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了融資145億元,蔚來汽車對賭五年營收四千億

2月25日下午14:23分,蔚來正式官宣:“蔚來EC6量產項目在合肥正式啟動,同時與合肥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至此,在經過了差不多一個月的資金短缺的“煎熬”之後,李斌和秦力洪兩位掌舵人心裡最大的一塊石頭算是落了下來。在美股開市之前,蔚來盤前股價上漲了28.8%,再次攀升至5美元。

事實上,根據合肥政府和蔚來兩方面發佈的文本,雙方均沒有正式公開其投資或融資計劃。

蔚來方面的表述是:“當天早些時候,在位於江淮蔚來先進製造基地裡的蔚來中心(NIO House),蔚來與合肥市政府簽署了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的框架協議。”

為了融資145億元,蔚來汽車對賭五年營收四千億

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官方微博“合肥市人民政府發佈”在相關文章中寫到:“……包括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在內的8個項目集中“雲”簽約,總投資1020億元。江淮蔚來EC6量產項目也同步啟動……蔚來汽車中國總部項目包括:在合肥成立蔚來汽車中國總部,建立研發、銷售、生產基地,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中國總部運營體系。”

儘管此次僅僅是一個“合作框架協議”,沒有更充裕的信息,但是外界普遍認為蔚來已經得到了安徽省、市地方政府的背書,至少將會獲得合肥方面的融資支持。隨後晚間,李斌接受媒體電話專訪時也透露“政府肯定會參與、組織投資”,只是“這還是框架協議,目前還在落實具體的協議過程中”。

為了融資145億元,蔚來汽車對賭五年營收四千億

然而,有意思的是,合肥方面其實發布了兩版信息,前一版內容更為詳盡,或許透露出目前兩方的談判進展。

第一版寫到:“項目計劃融資145億元,用於公司研發、市場體系建立和運營;同時,規劃建設總部及研發基地(10億元)、第二生產基地(15億元)。蔚來中國預計2020年營收148億元(上市3款車型),2024年營收1200億元(上市6-8款車型),2020年至2025年總營收4200億元,總稅收78億元,2025年前在科創板上市。”第二版將上述段落刪掉,模糊為“項目計劃融資超百億元”。

按照李斌的說法:“雙方正式談判是在元旦後、春節前,也就是1月份才開始談,中間過了春節,還有防疫工作,也就一個多月,這個速度確實讓我刮目相看。”實際上,新冠疫情之後地方政府方面需要找到新的拉動經濟增長的推動點,蔚來方面又面臨資金壓力,雙方的“一拍即合”也就有了基礎。

梳理合肥方面刪除的“要點”——雖然這些要點並沒有得到確認,但是考慮到不會單方面寫出來——很容易發現此次蔚來的融資,本質上是一次“高業績對賭”的股權融資。

首先,蔚來和合肥方面的合作方式是,蔚來成立“蔚來中國總部”,將中國資產和業務注入到這個新的實體,然後通過這個新的實體去融資,蔚來將只佔中國業務的一部分。

換句話說,蔚來中國相當於是一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出置一部分中國市場的收益來換取地方政府的投資——考慮到蔚來目前僅僅在中國市場有營收,可以簡單理解為蔚來就是以股換錢

其次,蔚來中國總部項目的融資額是145億,而協議中還提及了“蔚來中國2020年營收148億”,這等於說蔚來的融資額是參照今年的收益來匹配的。這是業績對賭的第一層目標。第二層、第三層分別是:“4年後蔚來中國營收要達到1200億元,包括上市6-8款車型;5年時間總營收要達到4200億、總稅收78億”。

為了融資145億元,蔚來汽車對賭五年營收四千億

按照這三條“約定目標”來看,今年148億的營收目標相當於需要達成4萬輛銷售任務,這比2019年全年2.05萬輛銷量翻了一倍。從目前蔚來的推進情況來看,只要解決了現金流問題,實現大規模批量交車,再加上一定的促銷動作是可以達到的。

第二層“2024年年度1200億”,目前看來是一個挑戰性最大的目標,因為如果能夠在2024年到千億營收,那麼第三層的5年總營收4200億基本上不難。但是要在四年後實現營收千億,基本上就是每年增長68%。一個參考是,目前中國品牌車企中銷售額破千億的只有吉利、長城、上汽通用五菱等少數幾家。

或者更簡單一點測算是前三年完成翻倍增長,隨後兩年以50%、25%完成,即:2020年150億、2021年300億、2022年600億、2023年900億、2024年1200億。如果按照上述測算方式,蔚來恰好能夠在2025年達成4200億總營收的目標。

此外,按照千億營收推測,即便蔚來的單車均價可以做到30萬元左右,那也是需要40萬輛以上的規模。從豪華品牌的角度來看,2019年BBA三家銷量差不多在70萬輛附近,而第二陣營銷量最大的雷克薩斯、凱迪拉克僅為20萬輛級別。

毫無疑問,蔚來為了拿到這145億的投資,其營銷目標相當激進,勇氣也實在可嘉。

另一個讓人好奇的地方是,合肥方面如果給出這145億,會拿到多少股權?

比照當前蔚來370億人民幣的市值來看,這筆融資至少可以佔到新公司40%的股權,很容易拿到控股權,估計蔚來方面不願讓渡如此大的收益和風險。

換個角度,雙方是用2020年的年收入來衡量此次的融資額度,目前蔚來是5倍市銷率,那麼這筆投資相當於2020年市值的20%左右。因此,此次合肥方面至少會要求拿到多於20%的股權,預測估計在25%~30%左右。

為了融資145億元,蔚來汽車對賭五年營收四千億

實際上,地方政府雖然能雪中送炭,但也一定不是一次到賬,往往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分步實施、分批到賬。

如果按照百億融資規模來看,此次雙方談判內容基本延續了之前蔚來和北京亦莊國投達成的百億投資協議。之前那份亦莊協議的主要內容是:“蔚來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新的實體‘蔚來中國’,亦莊國投將通過其指定的投資公司或聯合其他投資方對‘蔚來中國’以現金方式出資人民幣100億元,以獲取持有‘蔚來中國’的非控股股東權益。亦莊國投也將協助‘蔚來中國’建設或引進第三方共同建設蔚來中國先進製造基地,生產公司二代平臺車型”。

不過仔細比較“合肥協議(第一版)”和亦莊協議可以明顯看出區別:第一、合肥協議詳盡許多,甚至對未來五年的營收規劃都做了預期;第二、合肥協議投資額大幅增加,但沒有提到“現金出資”的概念,也沒有討論“非控股股東權益”;第三、合肥方面明確了總部投資和新工廠投資額度。

很顯然,合肥方面一是要求蔚來必須把整個研發製造體系放到合肥,這是帶動產業升級和當地就業的重要環節,整個融資雖然比亦莊多,但裡面至少25億元必須用在當地。第二則是沒有了“現金融資”這個提法,很可能也會用到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工廠的劃撥、江淮收益的劃撥等等。

特別後者,現在江淮為蔚來代工,佔用的現金流極大的限制了蔚來的銷量擴張。所以早期的融資很可能採用某種形式的貸款來解決蔚來當前的資金鍊危機。

此外,由於“蔚來中國”將是一個新的實體,或者說是蔚來和合肥地方政府的“合資公司”,考慮到安徽汽車企業不僅有江淮,還有老牌自主龍頭奇瑞,地方政府一定會對董事會人選進行新的安排,從而整個管理層也不會是蔚來當前的平移。其中,蔚來中國的董事長職位大概率不再是李斌。

文|劉學曉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