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雄县陈家柳村的登云会


相传,陈家柳村的登云会起源于清代末年,据说是由米家务老丘师傅来该村传艺,但年代无从考证。现在,该村还留存有一个据传是民国时期的戏服箱,60年代大旗两面。


雄安新区雄县陈家柳村的登云会


陈家柳村的登云会老一辈艺人有藤荣山,董既斌,张春德等,一直延续至今,并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演员,其中有杨桃,王鹏、陈少民,董忠秀、王保华等。


雄安新区雄县陈家柳村的登云会


登云会老会头 陈少民

近年来,陈家柳村两委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并为此进行多次专题研究,逐步把这一民间技艺予以传承并发扬光大。老支书陈少民不辞辛苦,带领会员们经常性地组织演出活动,年轻人更是积极发挥带头作用,踊跃参加活动。比如,每年过春节时,登云会都要为村民们义务演出,受到广泛欢迎。


雄安新区雄县陈家柳村的登云会


在抗日战争时期,陈家柳村登云会曾与化妆成演员的八路军三十五、四十三区队战士在霸州牛岗村一同演出,引诱敌人出炮楼观看。机智勇敢的八路军战士乘机冲进岗楼,将伪队长击毙在封锁沟上,全歼日伪军一个中队,缴获步枪38支,陈家柳高跷会也因此受到了抗日政府的奖励。


雄安新区雄县陈家柳村的登云会


陈家柳村登云会的特点是介于杂耍、技艺之间,十分讲究技巧与绝招,动作偏于高难的农民自发性、业余性、集体性娱乐活动。给人的感觉是看着惊险、刺激、扣人心弦,具有鲜明的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同时也彰显了村人勇于挑战、突破自我、团结奋进的情怀。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跷文化。主要表演项目有蹲裆、背剑、打花鼓、渔夫捕鱼、打腿子、鹞子翻身、公子逗小媳妇、逗小寡妇等精彩节目。表演内容由最初的12乐(陀头、挑逗、渔翁、鱼婆、砍柴、公子、老坐子、寡妇、打锣、打鼓、傻小子、卖药)等12个组合增加到了唐僧师徒四人组、丑婆、和尚等,并在原来12个组合基础上增加了人数。各组可集体表演,也可独自表演,每当过春节的时候陈家柳登云会都要出会表演,分为踩街、撂场或是逐队演出,喜闻乐见,非常的好看。


雄安新区雄县陈家柳村的登云会


登云会演员合影

现任会长董卫国,自幼跟随父亲董忠秀到登云会敲大鼓,对高跷非常热爱并无私奉献,在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负责筹措活动经费、组织会员排练、演出。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的小伙伴们加入到登云会行列,全村现已发展18至30岁年轻会员40余人,全会人员100余人的演出团队。并存有高跷腿子100副、戏服100套、戏服箱5个、绑腿子大嶝叉梯3套、锣10面、腰鼓10个、大鼓2面、铙1副、镲6副、堂锣2个。(文金板凳、卫国、一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