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糖尿病人為什麼容易缺鈣?

用戶6192682912


由於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較高,腎臟在排出過多葡萄糖的同時,鈣排洩也隨之增加,日積月累,導致大量的鈣從尿中丟失。


尿中的鈣大量丟失,導致血鈣降低。當血鈣持續降低時,甲狀旁腺長期受缺鈣的刺激,可發生繼發性功能性亢進,持續過量地分泌甲狀旁腺素,導致破骨細胞活性增強,使骨組織中的鈣遊離進入血液,發生“鈣遷徙”。

糖尿病患者在大量排出鈣的同時,骨骼中的磷、鎂也隨之丟失。低鎂也會刺激甲狀旁腺分泌。另外,糖尿病患者除了糖代謝障礙外,還有維生素、降鈣素等的代謝失調,影響骨骼新陳代謝,誘發骨質疏鬆症。相反,如果血糖控制好,病人沒有多飲和多尿等症狀,也就不會導致鈣的大量丟失。

此外,我國居民每日鈣的攝入量偏低,加之糖尿病病人嚴格控制飲食,不注意鈣的補充,血鈣水平較低。

鑑於糖尿病骨質疏鬆的危害性很嚴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

1.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有研究認為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與病程、糖化血紅蛋白、血糖、尿白蛋白水平呈負相關,因此積極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關鍵。

2.科學飲食補充鈣、鎂、磷、鋅、維生素C、D。補充鈣、鎂、鋅、維生素C和維生素D,不僅可緩解低鈣血癥,還有助於改善糖耐量,減少胰島素用量,維持骨的正常代謝。上述營養素缺乏時,不提倡藥補,而宜採用食補,只要日常飲食中注意達到標準攝入量就能有效糾正。

3.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引起和加重骨質疏鬆症主要危險因素。過量吸菸、大量飲酒、過量飲咖啡、茶水均能促使尿鈣排洩增加,骨鈣溶出,骨量降低,發生骨質疏鬆症。

4.適量的運動。積極適量運動,如慢跑、步行、爬樓梯、打太極拳及其他負重鍛鍊,有助於增強骨骼,提高骨密度,以減少骨質疏鬆,防止骨折。此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還要特別注意防止跌倒,以免發生骨折。

5.選擇適當的治療藥物。一旦明確有骨質疏鬆或骨量減少,就應開始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


純鈞LHGR


為了預防骨質疏鬆,建議糖友們合理的補充鈣質,一種是通過攝入高鈣食物,另外一種就是選擇鈣劑,推薦以食補為主。高鈣的食物有牛奶及其製品、蝦皮、魚類、豆製品等,可以在飲食中多加攝入這類食物。在吃高鈣食物的同時,適量吃一些富含鎂的食物,如各種堅果粗糧,有助於鈣的吸收。對於鈣劑,糖友們每天需補充500-1000毫克,分次餐後服用。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鈣劑,擦亮眼睛,不可輕易購買一些花裡胡哨的保健品。


糖人健康網


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偏高,腎臟會排出過多的葡萄糖,同時也帶走了鈣,導致大量的鈣從尿中流失。當大量的鈣流失後,骨骼中的鎂、磷等也會流失,從而刺激甲狀旁腺分泌,使骨骼中的鈣釋放,骨質流失,骨量減少,可引發缺鈣和骨質疏鬆。一些糖尿病患者由於代謝異常,引起降鈣素的失調,也會影響骨的代謝。

嚴重的骨質疏鬆可導致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補鈣、預防骨質疏鬆。具體措施如下:

1、每天的主食以米麵、粗雜糧為主,注意粗細搭配。在麵食中加入一些黑麥,可以破壞草酸等與鈣的結合,可以減少鈣的丟失。

2、要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及奶製品、豆製品、小魚蝦、雞蛋等,每天飲牛奶250-300毫升。此外,還可以吃點雞鴨、瘦肉、各種海產品等,以補充優質蛋白,蛋白質能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

3、多吃新鮮蔬菜,以補充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要吃一斤蔬菜,深色蔬菜佔一半,包括綠葉菜、菌菇類蔬菜等。

4、飲食清淡易消化,不要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食用油選植物油,每天不超過30克,食鹽每天不超過6克。

5、每天多曬太陽,可以促進維生素D合成,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每天至少曬太陽20分鐘。

