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頭痛要辨證 ,5種類型各有招

頭痛是臨床常見的自覺症狀,見於多種疾病的過程中。本文論述的頭痛,是指溺毒證中所表現以頭痛為主症者。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之府”,又為髓海之所在,居於人體之最高位,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上注於頭,手足三陽經亦上會於頭。

搞定頭痛要辨證 ,5種類型各有招

中醫學認為,腎乃先天之本,藏精納氣,乃元陰元陽之所在,溺毒日久,腎精始衰,故常出現頭暈健忘、視物模糊、耳鳴、腰痠腿軟、夜尿多等症狀,皆屬肝腎陰虛的表現。

溺毒證日久,痰濁、瘀血痺阻經絡,壅遏經氣,或肝陰不足,肝陽偏亢,或氣虛清陽不升,或血虛頭竅失養,或腎精不足,髓海空虛,均可導致頭痛的發生。頭痛有外感、內傷之別,溺毒所致頭痛辨證多為內傷,治療當辨臟腑虛實。

一、肝陽頭痛

主症:頭昏脹痛,兩側為重,心煩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

分析:溺毒證患者長期精神緊張、憂鬱,肝氣鬱結,肝失疏洩,絡脈失於條達則煩躁易怒,拘急而頭痛;或平素性情暴逆,惱怒太過,氣鬱化火,日久肝陰被耗,肝陽失斂而上亢,氣壅脈滿,則見夜寐不寧,口苦面紅,或兼脅痛;清陽受擾而頭痛,舌脈均為肝火上炎之象。

搞定頭痛要辨證 ,5種類型各有招

治法:平肝潛陽息風。

方劑:天麻鉤藤飲加減。

常用藥物:天麻、鉤藤、石決明、梔子、黃芩、牡丹皮、桑寄生、杜仲、牛膝、益母草、白芍、首烏藤。

方解: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息風潛陽;梔子、黃芩、牡丹皮苦寒清洩肝熱;桑寄生、杜仲補益肝腎;牛膝、益母草、白芍活血調血,引血下行;首烏藤養心安神。

加減:若因肝鬱化火,肝火上炎,而症見頭痛劇烈,目赤口苦,急躁,便秘、溲黃者,加夏枯草、龍膽、大黃;若兼肝腎虧虛,水不涵木,症見頭暈目澀,視物不明,遇勞加重,腰膝痠軟者,可選加枸杞子、白芍、山茱萸。

二、血虛頭痛

主症:頭痛隱隱,甚時昏暈,心悸、失眠,面色少華,神疲乏力,遇勞加重,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分析:溺毒日久,脾腎虧虛,氣血化生不足,營血虧損,氣血不能上營於腦,髓海不充,竅絡失養則見頭痛;氣血不足,不能上榮,則見面色少華;氣血虧損,心失所養,神失所主則見心悸、失眠;氣血虛少,則見神疲乏力,遇勞加重;苔薄白,脈細弱俱為血虛之象。

搞定頭痛要辨證 ,5種類型各有招

治法:養血滋陰,和絡止痛。

方劑:加味四物湯加減。

常用藥物:當歸、生地黃、白芍、何首烏、川芎、菊花、蔓荊子、五味子、遠志、酸棗仁。

方解:當歸、生地黃、白芍、何首烏養血滋陰;川芎、菊花、蔓荊子清利頭目,平肝止痛;五味子、遠志、酸棗仁養心安神。

加減:若因血虛氣弱者,兼見乏力氣短,若陰血虧虛,陰不斂陽,肝陽上擾者,可加入天麻、鉤藤、石決明、菊花等。神疲懶言,汗出惡風等,可選加黨參、黃芪、白朮。

三、痰濁頭痛

主症:頭痛昏蒙,胸脘滿悶,納呆嘔惡,舌苔白膩,脈滑或弦滑。

分析:由於腎病遷延日久,氣化失常,升降失司,三焦阻遏,氣機逆亂,濁毒壅滯,脾失健運,腎失溫化,以致水溼內生,聚溼生痰,痰濁壅滯,引動肝風,風痰上擾清竅,因而頭痛昏蒙,脘悶納呆,甚或泛惡。

