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谱:盈利拐点显现 募资加码超宽幅TFT-LCD偏光片

三利谱三季报发布后,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大增496.06% 的靓丽业绩一举获得市场广泛关注,全年净利润大增80%以上的业绩预测更让市场遐想无限。

据公开资料,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2亿元,同比增长61.34%;归母净利润2361.91万元,同比增长4.01%。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4985.73万元-6370.66万元,同比增长80%-130%,远超市场预期。三利谱短暂蛰伏后,盈利拐点已现,有望王者归来。

深耕行业十余年,全力聚焦高品质国产偏光片

偏光片是什么?当电子产品成为必需品、液晶屏遍布大街小巷时,消费者对偏光片却知之甚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偏光片,就没有液晶显示模组,电子产品更无从谈起。

简单来说,液晶显示模组中有两张偏光片分别贴在玻璃基板两侧,上下两片共同作用,产生明暗对比,从而产生显示画面。液晶显示模组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显示模组都不能显示图像。这也就决定了,任何一代面板的推出,背后都需要偏光片企业的支持。

然而,同所有高科技产业一样,偏光片的生产长期被日韩厂商垄断,LG化学、住友化学、日东电工长期占据行业前三位置,直到三利谱等企业出现。

三利谱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偏光片产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创始人张建军是国内偏光片领域的领军人才,主持国内多条偏光片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

成立十余年来,三利谱研发团队在创始人张建军的带领下,始终扎根于技术研究,摸索并掌握了制造偏光片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在关键技术、配方、工艺诀窍和良品率控制方面都有较深的积累。目前公司已自主研发掌握了PVA延伸技术、PVA复合技术、压敏胶开发技术、翘曲控制技术、外观自主检查技术等核心生产技术,为国内偏光片行业突围贡献了重要力量。

目前公司已成长为国内国内少数具备 TFT-LCD 用偏光片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先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张CSTN半透偏光片、中国第一张OLED偏光片、中国第一张TFT半透偏光片。其自主研发设计的国内首条宽幅(1490mm)TFT偏光片生产线,被国家发改委列入“2010 年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项目”,被深圳市发改委列为“2011 年度重大项目”。

此外,作为中国偏光片领军企业,三利谱一直致力于前瞻性产品研发和部分上游材料研发工作,累计投入研发资金数亿元。特别是近年来,公司重点布局国内进口替代市场,OLED产品、柔性屏用偏光片产品随着下游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未来有望与公司现有产品形成全方位产品矩阵,延续公司产品种类齐全的长期优势,助力公司深度嵌入电子科技领域最具前景的细分领域。

下游客户方面,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快速的响应能力和丰富的服务经验,取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与国内主要知名的面板企业和模组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18年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占比为54.91%。

目前公司拥有福建莆田2号产线、深圳光明3号产线两条稳定产线,贡献营收约在8亿元左右。2018年公司合肥子公司宽幅1490MM量产及宽幅1330MM生产线实现试产,产能逐渐爬坡,成为本年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引擎。

募资加码超宽幅TFT-LCD偏光片,恰逢进口替代加速契机

2017年登陆资本市场后,三利谱发展再上新台阶,募投项目进展顺利,即将投产。2019年4月,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向包括实际控制人张建军在内的不超过十名投资者募资不超过11亿元,用于超宽幅TFT-LCD 用偏光片生产线项目,项目总投资12.62亿元,由子公司合肥三利谱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实施。

此次募投项目,是三利谱管理团队根据多年行业经验,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方面,根据Display Search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TFT-LCD 面板的需求面积将从2013 年的1.41 亿平方米增长至2020年的2.54 亿平方米,复合增速9%。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LCD面板产能全球占比达到30%左右,对应偏光片年化需求超过30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国内LCD面板产能有望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对应偏光片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左右。按照偏光片面积算,2018年以后投产的面板产能对偏光片的增量需求超过1.5亿平米/年。

另一方面,电子屏大屏化趋势明显,偏光片中80%以上的需求来自TFT-LCD,其中又以大尺寸TFT-LCD为主,市场规模远超中小尺寸TFT-LCD。截至2019年9月,国内LCD产线已多达35条。此外尚有7条LCD产线处于建设期中,有望陆续在2020年左右投产。预计2020年起每年将释放超过7,000万平方米65寸及更大尺寸面板产能,成为市场需求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再者而言,随着国内液晶面板产能扩张陆续释放,偏光片作为液晶面板的关键原材料之一,国产化的需求日趋强烈,国家产业政策也不断加大产业上游的扶持力度。内资偏光片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技术和性能满足的情况下,国产替代是必然趋势,三利谱有望借机赢得产业未来。

三利谱目前生产线最宽宽幅为1490mm,不能满足公司在43寸以上液晶面板用偏光片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将新增3000万平方米TFT偏光片产能,不仅能新增65寸-105寸液晶面板配套偏光片的经济生产能力,还能在43寸-65寸液晶面板配套偏光片产品获得比现有生产线更高的裁切利用率,增强公司在大尺寸偏光片方面的竞争优势。

业绩增长重回快车道,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受合肥三利谱公司审厂进度比预期延缓、产能释放延迟、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2018年三利谱业绩受到巨大挑战,净利润大幅下滑。短期的不利因素没有影响三利谱人的信心,反而激发公司攻坚克难的决心,继续做好产能释放工作。

可喜的是,2018年四季度,合肥工厂1490mm产线大尺寸偏光片产品正式批量供货,产能迅速爬坡,现已接近满产;1330mm产线即将放量,预计明年一季度将加速放量。合肥三利谱投产对公司业绩影响巨大,仅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归母净利润2240.03万元,同比大增496.06%。若剔除公司因人民币贬值产生的汇兑损失及减值损失约2200万元,三季度公司业绩环比、同比改善趋势非常明显,为公司全年业绩高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品高端化及手机端小尺寸偏光片产品二季度陆续涨价等因素是公司三季度业绩反转的核心驱动力。公司产品原来以中低端为主,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高端终端产品渗透趋势明显,拉高了公司小尺寸产品均价。同时,受益于国内偏光片供不应求,公司产品自二季度开始涨价,三季度逐步体现,共同驱动毛利率提升,带动公司业绩加速改善。

三利谱核心团队专注偏光片二十余年,技术储备深厚、管理模式先进,经营效率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随着合肥工厂产能继续释放、龙岗项目投产,三利谱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有望再上新台阶。

公司此次拟投资12.62亿元,进军超宽幅TFT-LCD用偏光片,更为公司迎合行业大屏化需求奠定了基础。公司长期产能布局值得期待,新一轮高速成长通道已开启。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