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共讀,空空如也

【共讀內容】

9.08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導讀學者】

杜保瑞: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徐晉如:深圳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共讀筆記】

杜英:

【論語晨讀】第856天

杜保瑞: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扣其兩端而竭焉。」一位平民老百姓稱讚孔子學問大,孔子自己反思,我真的有學問嗎?真的盡知天下事嗎?不是的,我天生一無所知,還不是一步一步踏實學來的。所以我就告訴他我和你一樣啊,我們都是要學了才會的,所以問了他一些生活上的問題,跟他討論,告訴他該怎麼辦才好。說到知識,再沒有比孔子更有知識更有學問的人了,甚至有人說孔子是生而知之的人。但是,孔子智商高是一定的,天下卻沒有人不學而能知的。孔子的知,都是刻苦好學努力得來的,而且是不斷深思熟慮加上判斷與選擇而得來的,不是天生就有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普通人見其才高,又那麼聲名顯赫,不知道孔子如何能知道那麼多東西,抱著十分崇拜甚至羨慕的心情問他,孔子莞爾一笑,也不炫耀,而是從小事情跟他談起,從他自己知道的事情,或正在煩惱的事情說起,引導他去選擇,去判斷,從而做出最好的方案,這樣,教會了他如何思考。至於孔子有知嗎?對於平民百姓而言,一位大學者,甚至政府官員,這個事情不重要,跟自己講話的人的狀態才是重要的,所以不去討論自己有知無知的事情,而是關心對方,講一些對對方有用的話,並且教了一下對方如何想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孔子接待平民的作風,親切而怡人。

3之前不曉得是要帶討論,以為把解讀寫好了就好,我以情境化的模式解讀此章,對一般讀者較有用,對學者就沒甚麼用啦,不好意思。因為人在北京開會,現在得下去用餐了,會關注大家的討論,辛苦徐老師了。

徐晉如:

此章我迄未得確解。是向大家學習的。

本章所疑者有二。一為空空如也。或解作悾悾如也。悾悾是誠恪之意,和空空虛無之意適相反。

從辭氣上說,空空解作虛無,則主語就是“吾”。而解作誠恪,主語就是“鄙夫”。

第二疑,扣其兩端而竭之其,究竟是孔子,還是鄙夫?

第三疑,竭,是使之盡,還是本來已盡?

如此,就有如下之可能:

一、我本無知識。有偏鄙之人問於我,而我內實空虛如管,扣我之兩端,則內裡本無一物,無所出之。

二、我本無知識。有偏鄙之人問於我,其人內實空虛如管,我扣其之兩端,盡出其之所有。

三、我本無知識。有偏鄙之人問於我,惟我心實誠恪,我扣我之兩端,盡出我之所有。

四、我本無知識,有偏鄙之人問於我,惟其人心甚誠恪,我扣我之兩端,盡出我之所有。

五、我本無知識,有偏鄙之人問於我,惟其人心甚誠恪,我扣其之兩端,竭其所有,以使之自得。

以上每一種解釋,都有其可通之處。惟上章既言多能無益,此章謙稱無知,辭氣較順。

僅就所疑,略貢闕文,以便高明之質。

杜保瑞:

決定一個吧

徐晉如:

決定不了。因為我對這段話還沒有切身體悟。

以體證道,才敢自信。

崔聖:

@徐晉如 老師,按照您的理解,更為確近的解釋,供大家參考

張弛弘弢:

攻乎異端扣其兩端執兩(端)用中皆為夫子之教學法?

徐晉如:如果一定要選一個,在目前的理解程度上,我選二:我本無知識。有偏鄙之人問於我,其人內實空虛如管,我扣其之兩端,盡出其之所有。這樣理解,是孔子強調啟發性的教育。上章孔子不以多能為益,此章孔子則講,有知無知,不如求知的過程重要。我之所謂知,是從方法而來。我是導人有知,哪怕是空空如也的鄙人,只要方法得當,也能竭其所能而有所獲。

執兩用中,是為政的原則。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是說與不同的觀點多交流切磋,禍害就會完結。為學為政,並當如此。

有學者把扣其兩端與執中聯繫在一起講,我認為是增字解經,不敢苟同。

崔聖:

謝謝@徐晉如 老師指導!在我看來,在一位偏鄙之人的問題面前,我有知識嗎?我好像什麼都不懂,心裡空空如也。我只有從問題的兩端,正反兩方面瞭解清楚後,盡我所學幫助解答。說明孔子對待學問的謙下誠懇,誨人不倦。

張弛弘弢:

一個無知(當然說夫子誰也不信)的老師,面對一個空空的學生,如何教之?

