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奉 谱写杏林春暖佳话的贤医

董奉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名医,是基本与华佗、张仲景同时代的人。学科领域上,华佗擅长外科、张仲景精于内科、董奉亦医亦道,后人称之为“建安三神医”。董奉其人籍贯、生卒年月不详,医学成就和学术思想不明,与后两位相比,其来历和行踪有些云山雾罩,说不清、道不明,考证起来大伤脑筋,但他的故事则有趣得多。

据晋代陈寿《三国志》记载,董奉“居山而不种田,日为人治病”。隐居于庐山下,并不种田,为众多慕名而来求医的人治病,却有一个独特的规矩:治病从来不取分文,但要求被治愈者种植杏树作为纪念,“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多年以后,治愈者不计其数,所种的杏树已有十万余棵,郁郁葱葱,蔚然成林。春季花开似海,夏月浓荫葱葱,挂在树上的杏果沉甸甸、黄灿灿。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读书看病,很是惬意。杏子熟了以后,董奉贴出告示,凡来购买者一律只用稻米交换,一石杏子换一石稻米。他除了用杏来换取稻米维持生活外,还救济山上山下贫苦的老百姓和接济旅途上断绝了盘缠的路人,而且还回收杏仁入药。

晋代葛洪《神仙传》还进一步演绎说:山中的飞禽走兽都游戏于杏林之下,如同人来帮助整治管理一样,一年到头杂草不生。杏子熟后,董奉就在杏林中搭建一个谷仓,凡有买杏之人都不必告诉他,只要将带来的稻谷倒入粮仓,自己取走相同容量的杏子就可以了。曾有一人“置谷少而取杏去多”,林中群虎便怒吼而追之,吓得他跌倒路旁,待回到家中,剩下的杏子竟和送去的稻谷一样多。“虎守杏林”并不载于正史,现实中生活当然也不可能发生,无非是民间为了说明董奉行医行善得到神佑神助而附会出来的离奇故事罢了。作为“建安三神医”的华佗、张仲景、董奉,他们的命运是不同的。华佗被曹操杀害,张仲景应属自然死亡,董奉则“羽化登仙”了,被塑造成亦人亦神的形象。民间认为,做好事的人死后应该成为神仙,认定董奉是上天派下凡来的神仙,是专门来救死扶伤、除危济困的,反映了老百姓崇尚好人有好报的美好愿望。“虎守杏林”尽管带有灵异的成分,但“杏林”美名却一代一代地传扬了下来,逐渐演变为中医乃至医界的代名词了。

至今人们还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颂医家高尚的医德医风,用“杏林高手”赞誉技艺精湛之良医,正所谓“杏林春秋”载医史,“杏林佳话”传万代。


董奉 谱写杏林春暖佳话的贤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