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像唐魯孫的美食家都是世家子弟?

為什麼很多像唐魯孫的美食家都是世家子弟?

唐魯孫這樣的“饞人”可是不好找了。

也許唐魯孫與現如今的美食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說自己是一個饞人,而不是美食家:“我的親友是饞人卓相的,後來朋友讀者覺得叫我饞人,有點難以啟齒,於是賜以佳名叫我美食家,其實說白了還是饞人。”美食家近似乎一種職業,饞人只有吃的興趣和愛好;美食家以美食為業,多少有些商業的味道,饞人以美食為天職,發乎心止乎禮;美食家是新派的職業,饞人是老派的食客;美食家偶爾作文只為推薦新派美食,饞人寫作更多是為了回憶那些消逝的美食;美食家自標身價,專挑貴的珍饈美味吃;饞人卻不忌嘴,什麼都吃而且樣樣都吃得津津有味。唐魯孫是個饞人,饞是他寫作的動力。他寫的一系列談吃的文章,可謂之饞人說饞。

可是這個饞人可不簡單。唐魯孫是滿洲旗人,原姓他他拉氏,隸屬鑲紅旗的八旗子弟。光緒帝的珍、瑾二妃是唐魯孫的族姑祖母。民初,唐魯孫時七八歲,進宮向瑾太妃叩春節,被封為一品官職。高陽先生說,唐魯孫早年,常隨親長入官“會親”,所以他記勝國遺聞,非道聽途說者可比。唐魯孫的母親是李鶴年之女。李鶴年,奉天義州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翰林,官至河南巡撫、河道總督、閩浙總督。所以唐魯孫還有二分之一的漢人血統。

為什麼很多像唐魯孫的美食家都是世家子弟?

唐魯孫生於1908年,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已經是“秋蟬噎露,殘燈末廟”的時代。但畢竟是世澤明門之後,世宦家族飲食服制皆有定規,隨便不得。而且平素接觸到的基本是前朝遺老,北洋貴遊,如梁鼎芬、袁寒雲——唐稱其為“近代曹子建”——之輩,“或嘗親炙,或與周旋,”,其所見,所聞,所傳聞,娓娓道來,楚楚有致,無不滲透著一種舊時光的流韻。舉最簡單的一例,唐魯孫說,他家以蛋炒飯與青椒炒牛肉絲試家廚,合則錄用,且各有所司。吃碗打滷麵,講究滷不能瀉,挑起面就往嘴裡送,不能翻。

唐魯孫雖家住北京,可是他先世遊宦江浙。兩廣,遠及雲貴、川黔,成了東西南北的人。就飲食方面,嚐遍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口味不東不西、不南不北,變成雜合菜了。這對唐魯孫這個饞人有個好處,以後吃遍天下都不挑嘴。唐魯孫的父親過世得早,他十六七歲就要頂門立戶,跟外交際應酬周旋,就籌交錯,展開了他走出家門的個人的飲食經驗。唐魯孫二十出頭,就出外工作,先武漢後上海,遊宦遍全國。他終於跨出北京城,東西看南北吃了,然其饞更甚於往日。饞人之饞,已無地域省界之分,好似打通任督二脈的俠客,自此嚐遍天下鮮。

為什麼很多像唐魯孫的美食家都是世家子弟?

介紹這麼多繁瑣的背景,就是想說明當個美食家容易,當個這樣的饞人不容易。美食家可能是讀書讀出來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境界,尤其是整日把袁枚、李漁等人掛在嘴邊的美食家,基本都是啃古書的文化人。但是唐魯孫的吃卻是一種淵源,一種體驗過的美食文化。別小看一個吃,吃飽飯容易,吃好飯難,把遇到美食的感覺寫出來更難。想做一個嚐遍天下美味的老饕,做不到胸有城府,吃到一點美食就“大驚失色”是不行的,但是要做到在各種美食麵前不動聲色,如過眼雲煙,非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撐才行。另外,即便你能吃遍天下,你能保證“不厭其煩”麼?再好的東西,山珍海味吃來吃去也會吃膩,如何保持自己的味蕾常新,吃的慾望不止也是一個問題。當然,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描慕你對一種美食的感受,不重複,用詞新鮮,還能保證準確,實在不易。平常人遇到美食簡單說一句“好吃”就打發了。寫文章不能總說好吃,這種好吃的感覺是如何細化描慕出來的,這才是美食文章的大道。

為什麼很多像唐魯孫的美食家都是世家子弟?

