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出現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怎麼辦?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阻斷T細胞負性調控信號、解除免疫抑制、增強T細胞抗腫瘤效應的同時,也可能異常增強自身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免疫耐受失衡,累積到正常組織時表現出自身免疫樣的炎症反應,稱為免疫相關不良反應。


本文將介紹免疫治療出現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時的處理策略。神經系統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重症肌無力、格林-巴利綜合徵(GBS)、外周神經病變、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橫貫性脊髓炎。


免疫治療不良反應處理策略(輸注不良反應+皮膚不良反應篇)

免疫治療不良反應處理策略(胃腸不良反應+肝臟不良反應篇)

免疫治療不良反應處理策略(肺部不良反應+腎臟不良反應篇)

免疫治療不良反應處理策略(內分泌不良反應篇)

免疫治療不良反應處理策略(胰腺、眼、心血管、骨骼肌肉篇)


重症肌無力


重症肌無力表現為漸進性或波動性肌無力,通常由近端至遠端。可能有延髓受累(即眼瞼下垂、眼外運動異常致複視、吞嚥困難、面部肌肉無力)和/或呼吸肌無力。肌炎和心肌炎可能同時發生。呼吸系統症狀可能需要評估以排除肺炎。格林-巴利綜合徵(GBS)的米勒費舍爾變異型具有重疊症狀(眼肌麻痺和漸進性無力)。


檢測血乙酰膽鹼受體(AChR)抗體和抗肌肉特異性酪氨酸激酶抗體(不需要診斷);負壓吸氣(NIF)和肺活量(VC)的肺功能評估;檢測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肌酸磷酸激酶(CPK)、醛縮酶用於可能的重疊性肌炎;如果呼吸功能不全或CPK升高,則進行心臟檢查、EKG、肌鈣蛋白,對於可能並存的心肌炎者進行TTE檢查;重複刺激的肌電圖(EMG)和神經傳導檢查(NCS);神經科會診;根據症狀考慮腦和/或脊柱MRI,以排除疾病引起的CNS受累。


若為中度,即某些症狀妨礙日常生活活動,美國重症肌無力基金會(MGFA)嚴重程度Ⅰ級(只有眼部症狀和體徵)和MGFA嚴重程度Ⅱ級(輕度全身無力)。則暫停免疫治療,接受吡啶斯的明30mg(每日3次),根據症狀和耐受性,逐漸增加到最大量120mg,口服,每日4次;考慮口服小劑量潑尼松20mg/日,每3-5天增加5mg,達到1mg/kg/天的目標劑量,但不超過100mg/日(基於症狀改善情況類固醇逐漸減量)。


若為重度,即自我照顧受限並需要提供援助、無力影響行走、任何吞嚥困難、面肌無力、呼吸肌無力或快速進展的症狀或MGFA嚴重程度Ⅲ-Ⅳ級(中至重度全身無力至肌無力危象)。則永久停止免疫治療;住院治療(可能需要重症監護室[ICU]水平的監測);甲強龍1-2mg/kg/天(基於症狀改善情況類固醇逐漸減量);如果類固醇治療時症狀沒有改善/惡化或症狀嚴重,則開始血漿置換或IVIG;經常進行肺功能評估;每日神經病學評估;避免使用可能使肌無力惡化的藥物。


格林-巴利綜合徵(GBS)


格林-巴利綜合徵(GBS)常表現為漸進性,最常見的是對稱性肌無力、深腱反射消失或減弱,可能涉及四肢、面部、呼吸和延髓&動眼神經,可能有自主神經失調,起病時常有腰背部和大腿疼痛。


住院治療、ICU水平的監護;神經科會診;脊柱MRI±增強(排除壓迫性病變);腰椎穿刺;格林巴利綜合症(GBS)變異型(米勒費舍爾變異型GQ1b與共濟失調和眼肌麻痺相關)的血清抗體檢測;肺功能檢查(NIF/VC)。


若為中度(部分症狀限制日常生活活動)或重度(自我照顧受限並有必要提供援助、無力影響行走、任何吞嚥困難、面肌無力、呼吸肌無力或快速進展的症狀),則永久停止免疫治療;住院治療,並迅速轉為ICU水平的監測;除了衝擊量甲強龍1g(每日一次×5日)外,開始IVIG或血漿置換治療;經常進行神經學評估和肺功能監測;監測並存的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非阿片類藥物治療神經性疼痛。


