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從清朝到明朝,寶雞縣老城歷經無數風雨,如今怎樣了?

抗金名將曾在鳳州古城屯兵,古代商賈曾頻繁走過隴州老城的街道,工匠建起易守難攻的寶雞縣老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使得寶雞的每一個老縣城都有一副獨特的面孔,也各有各的故事,有的是商賈雲集之地,有的是文人墨客偏愛之所,有的是帝王出遊之址。隨著年代變更,縣城的模樣隨之變化,許多故事也圍繞著城池展開。追憶遠去的老縣城,探索它們的足跡和樣貌。

清乾隆年間,寶雞縣老城進行重修,修起一座背靠山塬,三面環水的城池,成為一個易守難攻之地。

張家旗

我們在這裡所說的寶雞縣老城,指市區老城區一帶。現今的寶雞市區,就是在原來寶雞縣城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寶雞縣曾隸屬於鳳翔府。寶雞縣老城是唐至德二年(公元 757年)始建的,當時老城是一座土城,高二丈。到了明朝萬曆年間,時任知縣師嘉言在老城的東邊和西邊增築了兩座月城,就是圍繞在城門外的半圓形小城。到了崇禎年間,知縣嚴夢鸞在老城的南門外建起了水城,後來被廢棄掉。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清朝,寶雞縣老城已經“歲久傾頹”,乾隆年間,知縣許起鳳就向朝廷打報告,要求財政部門撥款重修縣城。錢很快到位了,重修工程也以很快的速度結束了。據《重修鳳翔府志》記載,重修之後的寶雞縣城高如舊,基厚一丈五尺,頂厚一丈,城上有更房四處。還在東邊、西邊和南邊修起三座城門,分別叫“迎恩”“來遠”和“解阜”,城北又建起一座“風匣城”。縣城外挖的壕溝寬一丈七尺,深淺不等。

寶雞縣老城並不大,周長只有不到三公里,但該有的機構一樣不少,城裡的東街和西街每日都開市,以農產品交易為主。從地圖上看,這座城池,東臨金陵河,西至玉澗河,面朝渭水,背靠陵塬,大概範圍就在現在的中山西路到北坡一帶。按照現在市區的地理位置,老城的東門“迎恩”在紅旗路北口,西門“來遠”在西關附近,南門“解阜”在南關路和長青路交界的地方。

與其他城池不同的是,寶雞縣老城並不是四四方方一座城,城的北牆,是略帶弧度,向外拱出的。三面環水,背靠山塬,真正是個易守難攻之地,無怪乎《重修鳳翔府志》上說:“自古稱嚴邑焉。”

60多年前,鳳縣老縣城在鳳州,鳳州古城地處入蜀要道,城內有連雲棧道,是軍事要地,古代戰事多。

李波

鳳縣是個有文化積澱的地方,據《南岐州志》記載:“鳳之州名,其疆理與鳳翔府鄰,周興,鳳鳴於岐,翱翔至南而集,是以西岐曰鳳翔,南岐曰鳳州。”縣襲州名,鳳縣的名字便始於此。

如今的鳳縣縣城在雙石鋪鎮,一江兩岸景色秀麗,不過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才搬遷至此的,以前的鳳縣縣城在鳳州。《鳳縣誌》記載,北魏太和年間,在今鳳州建立郡、縣兩級政權。到了北魏孝昌年間,又置南岐州,為州、郡、縣三級政權所在地。西魏廢帝三年,也就是公元 554年,改南岐州為鳳州。宋元時候,鳳州初轄梁泉、兩當、河池三縣,南宋鹹淳四年,撤梁泉入鳳州。直到明洪武七年,降州為縣。

鳳州的隸屬地也幾經變化:明洪武二年時候是鳳翔府所管轄的地方,兩年後,也就是明洪武四年,又改屬漢中府,變成了漢中的地方。一個小小的鳳州,為何經歷過如此多的變化呢,甚至經歷過一會隸屬南方、一會隸屬北方這麼大的變化?

這要從鳳州獨特的地理位置說起。鳳州自古為入蜀交通要衝。連雲棧道由此經過,到了民國時候,在公路未修通前,從鳳州南越鳳嶺,經心紅鋪至三岔,仍是行旅往來的主要道路。鳳州作為千百年的縣城所在地,有很多名勝古蹟。城內有明代修建的城牆、文廟、清真寺等,城南有松林如海的南岐山,有相傳為諸葛亮行軍歇息的“諸葛思計臺”,城北山上有唐代修建的張果老洞,以及始建於唐代的消災寺。

此外,鳳州還是歷代軍事要地。後周顯德年間,王景等人圍鳳州,擒蜀威武節度使王環等將士 5000人。宋時,吳玠屯兵於此,作為抗金基地。清代農民起義軍和太平軍也曾多次經過、攻打鳳州城。 1932年春,習仲勳、呂劍人等中共黨員曾在此策劃兩當起義。

如今,不管是南下還是北上,人們路過鳳州鎮,就會有不同的感覺。這裡有著老城獨有的韻味,訴說著不一樣的故事。

明嘉靖年間,山洪猛發,千陽縣老城被湍急的河水沖毀,縣城數易城址後,終於建成新城。

王文靜

千陽老城池的命運有些“多舛” ,在五易其地之後,終於在明代定基,為自己安下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家”。