略舉幾例。唐魯孫說他家的庖人劉文彬有道拿手菜叫雞包翅,選用肥碩的老母雞去骨,魚翅用鮑魚、火腿、乾貝煨爛,再塞入雞肚子裡,用細海帶絲縫好,免得漏汁減味,另加去過油的雞湯,用文火清燉,約一個小時後用圓瓷盤子盛好上桌,“恍如一輪大月,潤氣蒸煮,清醇味正,腴不膩人”。在關於譚家菜的文字中,唐魯孫沒有在那些譚家菜中的精華著墨多少,,反而對吃過的一次譚家家常菜念念不忘。其中提到一味菜濃悶鴨掌,取那些配菜多餘的雞爪鴨掌,洗淨去膜,泡在高粱酒裡,泡過三幾個月後再看,“雞腳鴨掌都泡得像乳嬰幼指,茁壯肥嫩,用白湯加調味料紅燒,汁濃味正,腴不膩人”。最後上了一籠湯包,湯包抓起來像個口袋,放在磁盤裡除了滑香適口的滷汁,只剩兩層皮,“秒在湯不膩喉,面不滯牙”。 這麼多年過去了,譚家菜中的那些精華,杏仁白肺、蜜汁叉燒、清蒸瑤柱、茄子煮魚、蠔豉鴿松、鳳翼穿雲、鍋炸雞腰等他只是在文字中泛泛提及,可是那一餐家常菜,時隔幾十餘年“醰醰之味,永留舌尖”。

還有更傳奇的美食。比如揚州鹽商為了吃到春天最新鮮的竹筍燉小蹄膀,專門派人到黃山挖筍,然後用挑子兩頭各置小炭爐,上放瓦缽,從黃山到揚州十里一站,從黃山上取筍入缽,調味,燃上炭即下山,到揚州立即上桌。在上海參加全蛇大會,三條不同的毒蛇,一條叫過樹榕,一條叫金甲帶,一條叫飯匙頭,再加上一條貫中蛇,就叫全蛇大會。據說貫中蛇能把上中下三焦豁然貫通,所以這套全蛇宴很是珍貴。而且最為奇特的是,蛇會終席,主人還要請大家去洗澡,因為吃全蛇會把風溼從汗水裡蒸發出來,身體腋下腿彎都有黃色汗漬,需要清洗。這樣的事情不要說經歷,就是聞也是聞所未聞,在唐魯孫的筆下確實如此鮮活,一般的饞人是不可能遇到的。

為什麼很多像唐魯孫的美食家都是世家子弟?

唐魯孫1946年去臺灣,去世於1985年。他的筆墨生涯始於1973年退休後,1976年出版了處女作《中國吃》,從此一發而不收。1980年11月出版《老古董》,1981年8月出版了《大雜燴》《酸甜苦辣鹹》,1982年出版了《什錦拼盤》,1983年出版了《說東道西》。想不到從1976年到1983年8月之間,短短不到十年之間竟然完成了百萬餘言的文章,“百分之七十是談吃,百分之三十是掌故”。他自嘲說:“寡人有疾,自命好啖,別人也稱我饞人。所以,把以往吃過的旨海名饌,寫點出來,也就足夠自娛娛人的了。”

唐魯孫的文字引起內地讀者的注意是因為《讀書》雜誌。揚之水曾經提到說,沈昌文對唐魯孫推崇備至,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揚之水一度想過要把唐魯孫的書收錄到當時正在籌劃的“書趣文叢”中,苦於版權的麻煩,沒有做成。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極力磋商,經臺灣大地出版社授權,內地終於在2004年出版了十一冊的唐魯孫作品集,後在2008年又出版了六卷的精華版。2013年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又發行了十一卷本的精裝版,這一版本則是“唐魯孫作品最齊全、最完善、最精美的版本”。

在谷林給揚之水的信中,他曾經多次點評唐魯孫的作品,有幾點值得注意:他說唐魯孫的作品,“接連看,也微有膩味。有些熟語,初見新鮮,等多篇中一反覆,不免生厭,有時似也可發現生造、杜撰”,“此公之文亦時有小報油滑氣,令人厭煩”,又“唐魯孫全書十二冊,總算看完了……現在的印象是,內容大概包括三類:飲饌、京劇、晚清民初逸聞。而其中佳勝處,要在掌故。如《大雜燴》記清末滿族女子髮飾的變化,何時梳兩把頭,何時梳旗髻之類,在別處恐極難見到”。

為什麼很多像唐魯孫的美食家都是世家子弟?

這樣的評價,按照我的理解,不是刻薄,而是君子之嚴苛而已,苛求他更進一步的完美。唐魯孫具備了一個饞人所不具備的所有質素,能吃,會吃,好吃,而且因為這種世家子弟的先天貴族優勢,即使他們的時代已經沒落了,他們身上也承載這一個過往時代對美食精緻而細膩的幻想。看他筆下描述的那些美食,凋零的早已化作塵泥,保留下來的也早已面目全非。他筆下的文字是有生命的,那些用生命感悟出來的對美食的熱情,一直停留在我們的唇齒之間,化作了一縷沁人心脾的清香,直至心底,令人陶醉。

也許更多的是懷舊吧,用揚之水的話說,所謂“懷舊”,自然不是舊的總要更好,或凡舊必好,對於懷舊者來說,它是滲透在日用常行中的生命的痕跡,而讀者從中看到的,則可以說是一種生存的痕跡。一個時代的風氣,多半是嵌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裡,事過境遷,它便嵌在對細節的記憶裡,而這些令人刻骨銘心懷念不已的細節,原是經歷了精雕細琢,以緩慢持久的滲透方式一點一點釀出來,因此總有著無所不在的精緻和悠長的餘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