外周神經病變


外周神經病變表現為可表現為不對稱或對稱性感覺運動障礙。感覺障礙可能是疼痛或無痛性感覺異常或可能威脅生命的自主神經(如腸肌神經叢)功能障礙,反射減弱或消失,孤立性感覺障礙或感覺加下位運動神經元缺陷。由於腸肌間神經炎引起的胃腸輕癱是一種罕見的與ICI治療相關的毒性,可能會突然表現為嚴重的腸梗阻,推薦早期建立大劑量類固醇多學科管理協作組。


免疫治療出現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怎麼辦?


若為輕度,即不干擾功能和症狀。則評估神經病變的其他原因,如:藥物、感染、代謝/內分泌失調、環境暴露、血管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創傷等。根據神經病學考慮椎管成像。考慮暫停免疫治療;監測症狀一週(特別是監測疼痛或無力、步履艱難、共濟失調或自主神經變化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的新幹擾)。


若為中度,部分症狀妨礙日常生活活動,即疼痛,但沒有無力或影響步態。評估神經病變的其他原因,如:藥物、感染、代謝/內分泌失調、環境暴露、血管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創傷等。根據神經病學椎管成像;考慮EMG/NCS;考慮請神經科會診。暫停免疫治療;開始觀察或口服潑尼松0.5-1mg/kg(治療直至症狀改善至≤1級,然後在4-6周以上的時間逐漸減量);如果進展,開始甲強龍2-4mg/kg/天,並參見格林-巴利綜合症治療;加巴噴丁、普瑞巴林或度洛西汀治療疼痛。


若為重度,即自我照顧受限並有必要提供援助、無力影響行走或呼吸問題,下肢無力、足下垂、症狀快速進展。則按照格林-巴利綜合症進行管理


無菌性腦膜炎


無菌性腦膜炎可伴有頭痛、畏光和頸部僵硬,多半無發熱,但可出現發熱,可能有噁心/嘔吐,精神狀態應該是正常的(有別於腦炎)。腦+垂體MRI平掃+增強 ;AM皮質醇檢測,以排除腎上腺功能不全;考慮腰椎穿刺;考慮請神經科會診。


若為輕/中度暫停免疫治療;若為重度永久停止免疫治療

;住院治療;考慮靜脈注射阿昔洛韋直至得到多聚酶鏈反應(PCR)結果;排除細菌和病毒感染,則可以密切監測類固醇或如果出現中/重度症狀,考慮潑尼松0.5-1mg/kg/天或甲強龍1-2mg/kg/天。


腦炎


腦炎表現為精神錯亂、行為改變、頭痛、癲癇發作、近期記憶喪失、意識水平低下、局灶性無力和言語異常。神經科會診;腦MRI平掃+增強;腰椎穿刺;EEG評估亞臨床癲癇發作;生化大組套、CBC、ESR、CRP、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如果懷疑血管炎病變)、甲狀腺組套包括TPO和甲狀腺球蛋白檢測;CSF和血清中的自身免疫性腦病和副腫瘤組套檢測。


如果是輕度,暫停免疫治療;如果是中/重度,永久停止免疫治療;住院治療;考慮靜脈注射阿昔洛韋直至得到PCR結果;試驗甲強龍1-2mg/kg/天(一旦症狀緩解,類固醇立即逐漸減量);如果是重度或症狀加重或出現寡克隆帶,考慮衝擊量的甲強龍1g(靜脈注射每日一次×3-5天),加IVIG;如果自身免疫性腦病抗體陽性,或在7-14天后改善有限,或無改善,考慮利妥昔單抗。


橫貫性脊髓炎


橫貫性脊髓炎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無力或雙側感覺改變,常伴有深腱反射增強。神經科會診;脊柱和腦MRI;腰椎穿刺;B12、HIV、快速血漿反應素(RPR)、 ANA、抗Ro/La抗體、TSH、水通道蛋白4、IgG、抗Hu和抗CRMP5/CV2副腫瘤組套檢測;評估尿瀦留、便秘。


永久停止免疫治療;住院治療;甲強龍衝擊量1g/天×3-5天;積極考慮IVIG或血漿置換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