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野味”远离餐桌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在当前全国一盘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这个决定格外引人关注。据权威媒体报道,纵观近几十年新型传染病的发源,艾滋病毒来自于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来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这些更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动物有关。这次新冠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与随后十余名病人都来自野生动物市场,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厨师……这些事实无一不告诉我们:捕食“野味”是病毒传播关键的一环。因此,在屡次发生血的教训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追求“野味”,尊重自然。

一、远离“野味”,树立健康饮食文明新风尚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员,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但同时也是非典、鼠疫、禽流感等病毒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新冠肺炎疫情的惨痛教训再次为人类敲响警钟,只有杜绝任何对野味的贪婪和侥幸心理,管住“舌尖”,人与自然才都有“活路”。首先,要人认真学习保护野生动物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相关知识,充分认识保护野生动物和防控野生动物疫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理念,珍爱野生动物,做保护野生动物先行者。其次,要自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坚决同非法捕捉、经营、贩运、加工、制作、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作斗争。如有发现不法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第三,要养成文明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自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自觉抵制食用野生动物,远离“野味”,从餐桌做起,摒弃不良饮食陋习,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第四,要广泛发动,告知周围的亲朋好友,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发现不明原因受伤、死亡的野生动物,及时联系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不擅自救助、饲养、掩埋野生动物。

二、源头治理,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们期待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相关法案通过后,要加大执法力度以便合法合规地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不让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这样的疫情再次发生。一是坚决依法打击“零容忍”。公安、自然资源和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明确执法责任主体,落实执法管理责任,针对野生动物饲养、繁育、猎捕、交易、运输、展演、食用等各个环节,加强重点领域行业监管和行政执法。采取零容忍态度,加大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从严从快查办涉野生动物的行政违法案件,对违法经营场所和违法经营者,坚决依法予以取缔或者查封、关闭。二是加强线索转递、密切协同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畅通线索转递渠道,向社会公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滥食野生动物的监督举报电话,推动源头治理,鼓励单位和个人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或者控告,对查证属实的给予适当奖励,形成打击整治合力。三是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卫生健康系统要围绕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健康,履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风险评估职责,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等专项行动。

三、强化宣传,推动全民形成拒“野”共识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要把禁止“野味”行动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村等工作结合起来,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好宣传活动。一是做好社会宣传。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及条幅、宣传栏、电子屏、电视字幕、印制招贴画等方式,大力宣传野生动物的范围、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法律依据、保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和滥食野生动物的危害性等。开展“拒绝野味,守护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居民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绿色的饮食风尚。二是做好食育教育。要尽快将食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相应必修课程,培养具有高食育素质的教师,编制食品卫生安全手册、食育教材、家长读本等,通过建设食育试验区、试点校等形式,使食育真正面向学生,面向学校,融入国民教育各环节,弘扬感恩自然、敬畏生命的大善之心和谦恭敬让、勤俭节约的大国之道。三是做好典型曝光。通过多渠道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宣传教育群众,警示和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提高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生态保护意识。

让我们共同携手立即行动,切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传播途径,坚决打赢新型冠肺炎疫情保卫战,为保障全市公共卫生和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