答:叩兩端。

如何叩?答:竭盡全力。

劉國慶:謝謝各位老師導讀,[玫瑰][玫瑰][抱拳][抱拳],徐老師以體證道和疑則闕疑的精神,更是值得發揚光大,我說幾句個人看法,敬請各位師友指正

本章文義上有些不完整的地方,我們需要先加以分析。第一個問題是,是誰"空空如也"?從語法上說,主語應該是"鄙夫",但鄙夫是來問問題的,因而,其腦子中自然有問題在,而不是空空如也。因而,如果把"空空"的主體認為是鄙夫,"空空"的意思只能解做"悾倥",即誠懇的樣子。這樣情理上雖然順暢,卻並沒有傳達多少新的信息。鄙夫本來因接受的信息少,很容易樸實無華,再加上有問題請教,神態誠懇自在情理之中。有什麼必要特地指出來呢?個人倒認為,"空空如也",應該指孔子,意思是孔子對鄙夫的問題一無所知。這樣,"空空如也",既是對"我有知乎哉,無知也"的進一步說明,也是"叩其兩端而竭焉"的原因。因為我"空空如也",才需要對鄙夫"叩其兩端"的,這樣文義才連貫。

第二個問題是,"叩其兩端"的"其"指代的是誰?這一點上分歧不大,一般認為指鄙夫所問的事。《論語集解》說"我則發事之終始兩端而告語之",認為"其"指鄙夫所問的事項。歧義比較多的,是"兩端"究竟是哪兩端。這方面有四種說法:第一種是《論語集解》的說法:兩端,終始也。《論語註疏》:孔曰:「有鄙夫來問於我,其意空空然,我則發事之終始兩端以語之,竭盡所知,不為有愛。」《論語集註》引尹氏曰:"聖人之言,上下兼盡。即其近,眾人皆可與知;極其至,則雖聖人亦無以加焉,是之謂兩端。"尹和靖的"近"也接近於"始",因而孔、尹二氏皆以為"兩端"即鄙夫所問事項的開始和結束。這種理解的問題是,鄙夫問問題的時候,很可能事情或者尚未開始,或者正在進行尚未結束,他哪裡知道事情的"終"呢?如果認為這終始都是孔子知道的,怎麼解釋孔子在本章開始時所說的"無知也"呢?孔子豈不是無所不知了?

第二種理解,是朱熹的理解,認為孔子說自己無知是謙虛,實際上是無所不知,"但其告人,雖於至愚,不敢不盡耳。叩,發動也。兩端,猶言兩頭。言終始、本末、上下、精粗,無所不盡。"不僅如此,孔子教育他人,甚至是故意俯就,朱熹引程子說:「聖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猶恐眾人以為高遠而不親也。聖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則人不親,賢人之言,則引而自高,不如此則道不尊。觀於孔子、孟子,則可見矣。」朱熹認為孔子認為自己"無知"是謙虛,而不認為那是孔子的真實看法。朱熹一見到孔子說自己"無知","無能"就說是孔子"謙虛",這實際上掩蓋了孔子對個人知識有限性的深刻洞見,反而遮蔽了儒門因無知而求知,因無知而向所有人包括鄙夫學習,因無知而真謙虛的精神。朱熹並沒有理會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這種對自己的知識邊界具備清醒體察並誠實表達的精神,反而被假謙虛把真虛心搞亂了。

蔡世連:

謙稱無知,這話無疑。以下虛擬語氣,打比方證明自己無知。劉解對,空空指孔子。

劉國慶:

@蔡世連

 謝謝蔡老師

不過我不認為孔子是謙虛。我覺得他說的是實情。他哪裡懂鄙夫的事情呢?

