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對小鼠腸道菌群和抑鬱行為的影響

1,使用個性化優勢指數將二級護理中的抑鬱個人療法分配到混合療法或常規療法

關鍵詞 :個性化優勢指數;混合療法;CBT;治療選擇;貝葉斯模型

現有多種有效的抑鬱症心理療法,但抑鬱症患者對其治療反應各不相同。將會面療法(face-to-face therapies)與基於互聯網的治療方法相結合是治療抑鬱症的一種新混合療法。本研究的目的是回答以下問題:(1)對常規療法與混合療法的分配方案療效而言,最重要的預測因素是什麼?(2)使用該預測信息及個性化優勢指數( personalized advantage index,PAI)以模型為基礎的治療分配是否可以提高療效?

結果表明,不論治療條件如何,治療前的症狀和預期療效均可預測治療結果,並檢測到了不同的處方性預測指標。PAI為2.33 PHQ-9分數,意味著接受最優治療選項的患者治療後的PHQ-9分數將比接受次優選項的患者低2點。本研究樣本中的29%有著5或更高的PAI,意味著兩種方案之間的顯著差異是可以預測的。將此類PAI方案應用於臨床實踐前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的進一步確認。當前研究支持分辨利於特定患者的特定干預措施。

益生菌對小鼠腸道菌群和抑鬱行為的影響

預測12周的PHQ-9分數頻率


參考文獻:Friedl, N., Krieger, T., Chevreul, K., Hazo, J. B., Holtzmann, J., Hoogendoorn, M., ... & Berger, T. (2020). Using the Personalized Advantage Index for Individual Treatment Allocation to Blended Treatment or Treatment as Usual for Depression in Secondary Car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9(2), 490. doi: doi.org/10.3390/jcm9020490

2,小膠質細胞轉化生長因子-β1在(R)-氯胺酮和新型抗抑鬱藥TGF-β1的抗抑鬱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小膠質細胞;抗抑鬱作用;氯胺酮;TGF-β1

在齧齒動物抑鬱模型中,(R)-氯胺酮比(S)-氯胺酮具有更大的效力和更持久的抗抑鬱作用。然而,(R)-氯胺酮抗抑鬱作用的確切分子機制仍然未知。使用RNA測序分析,我們確定了新型的分子靶標,它們有助於兩種對映體的不同抗抑鬱作用。在慢性社交挫敗應激(CSDS)後,向易感小鼠施用(R)-氯胺酮(10μg/ kg)或(S)-氯胺酮(10μmg/ kg)。前額葉皮層(PFC)和隨後的GSEA(基因集富集分析)的RNA序列分析表明,轉化生長因子(TGF)-β信號傳導可能有助於兩種對映體的不同抗抑鬱作用。(R)-氯胺酮改善了CSDS易感小鼠的PFC和海馬中Tgfb1及其受體(Tgfbr1和Tgfbr2)的表達降低,但(S)-氯胺酮沒有改善。使用TGF-β1的任何藥理抑制劑(即RepSox和SB431542)或中和抗體均可阻斷CSDS易感小鼠中(R)-氯胺酮的抗抑鬱作用。

此外,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抑制劑PLX3397對小膠質細胞的耗竭阻止了CSDS易感小鼠中(R)-氯胺酮的抗抑鬱作用。與(R)-氯胺酮相似,重組TGF-β1在抑鬱動物模型中引起了快速而持久的抗抑鬱作用。我們的數據暗示了一種新的小膠質細胞轉化生長因子-β1依賴性機制,該機制潛在於具有抑鬱樣表型的齧齒類動物體內(R)-氯胺酮的抗抑鬱作用。此外,TGF-β1及其受體激動劑可能會在人類中構成一種新型的速效和持續抗抑鬱藥。

益生菌對小鼠腸道菌群和抑鬱行為的影響

重組TGF-β1在LPS模型和LH模型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Zhang, K., Yang, C., Chang, L. et al. Essential role of microgli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in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R)-ketamine and the novel antidepressant TGF-β1. Transl Psychiatry 10, 32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398-020-0733-x

3,益生菌對小鼠腸道菌群和抑鬱行為的影響

關鍵詞 :益生菌;腸道微生物群;抗抑鬱劑

背景:腸道微生物群與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心理功能的雙向腸腦軸密切相關,從而影響抑鬱症等精神疾病。雖然已知益生菌會影響大腦功能,但益生菌對腸道菌群的流行和組成的調節作用,從而產生抗抑鬱作用尚未被充分研究。

