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楊絳《我們仨》: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柔情和風骨是否今仍在?

讀楊絳《我們仨》: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柔情和風骨是否今仍在?

《我們仨》這本書買了5年,一直不敢看。

原因是我害怕看到楊絳先生92歲高齡,回憶失散的一家三人,我害怕從先生的文字裡感受到“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的哀傷和無奈。疫情期間,鼓起勇氣一口氣讀完。不由感嘆:他們這短暫而漫長的一生啊!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記載了老一輩知識分子家庭的悲歡離合。主角是一家三口,甚至連父母,女婿的篇幅都沒有很多。1997年,女兒錢瑗因病先他們而去。1998年,錢鍾書逝世,四年後,楊絳92歲高齡,憶往昔,逐字逐句結成這本回憶錄。

拿起這本書,就好比時光拉回到1935年,自己在旁偷窺了一代高階知識分子的生活一樣。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讀楊絳《我們仨》: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柔情和風骨是否今仍在?

從前日色變得慢

書的前兩部以“夢”的形式,講述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最後幾年時光。

“我”總夢見鍾書一聲不響撇下“我”自顧自走了。於是醒來時便向他埋怨,鍾書只是說,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

夢中悽悽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路回家。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個長達萬里的夢。

人生如夢。

第三部分記錄了自1935年楊絳和錢鍾書二人赴英國留學並生下女兒錢瑗,直至丈夫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的風風雨雨。

看到楊絳稱錢鍾書為“鍾書”的第一句,就倍覺親切。跟其他親切的老奶奶一樣,92高齡的楊絳在回憶起她老伴的時候,緩緩道來,彷彿在眼角都帶著笑。

因為我們在一起,隨處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們還像年輕時那麼興致好,對什麼都有興趣。

不禁聯想到作家木心的那首著名短詩《從前慢》: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的一生也在漂泊。這首小詩就像閱盡千帆歸來的長者,回憶著從前的時光。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獲得了無數豔羨,與這首小詩中“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恰好吻合,不知是一生太短,還是愛意太深。


讀楊絳《我們仨》: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柔情和風骨是否今仍在?

錢鍾書這樣評價楊絳先生:

“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楊絳則寫道:

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件事終身不改,我一生是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實苦。但苦雖苦,也很有意思。

她擋住了大部分俗事,保住了錢鍾書身上可貴的至誠,才痴,天性,因而才有後來錢鍾書的《管錐篇》、《圍城》等佳作面世。一代才子佳人的珠聯璧合,也和無數普通的中國家庭一樣,要說特殊,也沒有很特殊,但處於婚姻裡的人會知道,婚姻裡的犧牲與自我和解的平衡,雙方彼此的信任等問題,婚姻是門學問,要想處理得當著實並非易事。

我說"不要緊",他就真的放心了。因為他很相信我說的"不要緊"。

當時只道是尋常

楊絳,錢鍾書,錢瑗,他們仨,在一起相濡以沫,做了一輩子的學問。

書裡記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細節。雖然零碎,卻飽含尋常人家的溫情。楊絳不會剪蝦腳,於是錢鍾書包攬了這項活:

我很內行地說:“得剪掉鬚鬚和腳。” 我剛剪得一刀,活蝦在我手裡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蝦,逃出廚房,又走回來。 鍾書問我怎麼了。 我說:“蝦,我一剪,痛的抽抽了,以後咱們不吃了吧!” 鍾書跟我講道理,說蝦不會像我這樣痛,他還是要吃的,以後可由他來剪。

淳樸的愛情,總是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楊絳懷孕的時候,和錢鍾書談到肚子裡的寶寶,於是誕生了朋友圈知名情話:

鍾書淳淳囑咐我:“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

當楊絳傷心的時候: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傷心事,悲苦得不知怎麼好,只會慟哭,哭個沒完。鍾書百計勸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還記得當時的悲苦。但是我沒有意識到,悲苦能任情啼哭,還有鍾書百般勸慰,我那時候是多麼幸福。

讀楊絳《我們仨》: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柔情和風骨是否今仍在?

看到這裡的時候,不禁溼了眼眶。我們都厭惡別離,妄想著能將快樂永恆。可哪裡有永恆的歡樂?互相攙扶得越久,就越害怕在哪個路口會被強行寫入終章。人人都難免如此。

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倔強的中國老百姓

提及楊絳先生,朋友圈裡關於先生的名言已經太多,甚至逐漸 “雞湯化”。這不是一件好事,太多的人連先生作品都沒讀過,卻憑著那幾句名言,就以為足夠了解先生生平。正應了先生那句流傳甚廣的話:

你的問題在於,讀書太少,而想的太多。

1949年,先生夫婦與胡適討論去留問題,母校牛津大學、香港大學都來函高薪聘請楊絳先生夫婦,但他們還是留了下來:

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

鍾書曾說:“一個人二十不狂沒志氣,三十猶狂是無識妄人。”錢鍾書楊絳一生飽經憂患,見慣世態炎涼,楊絳先生卻說這種滋味值得品嚐,因為憂患孕育著智慧。

這就是老一輩知識分子的風骨,不為錢低頭,不被難嚇倒,從不停頓的是讀書和工作,令人肅然起敬。

讀楊絳《我們仨》: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柔情和風骨是否今仍在?

他們仨不求名,卻躲不了出名的煩惱和煩擾。以至於楊絳先生感嘆道:假如他沒有名,我們該多麼清淨!

寫完這些,我再看了看楊絳先生過世後媒體發的新聞通稿:

5月25日凌晨一時,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據稱楊絳先生有遺言,火化後再發訃告。

她一輩子不願被聚光燈籠罩,不願為聲名所累,連謝幕也一以貫之,安安靜靜。

讀楊絳《我們仨》: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柔情和風骨是否今仍在?

再看看當今學術界的鬧騰樣,更顯先生一生清亮通透。除了《我們仨》,她還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寶藏。多讀讀她的作品,是最好的悼念。

再次向先生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