第三種理解,是鄭玄的理解"端,末也",即是一個整體的不同方向的邊緣。這種理解的問題,是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多個維度。就拿一個人形體來說,就有上下前後左右三個維度六個邊緣,而不只是兩個"端",更不用說一個人性格的諸多方面。要認識一個人,哪裡是"兩端"能夠窮盡的?個人以為,焦循在《論語補疏》中的解釋大概是唯一接近情理的解釋:“鄙夫來問,必有所疑,惟有兩端,斯有疑也。故先叩發其兩端,謂先還問其所疑,而後即其所疑之兩端,而窮盡其意,使知所問焉。蓋凡事皆有兩端,如楊朱為我,無君也,乃曾子居武城,寇至則去。墨子兼愛,無父也,乃禹手足胼胝,至於偏枯。一旌善也,行之則詐偽之風起,不行又無以使民知勸。一伸枉也,行之則刁訴之俗甚,不行又無以使民知懲。一理財也,行之則頭會箕斂之流出,不行則度支或不足。一議兵也,行之則生事無功之說進,不行則國威將不振。”

第四個表達上不太清晰的地方,是"竭焉"究竟是竭盡誰的知識?這就有兩種可能的理解,一種是竭盡了鄙夫之所知,因而自己也就吸收了鄙夫的知識,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另一種理解是竭盡了自己的知識,這就表明自己毫無保留的對待一切人。《論語集解》認為是「今我誠盡」,是把"竭"理解為竭盡自己的知識,毫無保留,無所愛惜,傾囊而授。這固然表達了孔子的道德高尚,卻與情理不合。"鄙夫"者,村鄙之人也。孔子時代,交通不發達,村鄙之人難以接受到外界信息,因而其思維的問題都是在自己生活的一村一落的知識,既沒有更大範圍的知識,也沒有更大範圍的生活經驗和實際感受,孔子縱想傾囊而授,鄙夫如何能夠接受得了呢?可見,這個竭,只能理解為孔子把鄙夫的思考和知識充分地挖掘出來了。

關於這段話的背景,劉寶楠《論語正義》說:夫子應問不窮,當時之人,遂謂夫子無所不知,故此謙言“無知”也。按照論語正義的解釋,就像太宰驚訝於孔子的無所不能一樣,當時的人也驚歎於孔子的無所不知,因而孔子需要解釋自己知識的真實情況:不是孔子有天生的知識,而是能夠全面地叩問挖掘鄙夫自己的問題。這問題挖掘出來然後呢?孔子做什麼加工呢?孔子沒有說。鄙夫是因為有事情難以決定才來問孔子的,因而孔子一定要給鄙夫的困惑一個回答。而孔子所使用的知識就是從鄙夫那裡挖掘出來的,但同樣這些材料,是鄙夫所有的,鄙夫有這些材料,卻仍處於困惑之中。而孔子使用了這些材料,卻能夠讓鄙夫豁然開朗,滿意而歸。

孔子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我只能使用個人的經驗予以補充了。孔子之"叩其兩端",一方面是孔子自己要獲得鄙夫問題有關的全面性知識,另一方面,也是對鄙夫的反問。在這個反問的過程中,鄙夫的思路就得以整理,同時鄙夫的知識就和孔子自己自身所具有的知識,按照孔子的思維結構,形成了一個以孔子一身的多方面知識為主的,包括了孔子和鄙夫兩個人知識的全面的知識結構。鄙夫所具備的知識,是鄙夫生存環境的局部知識,孔子所具備的知識,是當時社會整體的,甚至包括這個社會演變歷史的知識。以這一整體的歷史的全面知識,自然能夠解析並吸納鄙夫的知識,予以重構,並將重構的結果全面反饋給鄙夫,幫鄙夫作出決策。從本章中我們看出,鄙夫問孔子,孔子"叩其兩端"的過程,其實也是孔子自身學習過程的一部分。孔子自己學習古代文獻,"好古,敏以求之";向同時代人的生活經歷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向當時的賢者學習,"友直友諒友多聞";甚至向鄙夫學習"叩其兩端而竭焉",可見孔子是"不恥下問","亦何常師之有?"

其次,我們在本章還能夠學到孔子思維的全面性,即是不執一端,而是"叩其兩端"。凡事都要從對立的兩面去研究。那麼,如果是我們自己遇到困惑呢?我們肯定也要找到困惑的兩個方面,並且深入研究,"竭焉",獲得更為全面的知識,再做決策。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攻乎異端,斯害也已"。不是去攻擊對方的觀點,而是深入研究對方的觀點,獲得超出彼我雙方的,更為全面的知識。孔子的時代,人們有著廣泛的言論自由,因而可以百家爭鳴,論語中則記錄了社會各方面對孔子的言行的反對,孔子對他們,不是攻擊,而是珍惜,弟子們甚至連反對的聲音都記錄下來,作為後學的研究資料。比較起今日把自己成為"國學正統"而排斥西學,更不去深入研究西學的"唯我獨尊"態度,高明多少倍呢?

