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為什麼會失敗?真如馬化騰所說,因為“一票否決權”?

如今的戴威和他的ofo,正身陷一個巨大的漩渦之中。

前不久,法院將戴威列入了失信人名單,被限制高消費和非生活工作必需品的消費行為。元旦這天,因與順豐存在運輸合同糾紛,法院裁定凍結了ofo賬上的1300萬資金。

ofo為什麼會失敗?真如馬化騰所說,因為“一票否決權”?

ofo成立至今,不到三年時間就創造了百億元的估值,累計融資額達到了驚人的21億美元。但是,ofo也成了隕落速度最快的明星企業之一。

馬化騰觀點:一票否決權

當一個明星品牌急速墜落,市場自然會對其失敗的原因進行思考。

有人說,ofo敗在了內部腐敗、效率低價;有人說,是瘋狂的補貼造成了資金鍊的斷裂;也有人說,共享單車的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ofo為什麼會失敗?真如馬化騰所說,因為“一票否決權”?

12月20日,馬化騰在朋友圈對ofo的潰敗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是一個veto right(否決權)”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ofo的董事會上,創始人戴威、阿里巴巴、滴滴和經緯都擁有一票否決權。於是,在ofo的重大危急時刻,創始人戴威抱著情懷,先後否決了與摩拜合併、被滴滴收購、由阿里接管這幾項方案, 最終一步步的將ofo推向了資金鍊斷裂的邊緣。

但是,我不認同這個觀點。

表面上看,確如馬化騰所說,由於戴威不斷使用“一票否決權”,最終錯失了ofo自救的最後希望。但其實,這不過是資本的自我辯解。

就像ofo早期投資人朱嘯虎說的那樣,“資本只講回報”,“最討厭認為自己什麼都對的創業者”。或許,這樣的幾句言論更接近事實的真相。

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如果說馬化騰的“一票否決權”,是ofo陷入危機後加速潰敗的最重要的原因。那麼,為什麼ofo會陷入危機之中呢?

馬化騰並沒有解釋。

ofo為什麼會失敗?真如馬化騰所說,因為“一票否決權”?

在我看來,ofo一步步走向失敗,其實是“風險資本逐利、產業資本迷信流量入口”帶來的後果。而本質上,ofo的失敗,是產品本身就不是一個能夠賺錢的生意。

2012年,朱嘯虎隨著網約車的迅速崛起而名聲大噪。以至於四年後,當網約車的戰火停歇了之後,一批風險資本賺得盆滿缽滿,於是瞄準了共享單車。

在風險資本看來,只要網約車的模式成功了,那麼作為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出行方式,共享單車也可以成功,也可以帶來利潤。

進入2017年後,儘管共享單車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在風險資本看來,只要通過燒錢,就可以擊敗所有的競爭對手,最後通過實現寡頭之間的合併一統江湖。

到那時,再選擇擇機退出。

所以,儘管滴滴更像是共享概念,而ofo和摩拜則是披著共享概念的租賃單車模式。但是,這並不重要。

隨著共享單車的火越燒越旺,產業資本也表達了濃厚的興趣,先後進入共享單車領域。

為什麼明擺著不賺錢,巨頭也要進入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數億的註冊用戶,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流量。而共享單車本身,就需要移動支付這項功能,

因此,只要將這些流量攬入懷裡,就可以增強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力,增加應用消費場景的同時進一步鞏固與用戶的粘性。

ofo為什麼會失敗?真如馬化騰所說,因為“一票否決權”?

再有,共享單車作為出行領域中最後一環,可以與地圖、打車實現互補,最終將流量導入線下消費場景。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豈能錯過。

在產業巨頭們看來,互聯網時代下的盈利模式,都是魯迅說的那樣“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只要有流量,未來一定可以變現,這也是騰訊的經驗。

ofo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資本助推你的,最終都將還回去。

回望過去,在資本的青睞下,ofo迅速成長為獨角獸。但是最後,又因為資本的裹挾,無法經歷一個正常企業的生命週期。而在“錢”的刺激下,即使是創業者,也無法保持淡定的心態。

ofo為什麼會失敗?真如馬化騰所說,因為“一票否決權”?

這也是戴威反思的結果,因為企業發展太快了,以至於每天都在自我沉醉中,相信不需要多久便可以比扎克伯格更優秀。

那麼,為什麼ofo沒能夠成為facebook呢?

本質上說,這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我們發現,ofo這家互聯網公司儘管估值上百億,但是其收入來源依舊靠著“一小時一塊錢”苦苦支撐。而這,早已經被證明是遠遠不夠的。

也許在投資人和管理者的心裡,勾勒著一副這樣的美好願景:

等到徹底掌握了數億的鉅額流量之後,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都是可以再創新的,不愁沒有賺錢的機會。

但是,ofo高估了每輛共享單車的使用頻次,也低估了每輛共享單車的折舊速度。

最終發現,企圖通過高額補貼和明星代言的方式吸引用戶,只能夠起到一時之效。由於忽視了產品本身和相關的服務環節,導致了滿大街都是損壞的單車,這就很難說給消費者的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

更重要的是,因為補貼帶來的用戶,也會很容易離你而去,品牌忠誠度無從談起。

試想一下,如果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可以持續的賺錢,那麼資本為什麼不願意繼續燒錢,僅僅是因為投入過大了嗎?

總結

也許等到ofo掌握流量之後,可能通過業務的拓展和延伸,實現對利潤的訴求。但市場不會再給你第二次機會。

ofo為什麼會失敗?真如馬化騰所說,因為“一票否決權”?

那麼,共享單車真的是一個偽概念嗎?

NO!

在我看來,共享概念並沒有錯。即使ofo死掉了,也不能說共享單車行業的消亡;即使共享單車行業全部消亡也不能說共享概念就此終結。

我記得網上之前有這樣一個視頻,講的是共享單車被更為先進的代步車取代,而這種代步車更像是如今的“平衡車”。換句話說,如果這樣的代步車更安全、更時尚、更便捷、更智能化,採用“固定地點取車,到達目的地後車子自動回到停放的區域”,而且再通過數據的綁定防止潛在的人為損害。

那麼,在這樣的一種生活場景下,可以為用戶解決“最後三公里”的路程,不僅更快、更時尚、更便捷,那麼消費者是不是願意支付更高的溢價?

ofo為什麼會失敗?真如馬化騰所說,因為“一票否決權”?

本質上說,任何一個商業模式和品牌的誕生,都需要在“天時地利人和”以及相關科技和基礎設施配套的前提下,才能取的蓬勃發展。

沒有互聯網的普及,不會有百度和阿里巴巴;沒有智能手機和4G的普及,也不會有微信和今日頭條,更不會有共享單車這個概念。

也許,隨著無人駕駛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在大數據和物聯網的支持下,共享單車概念未必不能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