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南明朝廷最後時刻,居然求助天主教廷?教廷卻說:上帝選擇大清


南明朝廷最後時刻,居然求助天主教廷?教廷卻說:上帝選擇大清

1644年攻破北京城的李自成

一般來說,1644年的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標誌著明朝的消亡,但這也是一種後見之明,若以當時生活在南方地區的人們的角度來看,北京城固然是沒了,但南方依舊有相當一部分地區在明朝手中。1646年永明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成立永曆政權,與福建的隆武政權並立,同為明朝的剩餘勢力,同年隆武皇帝兵敗殉國,永曆政權也就成為明王朝最後的希望,在這種狀況之下,南明王朝與天主教最後的交往也由此開始。


南明朝廷最後時刻,居然求助天主教廷?教廷卻說:上帝選擇大清

安龍永曆皇宮中的永曆蠟像

一、明末的傳教士來華

西方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使得世界開始連接成一個整體,而明末清初時期的中國也迎來了第一次西學東漸。1583年西方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進入中國並在中國開展其傳教活動,與前人不同的是利瑪竇的傳教行為並沒有選擇從底層百姓開始,而是以上層官員為傳教中心,這種“知識傳教”的策略使其成功打入明政權核心層,並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繼任者也紛紛採取此措施在明朝傳教直至1644年清軍入關。


南明朝廷最後時刻,居然求助天主教廷?教廷卻說:上帝選擇大清

利瑪竇和徐光啟

面臨明清交錯的混亂局面,天主教並沒有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眾多傳教士活躍於不同政權,永曆政權成立後,天主教傳教士也開始在其統治地區展開傳教活動,雙方的來往由此展開。自利瑪竇開始,明末清初的傳教士選擇的是上層傳教路線,即以朝廷官員為傳教重點,而此路徑在南明政權也是如此。1647年出任位高權重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的龐天壽早在崇禎年間即入教,在其掌權期間,他協助其師(亦是天主教徒)幫助包括太后和太子在內的諸多皇室成員領洗入教。


南明朝廷最後時刻,居然求助天主教廷?教廷卻說:上帝選擇大清

永曆皇帝朱由榔

1649年欽天監事瞿紗微在皇帝的批准下宣佈將在西方天文知識指導下制定的新曆法取代通行明朝數百年的《大統歷》。除了這兩人之外,在永曆朝廷中還有兵部右侍郎金聲、吏部尚書丁魁楚、兵部尚書瞿式耜、宣國公焦鏈及延平郡王鄭成功等眾多朝廷核心人物紛紛信奉天主教,再加上包括皇太后、太子在內的皇室成員,可以說天主教在南明朝廷的傳教是十分成功的。


南明朝廷最後時刻,居然求助天主教廷?教廷卻說:上帝選擇大清

位於安龍地區的永曆皇太子和皇太后受洗的紀念碑

二:永曆朝廷的天主教大臣們

但現實往往與理想有差距,雖有如此多的重臣宣稱信奉天主教,但在現實的實踐中,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以瞿式耜來說,雖然在基督教文獻《聖教史略》中明確的指出其“漸知教理真正,決意奉教,艾教父鑑其誠切,與領聖水,聖名多默”,但通過其對天主教的態度和婚娶情況(天主教主張一夫一妻制)可以看出其到底是否真切的信奉天主教。瞿式耜在其父親去世之後即開始與和尚交往密切,他曾狂熱的收集佛經並創建聚奎塔,與當地的兩位主持在塔內交談甚歡。此外瞿式耜對浙江天目山的松仙僧人保持著長期的敬奉,甚至在其去世後都由此僧人派其徒弟來將其骸骨入殮。而就瞿式耜的家庭組成來看,瞿式耜至少有過三個妾室,這與天主教規是完全不符的,由此可見瞿式耜雖然經過了天主教的受洗,但這要不就是他的一時衝動要不就是為利益考慮,他並沒有把天主教戒律當做一回事情。


南明朝廷最後時刻,居然求助天主教廷?教廷卻說:上帝選擇大清

著名抗清將領瞿式耜墓

與瞿式耜相似的還有時任兵部右侍郎金聲,他在受洗之後不久也對佛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其隨後的歲月裡選擇與佛教為伴。但金聲有一點比較獨特,即他對宗教的信仰出現了很大的反覆,早年信奉佛教的他在崇禎年間接觸到西學之後選擇信奉天主教並受洗,但在信教數年後卻再度選擇信奉佛教並至死未改。唯一可以說對天主教保持長時間信仰的則是當時的宣國公焦鏈,他在信教後未曾改變過信仰,雖然其最後的殉國行為不符合天主教的不自殺的教規,但卻是情有可原。

三、求助天主教廷:南明政權的最後希望

面臨清軍的猛烈進攻,偏居一隅的永曆朝廷顯然無法向南宋一樣可以與清朝隔江相望數百年。1650年永曆朝廷的王皇太后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龐天壽以天主教徒的身份向西方的羅馬教皇致信,其表層意思是希望能夠多派一些傳教士來華。但從深層意義上來說,見識到西學尤其是火器的先進的朝臣包括皇室都對西方有所渴望,希望其可以幫助朝廷提供火器甚至士兵,並多次派人前往澳門申請。而耶穌會教士也借幫助南明朝廷抗清而大量吸收教徒,並想要將永曆帝納入教徒範圍,以實現第一次將中國皇帝納入天主教信仰的願望。在對西方迫切的渴望之下,皇后、太后包括太子、宦官紛紛受洗入教,永曆帝雖未入教但也默許了太子入教的事實,也便發生了內廷向歐洲耶穌會寫信問好之事。


南明朝廷最後時刻,居然求助天主教廷?教廷卻說:上帝選擇大清

永曆朝廷派往羅馬傳信的信使卜彌格

但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教策略也因為內部各個教派的爭鬥和明清實力的消長逐漸改變,起初的天主教對中國朝代的更替持中立態度,在各個勢力中都有教士的身影,滿清和南明均有大量傳教士在境內傳教。而隨著南明的不斷衰退與內部派別的爭鬥,歐洲教廷的傳教政策也逐漸發生了改變,逐漸支持即將一統天下的清政府而放棄南明,不再向南明提供火器等事物援助。康熙元年,永曆朝廷覆滅,傳教問題至此結束。

文史君說

天主教在南明朝廷的傳播固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得包括皇室在內的諸多王公大臣領洗入教,但在表面的信仰背後卻隱藏著五花八門的想法。像瞿式耜和金聲等人,出於一時想法而入教,很快就失去對天主教的興趣,繼而轉向其他宗教信仰。而皇太后與太子的入教更是充斥著現實利益的考量,希望能夠藉助西方天主教勢力來抵禦清軍的進攻。雖然也有像焦鏈這樣的真心信奉天主教的人,但畢竟只是少數。所以說天主教在南明朝廷的傳播正如一扇“羅生門”,誰都能從中看到不同的事物,而這也成為大明王朝最後的光景。

參考文獻:

1、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李業業:《在剛性史料中尋找軟性的情感:讀〈兩頭蛇: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中國比較文學》2007年第03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