蔡世連:

叩其兩端的事找不出,子張問達似之。

張弛弘弢:

一個自謙無知的老師,要使一空空(有疑無知謂之空空)善學的學生有所得,當如何教育之?夫子給出了叩兩端的教學法。這方法,解數學題時往往特管用。華羅庚在講“推導的起點與方法”時把此教學法演繹的淋漓盡致。

劉國慶:

@蔡世連 似乎學生們湮沒了不少東西

馬震宇: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為人日謙

劉國慶: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去葉,反於蔡。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彼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謂子路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與?”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長沮、桀溺對孔子的批評多麼尖銳?甚至都在和孔子競爭學生呢。可是孔子並沒有對他倆的言論進行檢查,也沒封他們的帖,關他們的號。學生們甚至把這兩位反對派的意見寫進自己的教科書,天天研究。這是何等的襟懷?更可笑的是,這些封帖關號的人,還自稱要學習傳統文化,真還是假,不是十分分明瞭嗎?這還不算可笑呢。甚至有的學儒之人,一見紅頭文件說要恢復傳統文化,歡欣鼓舞,引為同道,是愚蠢還是別有用心?

我覺得"攻乎異端",是"叩其兩端"的延伸@蔡世連

發言完畢,敬請各位師友指正[握手][握手][抱拳][抱拳]

蔡世連:

攻乎異端一般認為即兼容幷包,可孟子荀子等卻都是排異高手。

劉國慶:

@蔡世連 是。那是道德至上主義帶來的

蔡世連:

事更不符,叫人生疑。

劉國慶:

儒門的認知方法論,等級化的禮和一般政法原則,道德至上主義這幾個因素混在一起,互相打架。

蔡世連:

有理。

劉國慶:

非把這些因素分離出來,再重構才行

尤其是荀子搞出一個誅少正卯的事情來,搞的孔子百口莫辯

張弛弘弢:

@劉國慶 如果不以“道德意識”來分判問題,便不是儒家了,所討論的也不是儒學啦。

劉國慶:

@張弛弘弢 未必。哪有那個判教標準呢?

崔聖:

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裡卻空空如也,怎麼理解?

張弛弘弢:

@劉國慶 嗯?那您是如何定義儒家?

劉國慶:

@張弛弘弢 哪能定義呢?

李偉東:

@劉國慶 贊同!

張弛弘弢:

那如何去區分呢?

劉國慶:

@張弛弘弢 不必區分

張弛弘弢:

就是一鍋八寶粥一看也能分出來都是啥米做的呀!

劉國慶:

不用分。分他幹嘛。

張弛弘弢:

當然,統一的看,就是八寶粥,都是傳統文化嗎。這樣呢,不是絕對不行,關鍵是,不便於咱理解呀。

哎!執言不分,導致我“空空如也”呀![偷笑]

@劉國慶 “非把這些因素【分】離出來,再重構才行。”其實,我也是受了你這話的啟發,才【分】出來這樣一個問題的。你既已叩我兩端,為何又不【竭】其力?真小氣![呲牙]

劉老師,我不是說非要有一個嚴格的像數學一樣的定義,就說我們平時需要談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這個如何去區分呢?

蔡世連:

允許不同意見,允許沉默。逼嫁不好,惡乞也不好。

張弛弘弢:

@蔡世連 哦!可能我顯刻薄啦。謝蔡師規正。@劉國慶[抱拳] 我也先去反省了……

李偉東:

一生萬法,萬法歸一。

劉國慶:

儒學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的區分很明顯。和人文主義似乎無法區分。

詠歌:

