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你記憶中最好的愛是什麼樣子?

有人會說是沒他活不了,可能有人說是奉獻;有人把它比做泡泡,五顏六色,能飛;有人把它比作汽水,喝一口,爽。

最好的愛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我們仨》這本書呈現了愛最好的樣子:平淡長久,越放越香醇。

這本書是楊絳先生的回憶錄,原本打算一家人共同完成,可惜錢鍾書先生和女兒相繼離世,這本書由楊絳先生獨自完成。除了正文,我們能在裡面看到手稿留存,還有大量的照片。

在相繼送走女兒和丈夫時,楊絳先生87歲,一直到102歲去世。楊絳先生一定是懷著愛和思念寫下這本書,讀這本書,字裡行間都能聞到濃濃的情感。不禁感嘆:只有擁有真正的愛,才能看懂離別,好好生活。

書中有淚點也有趣,我們從他們的相遇,相處之道,離別哲學來解讀《我們仨》的生活智慧。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1946年,攝於上海

一場相遇,一生攜手

我們不得不先提一嘴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故事。

錢鍾書說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他們婚姻生活63年,從未分開,真正做到了一生相守。

1932年2年楊絳去清華借書,遇到錢鍾書。兩人1眼就看對眼了,只說了2句話,倆人便走過一生。

錢鍾書就說:“我沒有訂婚。”

楊絳說:“我也沒有男朋友。”

結婚時錢鍾書25歲,楊絳24歲,然後一起出國留學,第二年有了女兒阿瑗。

76年的生活難道沒有矛盾,沒有爭執嗎?

柴米油鹽的生活怎麼可能沒有。小家庭有自己的關係維護,家族內部有各自的規矩,他們經歷了1949年,1966年—1976年……小問題,大問題躲也躲不掉。

無論怎麼折騰家人都始終在一起。讓我想到一句話:

你若不棄我定相隨。相知相隨的默契讓人很感動

一生相隨怎麼做?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一.和諧的關係是家庭內部有禮有節

無禮,這是侵蝕愛情的禍水——《人性的弱點》

他們唯一的一次爭吵,理由十分有趣。

兩人因為一個法文單詞的發音產生分歧,像所有吵架的人一樣,他們都用最狠的話傷對方。雖然不知道文人吵架怎樣,可能是罵對方知識淺薄之類的。最後他們找到一對法國夫婦評理,楊絳勝出。雖然勝負已分,但是2個人都不開心。

……我雖然贏了,卻覺得無趣,很不開心。鍾書輸了,當然也不開心……我們覺得吵架很無聊,爭來爭去,改變不了語音的規定。

我們講定,以後不妨各持異議,不必求同。但此後幾年來,我們並沒有各持異議。遇事兩人一商量,就決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們沒有爭吵的必要。

好的婚姻關係一定是在家庭內部禮數。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確家中規則:怎麼做;什麼能做。清楚界限才知道共進退。

回國後,錢鍾書特聘去清華。當時錢家老小都在湖南,其父希望兒子能在身邊,讓他回到了其父任教的學校。

楊絳認為清華工作得來不易,再說工作不到1年就辭職也不好;錢鍾書為難:一邊不想離開清華一邊父親的要求。夫妻倆商量,認為還是應該繼續去清華。事實是,錢鍾書聽從了父命,去了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系主任。

對於錢鍾書的選擇,楊絳認為:

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是一輩子的大事,當由自己抉擇,我只能陳說我的道理,不該干預;尤其不該強他反抗父母。我記起我們夫婦早先制訂的約,決計不保留自己的見解,也不勉強他。

在家,錢鍾書是長子,錢父對他尤其嚴格。楊絳看在眼裡,也替他委屈,卻也沒有僭越。該“當媳婦”就只當媳婦,錢鍾書該被訓還是到父親面前去受訓。反倒沒有阻礙兩人的交流,他們不在一處時錢鍾書事事都會寫下告知楊絳。

要保持家庭生活快樂,原則是:家庭內部應有禮。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二. 真正的愛和最高的成是同舟共濟

  1. 第一次結婚,一起面對“成家”這一場冒險

不要怕她知道,她對你的快樂是何等重要——迪斯瑞利

他們樂事很多,最有趣的還是留學期間。1935年2個人剛結婚,第一次離家就是出國深造。這段生活,2個人從年少突然成年。成家,離家,面臨的就是生活的獨立。

這期間是對錢鍾書文人氣質有一個顛覆性的認知。

我只知道他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只會像小孩兒那樣一把抓。我並不知道其他方面他是怎樣的笨,怎樣的拙。

剛到美國,錢鍾書就摔斷了門牙。他下車速度太慢,車開動後他沒站穩,門牙摔沒了。錢鍾書做飯那段看得我心驚膽戰,就怕一翻頁寫是他把廚房點著了。還好,他只是煮了個“5分鐘蛋”

我們搬家是冒險,自理伙食也是冒險……那段時間我們很快活,好像自己打出了一個天地。

成長是一種冒險,不過他們兩個在一起,總能在險境中商量出解決的辦法。

“婚姻幸福的普通人,比幽居的天才快樂的多”。國外生活,他們學會飯菜,也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和依賴。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2. 爸媽不是生來就是爸媽,一起過“當父母”這個險

女兒阿瑗出生沒幾天,錢鍾書一人在家。每天到醫院,除了看望,就是給楊絳報備家裡那些被他弄壞的設備。

老婆在外生娃,老公在家拆房。如果是你,聽到後會不會氣到無話可說?