搞定頭痛要辨證 ,5種類型各有招

痰阻腦脈、痰瘀痺阻、氣血不暢,均可致清陽阻遏、精血失充、脈絡失養而痛。誠如朱丹溪所謂“頭痛多主於痰”;苔白膩,脈滑或弦滑,主風主痰,為痰濁頭痛之象。

治法:健脾燥溼,化痰降逆。

方劑: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

常用藥物:半夏、陳皮、生薑、白朮、茯苓、天麻、殭蠶、天南星。

方解:以半夏、生白朮、茯苓、陳皮、生薑健脾化痰、降逆止嘔,令痰濁去則清陽升而頭痛減;天麻平肝息風,為治頭痛、眩暈之要藥;加殭蠶、天南星以加強化痰息風之力。全方具有健脾化痰、降逆止嘔、平肝息風之功。

加減:頭痛甚者,加蒺藜、蔓荊子以祛風止痛;嘔吐甚者,加赭石、旋覆花以鎮逆止嘔;若痰鬱化熱顯著者,可加黃芩、竹茹、枳實清化熱痰;兼氣虛者,酌加黨參、黃芪以益氣健脾化濁。

四、腎虛頭痛

主症:頭痛且空,眩暈耳鳴,腰膝痠軟,神疲乏力,滑精帶下,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分析:腎病歷久,腎精久虧。腎主骨生髓,髓上通於腦,腦髓有賴於腎精的不斷化生。若腎精虧虛,髓海不足,腦竅失榮則會發生頭痛;真陰不足,陰不斂陽,虛陽上越則見眩暈耳鳴;精虧血少致腰膝痠軟,神疲乏力;腎失封藏則見滑精帶下;舌紅少苔,脈細無力均為腎精虧虛之象。

搞定頭痛要辨證 ,5種類型各有招

治法:養陰補腎,填精生髓。

方劑:大補元煎加減。

常用藥物:熟地黃、枸杞子、女貞子、杜仲、續斷、龜甲、山茱萸、山藥、人參、當歸、白芍。

方解:方中熟地黃、枸杞子、女貞子滋腎填精,杜仲、續斷補益肝腎,龜甲滋陰益腎潛陽,山茱萸養肝澀精,山藥、人參、當歸、白芍補益氣血,諸藥合用,滋腎填精、大補氣血。

加減:若頭痛而暈,頭面烘熱,面頰紅赤,時伴汗出,證屬腎陰虧虛,虛火上炎者,去人參,加知母、黃柏,以滋陰瀉火;若頭痛畏寒,面色?白,四肢不溫,腰膝無力,舌淡,脈細無力,證屬腎陽不足者,當溫補腎陽,選用右歸丸或金匱腎氣丸加減。

若胸悶脘痞、腹脹便溏顯著者,可加蒼朮、厚朴、陳皮、藿梗以燥溼寬中,理氣消脹;噁心,嘔吐者,可加半夏、生薑以降逆止嘔;納呆食少者,加麥芽、神曲健胃助運。

五、瘀血頭痛

主症:頭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肌膚甲錯、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細或細澀。

分析:腎病歷久,瘀濁內阻,絡行不暢,氣滯血瘀,清竅阻遏,不通則痛,遂見頭痛反覆,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甚或痛如錐刺;脈絡瘀滯,氣血運行不暢,四肢、肌膚、筋骨失於濡養,則有面暗、腰痛、肌膚甲錯;舌、脈均為瘀滯之象。

搞定頭痛要辨證 ,5種類型各有招

治法:活血化瘀,通竅止痛。

方劑:通竅活血湯加減。

常用藥物:麝香、生薑、蔥白、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大棗、鬱金、石菖蒲、白芷、牛膝。

方解:麝香味辛性溫,功專開竅通閉、解毒活血,為主藥,與姜、蔥、黃酒配伍更能通絡開竅,宣通氣血運行;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紅花活血通絡,佐以大棗緩和芳香辛竄藥物之性。

加鬱金、石菖蒲、白芷以理氣宣竅,溫經通絡;用牛膝以補肝腎、強筋骨,引瘀濁下行。諸藥合用,起宣竅通絡、活血化瘀、滋肝益腎、引濁下行之功。

加減:頭痛甚者,可加全蠍、蜈蚣、土鱉蟲等蟲類藥以收逐風邪,活絡止痛。久病氣血不足,可加黃芪、當歸以助活絡化瘀之力。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