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除了看楊絳錢鍾書撒狗糧,還有這些家庭相處之道

文丨阿鯨

你理想的家庭生活是什麼?

有人說,是兩人三餐四季;有人說,是兒女雙全,其樂融融;還有人說是和自己所愛的人一起牽手慢慢變老。

然而,擁有這樣圓滿的人生,世上又能有幾人呢?

在我翻開《我們仨》這本書的時候,感覺找到了答案。


《我們仨》:除了看楊絳錢鍾書撒狗糧,還有這些家庭相處之道

楊絳先生在九十二歲的高齡,回憶起她和錢鍾書以及女兒一家溫馨幸福的家庭生活,寫成了這本經典著作,書中記錄了他們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書中字句平淡,細細品味,卻是滿滿的美好。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還有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這段話詮釋了家庭最幸福的狀態:沒有雞飛狗跳,沒有傷害埋怨,一家三口,始終相敬相愛,在窄窄的空間裡,自由自在暢快地生活,而且只要有一點甜,就會變成滿滿一杯糖水,蓋過生活所有的苦。

品讀民國才子佳人的愛情,大多都是乍見之歡,最後卻悽然收場,唯獨楊絳和錢鍾書,讀到的是踏實的人間煙火,和相濡以沫的專情初心,這樣的狀態令人羨慕,也值得學習。

01 家,是講愛的地方

楊絳曾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從未想過娶別的女人。”她把這段念給錢鍾書聽,他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說“我也一樣。”

他們雖不經常說情話,但是每每讀到這樣情深的句子,卻從不吝嗇像對方表達自己的感情。

“我愛你”從來不是唯一的情話,只要想你念你,心裡說出的每句話都是情話。


《我們仨》:除了看楊絳錢鍾書撒狗糧,還有這些家庭相處之道

楊絳錢鍾書年輕時的合影

我們都知道,錢鍾書是一個書呆子,在生活基本上是不能自理的程度。其實,楊絳也是出身書香門第的小姐,料理家務也是一竅不通。但是沒一日三餐,那些免不了的家務瑣事,如果雙方都不願意做,這樣的家庭也遲早會分崩離析。

楊絳和錢鍾書結婚之後出國留學,剛到那人生地不熟,住宿和做飯成了首要解決的難題,楊絳很不習慣,但是很快就振作起來了,因為她發現,錢鍾書狀態比她還差。

為了所愛之人,楊絳開始穿上圍裙親自下廚,還學會用“文火”“燉紅燒肉來改善生活”,而錢鍾書也專門學了做早飯,給了楊絳一個驚喜。此後,錢鍾書為楊絳做了一輩子的早餐,楊絳也為了照顧好錢鍾書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愛一個人,就是願意為對方改變。

在楊絳生產之後,因為在醫院養病,錢鍾書這段時期只一個人過日子,每天到產院探望,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原來,他不是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就是把檯燈砸了,再過幾天又把門軸弄壞了,門關不了。

這些事情,要放在一般人眼裡,第一反應肯定是生氣,呵斥對方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但是到了楊絳眼中,都變成了一句溫柔的“不要緊,我會修”。

《我們仨》:除了看楊絳錢鍾書撒狗糧,還有這些家庭相處之道

誰都有經歷第一次生活的時候,剛剛組建家庭,學著大人的樣子承擔責任和料理人情世故,也學著打理兩個人的生活,學著辨認蔬菜和弄懂不同做法,學著修理傢俱,收拾小窩。

因為沒有經驗,總是磕磕絆絆,然而他們始終為對方著想,不曾紅臉吵架,而是互相理解,互相體諒。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缺點,但有些人就喜歡抓住對方的錯處不放,甚至加以放大,越看越不順眼,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而對方也被激怒,覺得自己沒有錯,長此以往,夫妻感情必定產生裂痕,繼而生成裂縫,再也無法縫合。

泰戈爾說:“屋是牆壁與梁所組合,家是愛與夢想構成。”

夫妻間的相處,本就不是爭論誰對誰錯的地方,而是懂得換位思考,以愛之名,包容對方的所有。

02 家,是講趣味的地方

有人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但是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於是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個有趣的靈魂。

但我認為,一個人有不有趣是由家庭氛圍影響的,每個人都有其幼稚可愛的一面,只是能否讓他在家裡成為他自己。

楊絳在書中說過:

我最大的功勞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痴氣。這是錢鍾書的最可貴處。他淘氣、天真,加上他過人的智慧,成了現在眾人心目中博學而又風趣的錢鍾書。他的痴氣得到眾多讀者的喜愛。

既然你愛鬧,那我也願意陪你笑。在楊絳家裡,錢鍾書是最需要被照顧的孩子,同時,也是最受寵的孩子。

《我們仨》:除了看楊絳錢鍾書撒狗糧,還有這些家庭相處之道

錢鍾書一向頑皮,他趁著妻子睡著的時候,用墨筆在她臉上畫鬍子,害得她的臉像紙一樣快被洗破了,趁女兒熟睡,在肚皮上畫鬼臉。還經常編順口溜,為女兒起滿籮筐的綽號,以“豬噘嘴、牛撞頭、蛙凸肚、紅猢猻”等形象的稱呼來戲弄她。

