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滅明朝進京稱帝,爲何還是沒能一統天下?犯這兩致命錯誤

在我國曆史上的農民起義裡,明末的李自成起義一直是大家談論的一個焦點話題。闖王率領著農民起義軍一路進擊到北京城,使得崇禎皇帝自殺於煤山,建立大順朝,並登基為帝。好景不長,後來被吳三桂和滿清聯軍,從此江河日下,走上了滅亡的道路,大順朝也是夭折。而他的失敗也使得我國曆史揭開了嶄新的一頁,我們不禁疑惑,李自成佔領北京後為什麼沒能一統天下呢?

李自成滅明朝進京稱帝,為何還是沒能一統天下?犯這兩致命錯誤

李自成

李自成家裡世代農民,在很小的時候便給地主放牛放羊,十幾歲的時候雙親逝世,無依無靠的他便當了驛卒,後因犯了命案,輾轉多年投了軍。沒過多久,後金大軍南下,京師守衛空虛,李自成便隨部隊赴京守衛,途經金縣時,參將剋扣軍餉引起兵士不滿,發動了兵變。

李自成滅明朝進京稱帝,為何還是沒能一統天下?犯這兩致命錯誤

老百姓擁護李自成

明末時期,自然災害氾濫,再加上後金入侵,官吏腐敗不堪,民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各地紛紛起義。李自成趁明軍的主力部隊在四川對付張獻忠時,便率軍進入河南,收留了大批的饑民,並廣開糧倉救濟饑民,各地紛傳“迎闖王,不納糧”。

李自成滅明朝進京稱帝,為何還是沒能一統天下?犯這兩致命錯誤

李自成稱帝

出身貧苦的李自成知道老百姓的疾苦,在長期的征戰中提出“剿兵安民”的口號,嚴肅軍紀,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擁護,後迅速的發展,終於在崇禎十七年三月攻佔了北京,推翻明朝的統治。

李自成滅明朝進京稱帝,為何還是沒能一統天下?犯這兩致命錯誤

李自成指揮戰鬥

李自成進京後,為了瓦解殘餘的明軍勢力,多次招降時任山海關總兵的吳三桂。可是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對明投降的官員進行拷掠助餉,其中就包括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更重要的是吳三桂的愛妻陳圓圓也被劉宗敏強行佔有,吳三桂知道了這些消息後,怒髮衝冠。就在此時,李自成率十萬大軍來襲,吳三桂選擇了投降清朝。兩軍聯手,大敗李自成,不得已,退出了北京,後被民兵武裝殺死於九宮山。

李自成滅明朝進京稱帝,為何還是沒能一統天下?犯這兩致命錯誤

吳三桂

李自成就這樣失敗了。很多人拿李自成跟劉邦、朱元璋做比,都是貧苦出身,率領起義軍建立王朝,那為什麼李自成最後失敗了呢?

李自成滅明朝進京稱帝,為何還是沒能一統天下?犯這兩致命錯誤

陳圓圓

首先軍事上就有著很大戰略錯誤,當時李自成確定了“先取關中,在向京師”的戰略,這個戰略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把滿清這個一直想入主中原的強大集團考慮在內,正是因為這樣,直取北京。進京後又分兵去對付吳三桂,一部分繼續對付南明,如果滿清進擊,那就無力抗擊。而滿清軍隊也確實是在李自成分兵對付吳三桂之前就出兵了,這樣才聯合吳三桂打了李自成一個冷不防。

其次,政治方針上也存在著錯誤。李自成的軍隊中不乏能征善戰的將士,但是偏偏缺少治理的文官團隊,在其佔領大片領土後,便凸顯弊端,一旦受挫,那些地區將動盪不堪,造成很大的損失。

李自成滅明朝進京稱帝,為何還是沒能一統天下?犯這兩致命錯誤

清太祖順治皇帝

最後,農民階級特有的侷限性。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雖然前期獲得了農民的擁護,然而老百姓的情況並沒有很好的改善,老百姓對新興政權並不擁護,後來軍餉匱乏而採取追贓助餉這樣的餿主意,在達官顯貴中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李自成兵敗後,沒有獲得任何的支持,到土崩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