人文主義更注重人的情感,儒家更注重人的道德。不知道這個區分對嗎?@劉國慶

李偉東: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

【論語譯註】

9.8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譯文】孔子說:“我有知識嗎?沒有哩。有一個莊稼漢問我,我本是一點也不知道的;我從他那個問題的首尾兩頭去盤問,[才得到很多意思,]然後儘量地告訴他。”論語正義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知者,知意之知也。知者言未必盡,今我誠盡。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孔曰:“有鄙夫來問於我,其意空空然,我則發事之終始兩端以語之,竭盡所知,不為有愛。” 正義曰:夫子應問不窮,當時之人,遂謂夫子無所不知,故此謙言“無知”也。《釋文》:“空空,鄭或作悾悾。”此與前篇“悾悾而不信”同。鄭彼注云:“悾悾,誠愨也。”《大戴禮主言篇》:“商愨,女憧,婦悾悾。”《呂氏春秋下賢篇》:“空空乎其不為巧故也。”“空空”並即“悾悾”。此鄙夫來問夫子,其意甚誠愨,故曰“空空如”。皇疏以為虛空,非也。“叩”者,反問之也。因鄙伕力不能問,故反問而詳告之也。《說文》雲:“{言口},扣也。”段氏玉裁注引此文,似以{言口}即扣字。鄭注云:“兩端,末也。”凡事物之始,皆起微末,故末有始義。《說文》:“耑,物初生之題也。”是也。焦氏循《補疏》:“此兩端,即《中庸》‘舜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之兩端也。鄙夫來問,必有所疑,惟有兩端,斯有疑也。故先叩發其兩端,謂先還問其所疑,而後即其所疑之兩端,而窮盡其意,使知所問焉。蓋凡事皆有兩端,如楊朱為我,無君也,乃曾子居武城,寇至則去。墨子兼愛,無父也,乃禹手足胼胝,至於偏枯。一旌善也,行之則詐偽之風起,不行又無以使民知勸。一伸枉也,行之則刁訴之俗甚,不行又無以使民知懲。一理財也,行之則頭會箕斂之流出,不行則度支或不足。一議兵也,行之則生事無功之說進,不行則國威將不振。凡若是,皆兩端也。而皆有所宜,得所宜則為中,孔子叩之,叩此也。竭之,竭此也。舜執之,執此也。用之,用此也。處則以此為學,用則以此為治,通變神化之妙,皆自兩端而宜之也。”皇本“鄙夫”下有“來”字。據偽孔注,亦似有“來”字。 注:“知者”至“誠盡”。_ o正義曰:皇疏雲:“知謂有私意於其間之知也。聖人體道為度,無有用意之知,故先問弟子云‘吾有知乎哉’也,又云‘無知也’,明己不有知意之知也,即是無意也。”

【論語集註】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叩,音口。[表情]孔子謙言己無知識,但其告人,雖於至愚,不敢不盡耳。叩,發動也。兩端,猶言兩頭。言終始、本末、上下、精粗,無所不盡。程子曰:「聖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猶恐眾人以為高遠而不親也。聖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則人不親,賢人之言,則引而自高,不如此則道不尊。觀於孔子、孟子,則可見矣。」尹氏曰:「聖人之言,上下兼盡。即其近,眾人皆可與知;極其至,則雖聖人亦無以加焉,是之謂兩端。如答樊遲之問仁知,兩端竭盡,無餘蘊矣。若夫語上而遺下,語理而遺物,則豈聖人之言哉?」

【論語註疏】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知者,知意之知也。知者言未必盡,今我誠盡。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孔曰:「有鄙夫來問於我,其意空空然,我則發事之終始兩端以語之,竭盡所知,不為有愛。」【疏】「子曰」至「竭焉」。o正義曰:此章言孔子教人必盡其誠也。「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者,知者,意之所知也。孔子言,我有意之所知,不盡以教人乎哉?無之也。常人知者言未必盡,今我誠盡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者,此舉無知而誠盡之事也。空空,虛心也。叩,發動也。兩端,終始也。言設有鄙賤之夫來問於我,其意空空然,我則發事之終始兩端以告語之,竭盡所知,不為有愛。言我教鄙夫尚竭盡所知,況知禮義之弟子乎。明無愛惜乎其意之所知也。o注「知者」至「誠盡」。o正義曰:雲「知者,知意之知也」者,知意之知,猶意言意之所知也。雲「知者言未必盡」者,言他人之短者,言之以教人,未必竭盡所知,謂多所愛惜也。雲「今我誠盡」者,謂孔子言今我教人實盡其意之所知,無愛惜也,故云無知也。

《論語》共讀,空空如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