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明朝藩王命名時不依照五行排序,因為他們不是朱元璋後代

清順治二年的六月,南明弘光政權滅亡。閏六月,唐王朱聿釗在福州登基,年號隆武。八月,另一位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宣佈監國,率軍殺到梧州,扣壓了廣西巡撫瞿式耜,押往桂林。

說起來,這一位朱亨嘉雖然是朱家人,但不是朱元璋的後代,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他們這一枝的歷史。

這個明朝藩王命名時不依照五行排序,因為他們不是朱元璋後代

朱元璋起兵時,三個哥哥都已經去世,其中只有大哥留下一個兒子朱文正,朱元璋委任他為大都督,朱文正的父親也被追封為南昌王。

後來朱文正失寵,有一種觀點認為朱文正被貶往廣東而死,其實他死的時候,朱元璋還沒有拿下廣東。他先被送到鳳陽為父祖守陵,後來因為圖謀逃走而被賜死。所以,《明史》中說朱文正“以罪謫死”,大體是準確的。

朱文正只有一個兒子,名叫鐵柱。朱文正出事後,朱元璋安慰鐵柱:“你父親不聽我的教誨,恣肆兇惡,讓我擔憂,所以把他廢掉。此事不會影響到你,你不必擔心,長大以後我還會給你封爵,但你一定要好好修德,不要讓我失望。”

鐵柱在朱元璋身邊長大,朱元璋做了吳王之後,給他改名朱煒。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十王,其中九王是自己的兒子,最後一人才是朱文正的兒子鐵柱,改名為朱守謙,封為靖江王。

這個明朝藩王命名時不依照五行排序,因為他們不是朱元璋後代

靖江王的藩地在廣西桂林,朱守謙長大以後前往桂林,食祿按照郡王來對待,與親王的差距非常明顯。王府官員的數量和級別,也只有親王的一半。

臨行前,朱元璋叮囑官員們一定好好引導朱守謙。朱守謙喜歡讀書,會做詩文,平時結交不少朋友,在桂林當地影響不太好。朱元璋把他召回南京,加以訓誡。朱守謙感覺受了委屈,寫詩抒懷,頗有怨氣。

在這一點上,他和父親朱文正一樣觸怒了朱元璋,於是被奪去王爵,送到鳳陽去種了七年田。然後朱元璋把他的封地改到了條件更艱苦的雲南,朱守謙依然和從前一樣橫暴,朱元璋又把他送到鳳陽去改造,後來押回南京,“撻而錮之”,打了一頓,關押起來,被當成了罪犯。最終朱守謙死在了洪武二十五年,算起來只有三十多歲。

這個明朝藩王命名時不依照五行排序,因為他們不是朱元璋後代

朱守謙的兒子朱贊儀,洪武三十年,朱元璋讓人陪著他前往十三位親王的藩地,一是認認親人,二是熟悉山川的險易。到了朱棣時代,朱贊儀做為新一代的靖江王,前往桂林。那以後,他的後人一代代傳承,一直在桂林做靖江王,所以朱文正這一脈的香火一直沒有斷絕。

有意思的是,朱元璋的後代在取名時,是按照五行的順序來循環命名,而靖江王這一枝就沒有這種做法,所以才有朱守謙、朱贊儀、朱亨嘉這樣的名字,顯示他們與朱元璋子孫的不同。

靖江王這一枝雖然一直傳承,在某些方面並不如意。比如靖江王府每年要領取買鹽的銀子,這份銀子必須到廣東的庫房去支取,拿回到桂林去買鹽,非常不方便。靖江王曾經請求直接發鹽,朝廷不許。又請求從桂林的官庫當中支取銀子,朝廷也不允許。

北京、南京的政權相繼崩潰之後,朱元璋的許多後代被消滅。最後一代靖江王朱亨嘉腦子發熱,以為自己終於有了出頭之日,以桂林為據點,想登大位。

這個明朝藩王命名時不依照五行排序,因為他們不是朱元璋後代

結果,兩廣總督丁魁楚率軍在梧州大敗朱亨嘉,朱亨嘉退回桂林,請求瞿式耜率軍抵抗。

瞿式耜秘密聯絡桂林城中的楊國威、焦璉等人。桂林很快失守,朱亨嘉被俘,押到福州,被關押至死

於左 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