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本頭條號已於「維權騎士」簽約,抄襲必究!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初春四月,萬物生長的季節,已是晚上8點,在廣汽豐田某4S店二層辦公區,依然燈火通明,二季度集團責任利潤270萬,為了這個數字,總經理帶著中層在分解目標。

這時總經理李張風的手機收到招行進賬短信,是2018年超預算分成進賬,得益於漢蘭達和凱美瑞的強勁表現,去年利潤分成扣稅後不足50萬,加上30萬的年薪,算是給自己忙碌的一年有個交代……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在城市各個角落散佈的4S店,都是城市財富的集散地,也是汽車從業者們的修羅戰場。

汽車人為了在燈紅酒綠的都市安家立命,為了出人頭地,曾以為進入汽車行業是一條捷徑……

他們在這裡加班加點,冷暖自知,飽餓自負,過著幾乎沒有週末的日子,隨時隨地等待接聽客戶的砍價電話,然後一批接一批地告別青春。

失敗者比成功者多得多,全國奮鬥在4S店一線的從業者,人數超過百萬。但是,從總經理到基層銷售人員,有人年入百萬,有人月薪不足5000,成為收入最懸殊的職業之一。

汽車銷售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服務業,2004-2008年間確實有一批高學歷、高素質且顏值在線的從業人員從4S店撈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屬於行業發展紅利的受益者,但目前他們大多已離開4S店,早已相忘於江湖……

目前的從業者以90後為主,尤其是以車輛銷售和維修服務為代表的他們,普遍學歷偏低,大部分出身農村,能吃苦,有企圖心是他們的特點。

躲不開的大趨勢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誰都躲不開趨勢,從2005年到2018年,無論哪個品牌,跟對趨勢就掌握了財富的流向,眼下的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產業困局,銷量下滑,人才流失,目前超過半數4S店面臨虧損,同時隨著城市擴張,沒有土地產權的4S店面臨搬遷困局。

如果說銷量趨勢代表了行業走向,我們無人左右,但各個品牌4S店的生存狀況則是冰火兩重天,我們不妨通過宏觀層面來剖析各個品牌的生存狀況。

*出於隱私保護,文中涉及人員均做虛化處理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大眾:出來混,遲早要還

南北大眾度過了汽車行業最風光的十年,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即便如今依然穩居銷量排行首位,但這家車企雖表面風光,但實則病入膏肓,如同一匹即將倒下的猛獅,正在享受最後的狂歡。

曾經的高爾夫、速騰、帕薩特、邁騰、途觀神車深入人心,當年70/80年代的人都夢想能擁有一輛自己的大眾車,連買臺速騰都需要動用身邊各種關係以求得到優惠。

得意忘形的大眾在中國大肆斂財的同時,吃相愈發難看,朗逸、寶來這種中國特供車的出現以及高爾夫、速騰肆意簡配,DSG變速箱死亡閃爍、後懸掛斷軸事件集中爆發,這一系列因素導致狂妄的大眾慢慢低下了高貴的頭。

據某二線城市一汽大眾4S店總經理李彬透露,目前在售的車型捷達、速騰、高爾夫、邁騰全系虧損,新速騰過於自信的定價也讓展廳門庭羅雀無人問津;全國車源渠道管理混亂,二級網點價格大幅低於4S店,導致2019年一季度虧損60餘萬,全年利潤完成幾乎成為海市蜃樓,這也以為著他只能拿到每月9000元基本月薪。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東風日產:想回到過去

東風日產擁有者最為樸素的展廳,曾經最清晰的銷售策略,但無奈競爭格局改變導致自身產品力下降,雖然你人很能幹但你產品不行啊!

東風日產當年有一批訓練有素的銷售人員,曾在2009年就有銷售員月入2萬。

還有當年的車展營銷,東風日產永遠都有用不完的點子,最靚麗的模特、最豪華的展臺,甚至連發傳單的人員都有風格有主題,當年的東風日產展臺永遠人滿為患。

說到底還是產品不行,如今的東風日產,僅靠著奇駿和軒逸續命,某東風日產4S店曾經巔峰時期每月銷售300臺,光騏達+頤達每月就超100臺,目前陽光、騏達、藍鳥、逍客都不溫不火,新天籟雖然降低姿態不到18萬的定價,但當年那些買天籟的中年大叔如今早已置換,又不知道新的客戶群在哪,這是天籟最大的問題。

目前東風日產4S店主要在乾的事:

  1. 研究政策拿廠家返利,因為新車已經不賺錢了;
  2. 收割老客戶,售後發力;
  3. 管理層研究下一階段職業生涯何去何從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福特:不做就不會死