楊絳每次聽後,都說“沒事,我會修"。錢鍾書就開心回家,第二天又來報某某被損壞。家中物件在楊絳和孩子回家後終於倖免遇難。

對我說的“不要緊”他深信不疑。我住產院時他做的種種"壞事",我回寓後,真的全都修好了。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1950年,攝於清華大學

3. 一家人一起迎風破浪

1951年,對舊知識分子的改造運動,給錢鍾書一家造成影響,留給錢鍾書和楊絳的更多是心靈的震撼。

“三反”是舊知識分子第一次收到的改造運動,對我們是“觸及靈魂的”……我們驚愕地發現,人都變了……有的是變不透,有的要變又變不過來……

知識分子下鄉改造,一家3口去了3個不同的地方。

錢鍾書去的昌黎時正鬧饑荒,條件最艱苦。他回家時,沒忘家人,帶了很多當時北京買不到的肥皂和果脯。

他們最難的應該是1966年的8月,楊絳和錢鍾書被“揪出來”成了“牛鬼蛇神”,阿瑗著急回家探望。阿瑗屬於“革命群眾”,要回家就得寫好大字報貼牆上,明確和“牛鬼蛇神”的父母劃清界限。

她告訴我們剛貼出大字報和我們“劃清界限”,……然後她一言不發,偎著我貼坐身邊,從書包裡取出未完成的針線活,一針一針地縫。她買了一塊人造棉,自己裁縫,為媽媽做了一套睡衣……她縫完末後幾針,把衣褲疊好,放我身上,又從書包裡取出一大包便幫愛吃的夾心糖。她找出一個玻璃瓶子,把糖一顆顆剝去包糖的紙,……她一面把一張張紙疊在一起,藏入書包,免得革命群眾從垃圾裡發現糖紙……她說,她領工資了,每月除去飯錢,可省下來補貼家用……阿瑗強忍住眼淚,我看得出她是眼淚往肚裡咽。看了阿瑗,我們直心疼。

這時候阿瑗已經在留校當老師,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她承擔起了父母的責任。

你會發現生活總有艱難,但他們總在困難中尋找平靜,一家人牢牢地抱在一起。他們會下館子,全是為隔壁桌的事,他們稱其為“看戲”。

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服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垮了,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從離家到成家生子,到一家人經歷的風浪波折。一家人生活為何要去學習共同面對困難承擔責任?歷經艱難,摸過困境,才會懂得何為不易。包容並非原諒,而是放下偏執和成見,接受對方和自己的不同,那些不同反倒變成了可愛的東西;樂觀看待世事的不公。承擔讓心智成長,懂得包容,明白感恩。

我們自己嘗過窮困的滋味,看到絕大多數“年輕人”生活窮困,而我們的生活這麼優裕,欣賞很不安,很抱歉,也很愧疚。

2001年起,楊絳先生將個人稿費捐給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到2014年累計捐款一千多萬元。

敢於承擔風險必將獲得最深的愛和最大的成就。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1980年,阿瑗煮飯孝敬父母

三.帶不走的是生活裡的儀式感

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小王子》

日光之下無新事,誰說的?別信!只要製造一小點點趣點,生活每天都不一樣。

楊絳和錢鍾書喜歡“探險”。

飯後散步,他們會說“去探險”。大街小巷,郊區……他們慢慢走,看到房子就猜住在裡面的是什麼人;看到人就猜測,他是什麼身份,把他放進讀過的人物書中。同一條路每個時刻都是新的,每天都有新發現。2個人對此樂此不疲,期待著一起去找不一樣。

你可能會覺得,這是文化人的酸氣。捫心自問,你是喜歡各自抱著手機默不作聲,還是出去走走一路驚喜不停?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你說讀書人的酸氣頁沒錯,這家子人,特愛記錄,動不動就寫寫寫。

只要1人出差不在家,另1個就會記下家中瑣碎。楊絳出差,錢鍾書就會寫下各種事情阿瑗會加上評語,他們稱這個叫“石子”。阿瑗離家在外也會記下身邊的事,回家時會帶回大大小小的“石子”。

相聚時,我們搬出來觀賞玩弄。平時家居瑣瑣碎碎,如今也都成了“石子”

一家人,即使不在身邊,他們的鏈接也沒有中斷,彼此都清楚那些事情,那些經歷,就像從沒有分開。

村上春樹說: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他們家不是沙漠,是一大片的石子,就像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在落日餘暉中閃動金燦燦的光,永難忘。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什麼是真正的愛?

咱們一起從青澀年少走到健壯中年走向遲暮的晚年,心智從幼小走向成熟;真正的愛就是和他一起成長,和他一起做好的自己。

怎麼得到?《我們仨》的幸福3部曲是

  • 建立家庭內部禮節
  • 共同承擔風險
  • 給生活造一點儀式感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晚年的楊絳先生依然笑得開心,因為她有個叫愛蓄水池,從一家三口的生活中她早已一點一點把這個池子注滿了水。

愛有什麼用?

讓我們驚喜每一天都是不一樣,心生感恩;讓我們能有更多的勇氣面對離別;讓我們好好過。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窮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

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卻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獲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也可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因為是我們仨。

感謝楊絳先生留下這本書。

這不僅是一本回憶錄,更是一本人生好書。

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從百年老人的筆下感聚和散的人生哲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