方法:將小鼠隨機分為4組(每組n = 10只),分別為:G1組(正常組)作為對照組,在無應激條件下每日口服無菌生理鹽水,持續8周,G2組(應激組)在應激條件下每日口服無菌生理鹽水,持續8周。在應激條件下,G3組(氟西汀組)給與鹽酸氟西汀聯用,G4組(益生菌組)口服多種益生菌,持續8周。治療後,所有小鼠都進行行為測試。此外,在第60天從每組隨機抽取5只小鼠,收集糞便樣品,進行腸道微生物分佈的分類分析。

結果:應激組小鼠血清中皮質酮水平高,表現出抑鬱樣行為。然而,服用益生菌可以緩解抑鬱樣行為,降低皮質酮水平。此外,經益生菌處理的應激組小鼠的糞便微生物群系發生了明顯改變。應激組小鼠糞便細菌門和屬的相對丰度明顯降低,但益生菌處理使微生物組成得到恢復。

結論:攝入益生菌可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改善抑鬱症狀。

益生菌對小鼠腸道菌群和抑鬱行為的影響

益生菌給藥對OFT和EPM抑鬱樣行為的影響。由OFT生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軌跡圖。總行程(a)以及外圍(b)和中心(c)地區。在10分鐘的測試中,每隻老鼠都被放置在開放場地的中心,讓它們自由地探索。EPM過程中,雙臂閉合(e)和張開(f)的時間。G1:正常小鼠,G2:應激小鼠,G3:應激+氟西汀處理小鼠,G4:應激+益生菌處理小鼠。


參考文獻:Quan Feng Liu et al. Effect of probiotic administration on gut microbiota and depressive behaviors in mice. DARU J Pharm Sci. 2020.

4,Dl-3-n-丁基鄰苯二甲酸酯通過調節AKT / CREB信號通路的能量代謝可減輕小鼠對慢性社交挫敗應激產生的行為缺陷

重度抑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嚴重的精神障礙疾病,與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相關。當前用於MDD治療的一線藥物療法是基於單胺能神經傳遞的增強,但是這些抗抑鬱藥的效果仍然不佳,並且會產生明顯的副作用。因此,需要開發新的抗抑鬱藥和治療靶標。Dl-3-n-丁基鄰苯二甲酸酯(NBP)是一種具有治療缺血性中風的有效化合物,但其治療效果和抗抑鬱的機制尚待探索。

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NBP在慢性社交挫敗應激抑鬱症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潛在的分子機制。在這裡,作者檢查了與抑鬱相關的行為,並進行了有針對性的代謝組學分析。使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跡來檢測參與能量代謝和AKT/cAMP反應元件結合蛋白(CREB)信號通路的關鍵基因和蛋白。

研究結果表明,NBP減輕了應激刺激引起的社交缺陷,焦慮樣行為和絕望行為,並改變了糖酵解和三羧酸(TCA)循環成分的代謝產物水平。另外,NBP還影響了TCA循環中關鍵酶的基因表達以及p-AKT和p-CREB的蛋白質表達。本研究的發現表明NBP可以通過調節AKT/CREB信號通路的激活來調節能量代謝,從而減輕應激誘導的行為缺陷。


益生菌對小鼠腸道菌群和抑鬱行為的影響

參考文獻:Wei Wang, et al., Dl-3-n-butylphthalide attenuates mouse behavioral deficits to 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 by regulating energy metabolism via AKT/CREB signaling pathway,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20)10:49.

5,懷孕期間使用大麻與抑鬱、焦慮和創傷的關係

關鍵詞:產前大麻使用;抑鬱;焦慮;創傷

孕婦的產前大麻使用率呈增加趨勢。一些定性研究表明,在孕婦的自我報告中,她們稱自己會使用大麻來控制壓力和情緒。然而,很少有流行病學研究檢驗,患有心理健康障礙和有心理創傷的孕婦在懷孕期間使用大麻的風險是否增加。實驗中分析的數據來自北加州凱撒永久醫療(KPNC)大型綜合醫療系統,該系統通過孕婦的自我報告以及對孕婦尿液的毒理學測試,為其產前大麻的使用提供了普遍的篩查,在本橫斷面研究中我們使用了該等篩查得到的數據,用於檢驗抑鬱、焦慮、創傷診斷和症狀與產前大麻使用之間的關係。

益生菌對小鼠腸道菌群和抑鬱行為的影響

196022例孕婦心理健康特徵對妊娠期大麻使用的校正優勢比(aORs)


參考文獻:Minnes S, Singer L T, Kirchner H L,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prenatal cocaine use and childhood trauma with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ver 6 years[J]. 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2008, 11(3): 181.

​校審/編輯:Simon/小時(brainnews編輯部)

前文閱讀

1,

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