲滅之後發現幾具燒焦的屍體,已經不能辨認,劇太監說是建文皇帝和皇后、兒子。

從此,朱允炆就消逝在了這個世界上,有的說逃跑了去了福建泉州開元寺當了和尚。

有的人說,朱允炆逃到了海外,後來的朱棣進行大航海運動,就是為了抓住朱允炆等。

傳言不一,這位做了四年的皇帝,和他當初怎麼繼位一樣,永遠成為了歷史之謎。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二位——建文帝朱允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