6、堅持合理運動。運動可以強健骨骼,改善骨骼、關節和肌肉狀態,預防骨質疏鬆等。可以選擇快步走、慢跑、太極拳等運動,每天運動30-60分鐘。


糖尿病之友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人容易缺鈣,但在大家心裡可能也就想想:嗯,缺鈣!!並沒引起足夠重視。

大部分糖友對缺鈣到底會帶來多嚴重的後果,不一定很清楚。

糖尿病合併骨質疏鬆是糖尿病一種嚴重的慢性併發症,不僅僅是缺骨鈣一種物質,成骨細胞破壞、骨基質、骨膠原這些骨結構的生成都受到影響,導致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改變、骨強度減低、骨脆性增加。

患者可能出現長期疼痛(腰背、腿)、容易骨折、骨關節功能障礙,嚴重的致殘。

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風險是同齡人的2-6倍,所以糖尿病人應該對補鈣、骨健康的維護要重視,而且越早關注越好。

糖尿病人缺鈣的機制非常複雜,糖友記住下面幾個主要原因就可以了:

1)胰島素缺乏或作用不足

可以從多個途徑影響骨代謝。胰島素缺乏使骨基質生成減少、也可以使膠原合成減少;胰島素不足使骨吸收也增加。

2)高血糖狀態

血糖高使尿糖增高,大量含糖尿液排出的同時,大量的鈣、磷也排出體外;尿糖高還可以抑制腎小管對鈣、磷、鎂的重吸收,使血鈣減少。

3)活性維生素D3減少

胰島素不足時,活性維生素D3減少,腸道對鈣、磷吸收減少,尿鈣排出增加。

4)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是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對其骨質疏鬆有加持作用。併發症中的微血管病變,可以影響骨組織的血管分佈,造成骨組織供血不足和缺氧,引起骨代謝異常。糖尿病腎病的腎功能受損時,活性維生素D3也會減少,腸道吸收鈣進一步減少。

5)飲食和運動

由於控制血糖的需要,加上很多糖友沒有學會科學的糖尿病飲食,導致鈣、磷攝入量不足、整體的營養缺乏;運動可以刺激骨的生長,運動缺乏也不利骨質疏鬆的預防。


歡迎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本頭條號“歐陽冬雲慢病管理”...您會在我的“悟空問答”“微頭條”獲得更多健康知識...我將從醫學和營養學的角度關注整體健康的早期維護、疾病的早期預防,願朋友們擁有更優質的健康!感謝您的閱讀、評論、點贊!


歐陽冬雲慢病管理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的疾病,它的特徵是尿液中的糖量很高,糖尿病的發生和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異常有關係。糖尿病有幾種,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還有妊娠糖尿病。Ⅰ型糖尿病發病很早,在35歲前就開始發病,和人體免疫系統故障有關係,胰島素大量缺乏,需要終身打胰島素。Ⅱ型糖尿病是因為飲食和肥胖引起的,人體中會有一些基因突變發生。妊娠糖尿病與懷孕有關,妊娠結束後,有小部分患者會轉化為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會有很多糖分,而與之一起排出的還有大量的鈣離子,導致病人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降低,骨骼中的鈣離子、鎂離子等也不斷流失。鎂離子的下降會導致甲狀旁腺素分泌提高,會使得破骨細胞活性增強,促使骨骼中的鈣離子繼續流失。所以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另外胰島素的缺乏還會導致人體內蛋白質的合成減慢,而骨骼是以蛋白質為基質的,這也造成了人體骨骼基質的較少。所以很多糖尿病病人都有骨質疏鬆的毛病,容易摔倒,甚至骨折,或者全身痠疼。如果不控制好血糖,缺鈣和骨質疏鬆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所以不能忽視。

糖尿病病人要定期監測自己的骨密度,在積極控制血糖的同時,還要積極補鈣,比較好的方法是每天定期喝1-2杯牛奶,平時要多食用一些堅果和海產品,這些食物含鈣量比較高,另外補充好維生素D,經常曬曬太陽,促進身體對於鈣質的吸收。如果情況比較嚴重,還要服用一些補鈣的藥品。


科壇春秋精選



這是因為當糖尿病人血液中含葡萄糖濃度高時,病人腎臟會做出應急性生理反應,將多餘的葡萄糖通過腎臟排出體外,在排糖的同時,也將病體內的鈣離子過濾出去,久而久之造成了糖尿病人鈣的缺失。


所以糖尿病人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補充維D,注意多嗮太陽,多喝脫脂牛奶,適量吃豆製品及補鈣食品。也可以服用維生素D等補鈣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