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飽讀詩書的東林黨人沒能挽救明朝?崇禎遺言裡已有體現!

瞭解明朝歷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東林黨,他是明朝末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代表的官僚集團(主要是浙江人)。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在煤山上吊的遺言裡有這樣一句叫“諸臣誤我”,而崇禎所指的諸臣大多就是來自東林黨,可以這樣說東林黨的把政是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什麼飽讀詩書的東林黨人沒能挽救明朝?崇禎遺言裡已有體現!

崇禎煤山自縊

那麼為什麼飽讀詩書的士大夫會把明朝的大船帶向沉沒呢?作者淺談幾點原因。

第一,不惜一切代價的黨同伐異。東林黨成立於萬曆朝,他的創始人叫顧憲成,起初是一個講學性質的團體,後來影響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了一股政治勢力。

為什麼飽讀詩書的東林黨人沒能挽救明朝?崇禎遺言裡已有體現!

東林書院

東林黨的影響有多大?有時連皇帝都制約不了這個集體。明萬曆皇帝想立寵妃鄭貴妃之子朱常洵為太子,但是這有違明朝祖制,長子繼承的傳統,於是東林黨不答應了,最後鬧到集體跑到大殿外跪著逼迫皇帝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為此萬曆不惜動用重刑,也都不能那些士大夫以死抗爭的決心,萬般無奈的萬曆於是開始了長達28年不上朝的報復。

在天啟皇帝時期由於大太監魏忠賢把持朝政,而東林黨主張廣開言路,反對宦官干政對魏忠賢非常不利,於是在天啟朝東林黨遭到了很大的打擊。但隨著崇禎的登基,魏忠賢被除,東林黨又掌握了對朝廷的把控。

為什麼飽讀詩書的東林黨人沒能挽救明朝?崇禎遺言裡已有體現!

劇照天啟帝和魏忠賢

得勢之後的東林黨對其他官僚集團開始打擊,只要不是東林黨的人,只要威脅到東林黨利益的人,全都不能倖免,包括宣黨、浙黨、楚黨、齊黨等等,這樣直接導致朝政紊亂,於是乎國家利益也成了黨爭的犧牲品。

第二,能力低,治國無方。如果你是一個優秀的官僚集團搞黨爭也就罷了,可是拍偏偏東林黨不屬於這類,它不得勢時,痛罵時政,有理有據,彷彿有通天之道。

但是真到自己掌權時,又是治國無方,可以說東林黨只不過是誇誇其談的一些腐儒學士罷了,也不怪崇禎臨死之前的哀嘆!

為什麼飽讀詩書的東林黨人沒能挽救明朝?崇禎遺言裡已有體現!

劇照東林黨人

第三,維護自己利益,不惜犧牲國家利益。東林黨基本代表的是官僚集團,大地主,豪紳的利益,尤其是他們控制著富庶的江南土地以及商業買賣,東林黨通過兼併土地,極力勸阻消減礦稅,茶歲,鹽歲等來擴大自己的利益,這也直接導致了朝廷收不到銀子,後來把稅加到百姓頭上,造成明末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為什麼飽讀詩書的東林黨人沒能挽救明朝?崇禎遺言裡已有體現!

劇照李自成大順軍

通過歷史可以瞭解,凡是大的黨爭基本上就等同於國家衰落的象徵。而明朝東林黨這些滿嘴君子之道,自稱“清流”的聖人,卻幹著禍國殃民,投敵叛國的事,其實他們才是明朝的掘墓人。

支持原創,以上僅是作者本人的意見,歡迎各位讀者補充,留言。希望大家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