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讓人回味無窮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的封筆之作,也是她對於錢鍾書先生及女兒的回憶錄,看了之後,令人扼腕嘆息。

以前聽說這本書,但尋尋覓覓未如願,直到2018年在上海的一個書店偶遇,如獲至寶把它捧回家。這本書是楊絳先生在92歲高齡時為了回憶錢鍾書先生和她的女兒錢媛(小名:圓圓)的追思錄,也是楊絳先生的封筆之作。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讓人回味無窮


楊絳先生在書中詳細描寫了她與錢鍾書先生同甘苦共患難,風風雨雨的半個多世紀的日日月月,還有就是對女兒的慈母之心與感人肺腑的懷念,在她的回憶錄裡表現的淋漓盡致,讓人不僅眼含熱淚。巜我們仨》寫法平實細膩,讓人能感覺到一家三口幸福美滿的小日子,正像她在書中寫道“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仨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但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這樣的幸福小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她們的女兒於1997年早春去世了,上演了白髮送黑髮者一幕,那應該是朝如青絲暮成雪,這是一個悲慟不已的場面。1998年末錢鍾書先生去世,這接連發生的變故已經讓這個耄耋老人的心已經支離破碎,但是她沒有垮,正像《老人與海》中所寫的那樣: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別人打敗的,你儘可能消滅掉,就是打不敗。”她沒有被打敗,她勇敢站了起來,拿起手中的武器,那就是筆,用筆記錄下他們仨的生活片斷,對自己,對摯愛錢鍾書先生,對親愛的女兒圓圓都有一個圓滿的交待。

巜我們仨》書中有全家福合照,有圓圓從國外寄回來的信件及錢先生所寫的詩,有錢老先生寫作的照片,還有楊絳先生寫作學習的照片,歷歷在目,讓讀者感覺到她所思,她所想,她的一言一行,她的情真意切。就像一個長者在與讀者聊天。《我們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回憶錄,如果想寫回憶錄或者想看回憶錄就多看這本書,應該從中受益匪淺。

《我們仨》第一部寫《我們倆老了》第二部寫《我們仨失散了》已經揭示了文章的結局比較悽美,一個八九十歲的老者在承受著女兒離她而去了天堂,而後是她的摯愛也與她離別,這是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幹斤重擔她一個人扛起來。在本書的最後一部寫巜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再一次畫龍點晴之筆為這本書來一個大結局。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讓人回味無窮


我是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情看完了這本不可多得的楊絳先生的回憶錄,她老人家寫到高興之時,我也會心一笑,她老人家寫到悲傷之際,我也萬分痛心。她老人家在萬分悲痛之下拿起筆,用細膩的文字,平實無華的語言再現他們仨的生活,他們的點點滴滴的平凡小事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每章每節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他們之間的深情厚愛都體現在楊絳先生的筆下了,體現在字裡行間。在她筆尖下流淌她的爰情的甜蜜,流淌著生活的艱辛,流淌著對女兒的牽掛,流淌她的眼淚與哀思。

讀了巜我們仨》給人的啟示是世事難料也是世事無常,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雖然生活平平淡淡,但平平淡淡才是真,應該珍惜親情友情,在生活中能做到像楊絳所寫的那樣讓家庭幸福溫馨,能平等相待,能尊老愛幼,能互相幫助共同成長。這就是《我們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的寫照。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讓人回味無窮


我是丫丫恰恰,歡迎各位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