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我家孩子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講啊?

有沒有在課堂上玩呀?

這樣的對話常發生在家長和老師之間,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了。不能說話不能亂動不能玩的課堂,對很多孩子來說是創造力丟失的開始地。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冰心說:

“淘氣的男孩是好的,調皮的女孩是巧的。”

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明,

“自由玩耍會讓孩子受益無窮”。

老外說:

“玩是孩子們的權力,會玩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老外的孩子不必在課堂上hold住自己做個“三好學生”,外國學校的課堂有什麼秘訣,我們的課堂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加拿大:教室的設計是按照玩的主題劃分的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小學老師的工作之一是在孩子們玩的過程中,提出問題,等孩子們的答案。在孩子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他們方向性的指導。在孩子們發生爭執的時候,幫助他們理清關係,做出原諒和道歉。

學前班的孩子們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時間是戶外活動和室內的Free play,有字母學習,沒有數學,沒有所謂繪畫課,只是讓孩子們自由動筆。沒有家長懷疑孩子們是否玩得太多,因為人人都知道:玩是孩子們的權力。

創造力是內在的,玩的過程可以激發想象力、創造力,又鍛鍊協作、溝通能力。不如仔細想想,我們的孩子還有多少時間是在和同伴一起玩耍?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德國:幼兒園是建在森林裡的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德國有超過1500所幼兒園是建在森林裡的,為了避免“自然缺失症”,德國從幼兒教育時期就開始了自然教育,森林幼兒園裡的孩子們幾乎整天都在森林裡爬樹、玩泥巴、踩水坑,用樹枝做工具。

森林幼兒園中的玩具很少,因為孩子們能在大自然中發現玩具。森林中有四季,有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但老師也很少“帶領”著孩子去觀察,因為他們相信,只要把孩子放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自然會去發現,老師只負責適時解釋和引導。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如果說德國是把孩子放進自然裡,那日本就是把自然搬到了課堂上。日本保育園裡的每個班級都以不同的植物命名,小朋友會一起飼養小動物,通常會有烏龜、鴨子、熱帶魚等。很多時候,這些動物就是老師上課的助教,和這樣特殊的好朋友一起上課,你以為孩子們會分心,但實際上相反,他們的注意力特別集中。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孩子們喜歡動物的情結與生俱來,和小動物的從小接觸,不僅讓孩子熱愛自然,長大了也不會對這個世界無動於衷。

國內也有各種自然教育機構,通常只在週末開課,而且需要父母陪同。多數父母沒有既沒有耐心跟孩子一起玩泥巴,也沒有信心讓孩子玩著長大,培訓班是最簡單的選擇,提早學習知識和紀律看似無錯,是否扼殺了一個有想象力的天才,他們是沒有思考的。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美國:偏愛“走出去的課堂”

如果說中國是巋然不動的“紮根式學習”,那麼美國人更偏愛“走出去的課堂”。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美國各個階段的學校都設有自然教育課程,在小升初前,所有的孩子都要參加自然課堂。有的學校一個月能有好幾次野外考察,考察的目的地五花八門,有圖書館、博物館、農場、公園、森林、高山。

在博物館裡上歷史課、藝術課,在科技館裡上物理課、化學課,在農場裡、動物園裡上動物課、植物課,在野外生存裡鍛鍊體魄。特別是野外生存訓練,風雨無阻,營地的教官會教孩子們如何在雨天取火,如何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靠吃植物、昆蟲、動物而生。

你會擔心,“那麼小的孩子怎麼面對這麼惡劣的環境?在外面心都玩野了,怎麼迴歸課堂?”

據調查,參加過教育式旅行的成年人中,89%的受訪者表示,教育旅行使他們更加好奇,更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並且對學習(無論校內還是校外)更感興趣。

“玩”並沒有中國家長想象得那麼可怕,在很多國家,“玩”就是學習本身。我們限制孩子玩,限制他們做這個年齡該做的事,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太焦慮了呢?

科學證明會玩耍的孩子更有創造力,而你還在要求孩子聽話?

你家孩子分得清油菜和白菜嗎?你家孩子知道稻苗長什麼樣嗎?你家孩子認識螳螂和小螞蚱嗎?你家孩子會養ta喜歡的蟲蟲嗎?許多家長可能認為,孩子以後就知道了,殊不知,孩子對自然的無知,後果很嚴重,甚至會導致“自然冷漠症”。

如果喜歡,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