福特運氣其實不錯,老款福克斯、蒙迪歐、翼虎都完美卡在市場井噴的節點,讓福特曾經令人嫉妒。巔峰時期的福特4S店年淨利潤超過1000萬。

但福特也敗於這幾款車,緊湊型車、中級車、SUV規模最大的三個市場沒有守住,翼虎甚至路上已經看不到幾臺,新款翼虎長什麼樣相信也沒幾個人能說出來;同時過渡消費老福克斯的品牌價值,新款3缸車型定價嚴重違背市場,導致如今每月銷量不足2000……如今福特的銷量已下跌至10年前的水平,福特顯然已經到了最難的時候,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是無法挽回局面的。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上圖是福特經銷商年會的主題,很沉重!但福特是否能正視自身的問題?政策頻繁波動,和經銷商之間的信任也屢屢被無情消耗。用福特店總經理的話來說,廠家政策說翻臉就翻臉,總經理們都過著如履薄冰的日子,有些店每年能換3個總經理但都毫無起色。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本田:步子太大容易扯著淡

就像座過山車一樣,現在還有點沒緩過來!一位東風本田總經理用這句話形容他職業生涯的第10個年頭;雖然本田一直被豐田壓著,過著日系千年老二的角色,但得益於新CR-V、新思域、XR-V的火爆,東風本田曾經也創造了單店年利潤過千萬的輝煌時刻,深圳某4S店老闆曾豪擲100萬獎勵總經理。

但東風本田在處理CR-V機油門事件顯然有些準備不足,充分展現了人性貪嗔痴慢疑的弱點,遮遮掩掩不肯面對真相導致錯過了CR-V整個產品的紅利期。

廣本的飛度、奧德賽、冠道表現也可圈可點,但新雅閣上市後由於和思域過於相似的外觀,多少有些水土不服,畢竟消費者對中級車的想象還是要宜家宜商。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現代/起亞:我是誰?我在哪?

河南某家原本做建材生意的老闆看中4S店的模式,選擇投資門檻較低的韓系品牌切入,於2015年投資2000萬分別開設現代、起亞兩家4S店,本想撈一把就撤,但不料恰巧兩品牌近年新品投入不足,又恰逢抵制韓貨,多重因素疊加導致至今虧空,目前起亞品牌已選擇退網止損,現代品牌還在扛著,希望全新的產品上市能挽回一局。

現代、起亞最大的問題在於自身定位,原本外觀設計+相對低廉價格的兩大優勢近些年逐步被國產品牌取代,不過從現代的菲斯塔來看似乎品牌層面也正視了目前的現狀,在設計上找到全新的切入點,相信也能分的屬於自己的一杯羹。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豐田: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日本人嚴謹低調的行事風格讓豐田在華雖然錯過不少“一夜暴富”的機會,但穩健的步伐,強大的產品線和超強的抗風險能力都讓他笑看滄海桑田,豐田旁邊的4S店改頭換面多次,但他依然穩穩當當的屹立在那。

豐田被模仿、被詆譭的次數之多,強度之大,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最終他依然挺過來了,而且如今活的不錯。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南方地區省會城市的豐田4S店(包含廣豐和一豐)2017年店均利潤均在2000萬以上,目前漢蘭達、凱美瑞、亞洲龍整體表現良好,店總的收入也早已過百萬,但可怕的是他未來依然可期。豐田就像一個過了而立之年的男人,淡定、有才還有強壯的體格。

在如今行業下行的格局下,每次集團會議,豐田的老總都是最有底氣的那一個,銷量穩定、未來產品可期、售後客源穩定三個因素缺一不可。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別克/雪佛蘭: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輸了!

“我們店現在除了GL8其他車型基本上都不賺錢,尤其是英朗,賣一臺賠8000,但還得賣,不賣資金佔壓虧損更大,我已經連續兩年沒有拿到獎金了”,這是大部分別克4S店面臨的現狀。

新君威、君越上市後表現大不如老款車型,雖然樣子不醜,配置頗高,但就是買家少了,一臺君威車主成交至少需要跟蹤1個月,這是4S店對兩臺車的評價。別克品牌目前最大的資本就是GL8。

雪佛蘭沒什麼可說的,只有科魯茲當年和變形金剛電影合作一炮走紅,風光過一陣,用現在的話說叫“網紅”,但如今那批80後慢慢老去,現在你去問個90後,甚至都不知道雪佛蘭有款車叫科魯茲,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標緻/雪鐵龍:扶不起來的阿斗

標緻、雪鐵龍在歐洲表現其實不錯,但據說中方管理層沒有話語權,新品導入,工廠設立,銷售節奏均無法掌控,導致雙雙陷入死穴,再也走不出來。

目前兩品牌經銷商大面積退網,渠道管理混亂,你去這兩個品牌看看他們銷售人員的狀態就知道,部分店面銷售員甚至衣服都穿不利落。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馬自達:活下去!

“一馬、長馬都不行,部分店勉強打平,大部分虧損”。某經銷商集團早些年重倉馬自達,如今陷入窘境,正在考慮出售手中4S店。

產品叫好不叫座,選擇馬自達的客戶大多把馬自達作為“備胎”其他品牌沒有現車或預算不足才會考慮馬自達。


汽車十年,成敗得失、悲歡離合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你我曾經可能都是上述品牌的消費者,我們都猶如滄海一粟,渺小卻存在著,汽車品牌只有對市場持有敬畏之心、對客戶持有感恩之心,用產品說話,用口碑傳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不敗之地。


有人年薪百萬,有人月入不到5000,汽車經銷商10年風雲啟示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