還經常玩“埋地雷”的遊戲,喜歡在女兒的被窩裡埋藏玩具、書本、長鞋拔、掃把等障礙物,看她措手不及的樣子哈哈大笑,而女兒也樂此不疲地陪著玩,認真地“掃雷”。

事後,楊絳被拉來做裁判,看著掩耳盜鈴的丈夫,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女兒,也忍不住捧腹大笑。

這放在一般人家裡,會覺得一個父親怎能如此貪玩,但是這些落在楊絳和女兒的眼裡,全都是可愛的,由她講出來,我們也覺得是可愛的。

家最美好的樣子,不就是這樣嗎?一家人玩在一起,屋裡笑聲陣陣,能掀翻屋頂,共同用有趣抵抗漫長生活的無聊。

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中的男主角向前,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生活中一直忙著“向前”,一年有360天不回家,玩命拼搏,不停賺錢,只為讓老婆孩子過上最上層的生活。然而,妻子卻因為這種毫無生機和趣味的生活,而得了抑鬱症,並毅然提出離婚。

看著向前一個人,一邊帶孩子一邊忙工作,煩惱重重,讓人不由得唏噓:真正的生活,哪裡是單純的有錢有事業呢?

梁啟超曾經有句話:“我以為凡人必須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若哭喪著臉捱過幾十年,那麼生活便成了沙漠,要它何用?”

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把生活過成了“沙漠”呢?

03家,是軟肋,亦是最硬的鎧甲

《我們仨》不僅描述了楊絳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同時也為我們展示了大環境下,一個小家的風雨飄搖。

1938年,楊絳從信中獲知母親去世,家鄉被日軍佔領,家人已經搬到上海避難,於是決定回國和家人團聚。

那時,時局動盪,烽火連天,戰火不斷,上海淪陷期間,楊絳一家飽經憂患,嚐到了世態炎涼,然而,他們卻把苦難當作美酒般品嚐,一起攜手共渡難關。

最讓我感動一幕是,在珍珠港陷落時期,各方面用度都很拮据,有一天有人送來幾個西瓜,錢瑗一本正經地對爸爸說:“爸爸,這許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兒。”滿臉自豪的樣子逗得大家大笑。

親人間的溫暖就是這樣不經意間給人安慰和力量,即使外面寒冷料峭,但有家在,就是溫暖如春。

《我們仨》:除了看楊絳錢鍾書撒狗糧,還有這些家庭相處之道

文化大革命的到來,讓他們一家三口飽受摧殘,錢鍾書和楊絳被關進了牛棚,每月只發一點生活費,而存款又被凍結,生活過得十分艱苦,女兒錢瑗雖沒被牽連,卻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父母受難,把眼淚往肚子裡吞嚥。

之後錢鍾書覺得一家人同甘共苦,勝於別離,於是他發願:“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抱著這樣的信念,熬過了抗日戰爭,熬過了大革命,多次動盪,多次搬家,他們一家人始終不曾分開過,於煎熬之中,一家人互相照顧,互相安慰。

《我們仨》:除了看楊絳錢鍾書撒狗糧,還有這些家庭相處之道

家人是最脆弱的軟肋,任何一點傷害,都會心痛不已,同時,他們也成了最堅硬的鎧甲,讓自己不被困難輕易打倒,成為一往無前的勇士。


結語

其實,《我們仨》裡還有一段悲傷的部分,1997年,楊絳失去女兒錢瑗,次年失去丈夫錢鍾書。

在書的最後,楊絳先生說:“我們三個人就此失散了,就這樣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守,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在這段極力剋制的表達裡,我體會到了人生最深的那種悲。

《我們仨》:除了看楊絳錢鍾書撒狗糧,還有這些家庭相處之道

在這一生中,我們註定要失去一個又一個至愛至親之人,要學會不斷告別,或是永遠不見。

我想上天之所以要我們經歷“愛別離”之苦,是想讓我們學會珍惜當下,如果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來,那不如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去過,努力去愛。

今年年初的一場疫情,讓所有人猝不及防,將原本的計劃幾乎全部打亂,似乎失去了很多,但是回頭一看,其實我會感覺幸運,因為家人還在身邊,每日三餐,有葷有素,彼此聊聊埋在心裡從未說出口的話,談談爸媽年輕時的糗事,說說我在外地工作時遇到的風土人情,在這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了楊絳筆下踏實的煙火氣。

你我皆凡人,在命運面前不過一隻螻蟻,我們能做的,只有認真地活,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在這長短不一的人生中,把每一分每一秒活得無比豐盛。

——————————

作者簡介:我是 ,遊走於文字之間,用文字感受生活的溫度,歡迎關注我,一起感受生活的煙火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