據《千陽縣志》載,西漢在今千陽縣城關鎮千川村設置隃麋縣,北魏時在原隃麋縣的地方設長蛇縣。北周時期 ,將原隃麋縣東北部從長蛇縣中分出,設置千陽縣,縣城開始時設在西魏時的馬牢城堡 ,5年後移於幾里外的新城 ,舊志中稱這座城為“古城”。元至治時期,城牆塌陷嚴重 ,於是縣城又南遷至千河北岸,現馮坊河口處 ,舊志稱這座城為“古新城”。

千陽老城真正固定下來,已到明朝嘉靖時期。嘉靖二十六年的六月 ,大雨連下數日 ,導致山洪猛發 ,千河、暉河河水決堤,沖毀縣城。於是,第二年鳳翔府徵調轄區 7個縣的民夫工匠 ,歷時 11個月建成新城。新城的城牆用土築建,牆垛部位用磚塊加固 ,邊長 4000多米,高度 8米有餘,城牆基地寬約 5米,頂部寬約 4米 ;城池的東門叫“迎恩門”,西門叫“鎮遠門”,而南北兩門並沒有啟用。城外有東西兩關 ,西關設梢門。此外,整個城池外面環繞又寬又深的城壕,增強防禦功能。

城廂內東城巷、雪白巷、水橋巷、藥王洞巷、西城巷 5條小巷縱貫南北二街 ,民宅坐落其中。東關鋪店少 ,西關商戶多 ,為縣城繁華之地。清朝同治和光緒時期 ,分別對城牆城門進行過修補。

千陽城池的變遷,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不無關係。翻開中國古代歷代版圖,可見千陽處於中原與邊疆的過渡區域,歷史上曾有多個時期為少數民族政權所掌控。古代千陽縣境內水草豐美,植被茂盛,物產豐富,加之其地形易守難攻,多為兵家必爭之地,外界大環境的頻繁影響,勢必造成了城池的變動。而最後一次遷址,看似是由於河流引發的自然災害,推測起來也不乏人為因素,其境內的千河水量較大,大多季節可以行船,兵家利用漕運作為輜重及後勤保障,對河道或多或少會進行改造,由此引發水災也有可能,最終導致了城池的變動。

500多年前,隴州老城有濃厚的尚學風氣,有的隴州人外出求學,回家開學館,文人聚集,並留下著作傳世。

王星 姬翎

隴縣古稱隴州,因地處隴山東坂而得名。隴縣建制較早,商代為矢國領地,周代為秦非子駐地,是秦人重要的發祥地。秦始皇時期曾為“汧邑”,漢高祖元年改邑為“縣”,置隴關,北魏孝明帝時於“汧縣”又置“東秦州”,西魏廢帝二年改為“隴州”。

辛亥革命後改州為縣, 1961年千陽併入,1964年重新恢復隴縣縣制至今。隴州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秦都漢關”之稱,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和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可以想見古隴州城裡商賈輻輳、貨物雲集、集市興盛的景象。自古以來,關隴古道行人不絕,文人登隴山吟詠詩歌,匯成了兩千年來不絕如縷的隴頭歌吟。

遙想古時的隴州城池,翻閱《重修鳳翔府志》可知,城牆周長五華里多,明景泰年間時任知州錢日新增築城牆,並不斷築修,城牆高度三丈,厚度兩丈六尺,在此基礎上磚砌的女牆高五尺。到了清代康熙年間,隴州知州羅彰彝又進行修繕,但由於城池附近河流湍急,每逢大雨,城牆常常受到損壞,乾隆二十年知州韓成基捐資修繕損毀的城牆,與明代時寬厚無異。老城牆設四門,東曰“迎恩”,西曰“攬翠”,南曰“挹薰”,北曰“拱極”。

隴州老城裡的美景更是讓人流連忘返,蓮池在縣城內西北角。據隴州志書載,蓮池鑿建於明代,縱橫十餘畝。池內植葭葦、芰荷、菖蒲等,是遊人喜愛的地方。明末清初這一美景毀於戰亂,勝景淹沒。清乾隆三十一年,知州吳炳捐資修復,池內廣植蓮花,周圍栽植楊柳,中築亭閣、浮橋、遊船,夏日接天蓮葉,映日荷花,蓮池又成為遊覽勝地。曾有一首詩作《蓮池》,這樣寫道:“方塘一畝碧琉璃,橋影橫空日影斜。”道出了蓮池之美。

古代隴州,重教興學,人才輩出。南宋時,城內設有州學。 1435年,隴州舉人閻璿在家裡創辦靜樂堂(千山書院的前身)。 1436年,知州郭宗儀在隴州倡儒學。在濃厚的尚學風氣下,隴州城中出了不少勤學著書之士。清光緒年間,隴州人丁全斌仰慕清麓賀復齋先生學識,曾向其求學。回老家後開學館,著有《隴州鄉土志》《隨筆偶存》《醉吟草》,得到了太守尹仲錫的讚賞。時光荏苒,老城消失,新縣城日益發展,這個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有不少山水奇觀和文化故事值得人們去探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