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二|五阴之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楞严经·卷二|五阴之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无论是同分妄见,还是别业妄见,一切浮尘皆是自性的幻化相。色、受、想、行、识五阴虽然虚幻,究其本质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既非因缘,也非自然性。

继续边读边聊《楞严经》。

楞严经·卷二|五阴之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为什么我说色、受、想、行、识的五阴,就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比如说,有一个人,以清净眼看万里无云的晴明天空时,只能看到一个晴明虚空相,迥然不见其余杂相。此人不知何故不眨眼睛,就这样瞪着眼睛,稍长时间后眼睛疲劳,就看见虚空中狂华乱飞,以及很多狂乱虚幻相。你要知道色阴就是这么来的。”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这是指在不知不觉中着于色相了。

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攀缘执着色相,便会产生一系列的虚妄幻相。

楞严经·卷二|五阴之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

“阿难,这些狂乱飞华,不是从虚空来的,也不是从目中而出。原因是这样的,阿难。”

【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如果是从虚空来的,既然从虚空而来,当还从虚空没入。如果虚空有出、入通道,那就不是虚空了。虚空若不是空体,自是不能包容这些幻华相在其中起灭。这就像阿难身体为实相,不能包容阿难的身体一样。”

虚空是空体,才能随缘包容,现出狂华,现出阿难的身体,以及一切万相。

阿难的身体,如果不是在虚空中显现,难道还是身体自己包容自己,自己显现自己吗?

只有在空性中,方能显现妙有。妙有离开空性不能独现,故而妙有自性本空。

楞严经·卷二|五阴之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

“阿难,如果狂华从目而出者,既然从目中而出,当然从目还入。则此狂华体性,因从目出故,合当同目一样,有见觉之性。”

狂华如果从目而出,目能见,狂华不见,则体性杂乱,所以这里说,狂华当合目一样,也有见性。

【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

“如果狂华有见性,离眼则眼中狂华空,旋回入眼睛时,当首先见到眼睛。如果狂华无见性,离眼则此”无见“当翳蔽虚空,旋回入眼睛时,则此”无见“当翳蔽眼睛。”

但实际上,狂华若有见性,离眼时,并没有感觉华空而眼清明;旋入眼时,也没有首先见眼。故而此种情况不成立。

同样的,狂华若没有见性,离眼时,并没有“无见”翳蔽虚空;旋入眼时,也没有“无见”翳蔽眼睛。故而此种情况也不成立。

【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睛空,号清明眼?】

“当虚空中又看见狂华时,眼中应该没有翳蔽,怎么能叫做晴明空?号称清明眼呢?”

当虚空中又见狂华时,眼睛没有幻翳,可称清明眼;但此时狂华在虚空,又怎么能说是晴明空呢?同样的道理,若狂华在眼睛,虽则晴明空成立,则清明眼又不成立了。由此可见,狂华非从目出,

眼为根,虚空为尘,既然眼根、色尘都不成立,则眼根见色尘所产生的眼识(虚空狂华)也同样不成立。那么,虚空狂华究竟从何而来呢?

楞严经·卷二|五阴之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佛陀由此总结说:“色阴虚妄,本非因缘性,非自然性,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虚空狂华乃色阴虚妄,非因缘生,也非非因缘生;非自然生,也非非自然生。是由真心所现,是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关于受阴、想阴,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留言!边读边聊,共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