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上藥就萬事大吉了?血糖監測有多重要,您知道嗎?

“患糖尿病服點降糖藥降血糖就行了~”?

“我每天都按時用胰島素,一天測幾次血糖太麻煩了~”?

“測血糖這麼簡單,扎個手指不就完事兒了~”?


眾多糖尿病病友在治療過程中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血糖監測,可是就這麼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未必每個糖友都能做得好。

糖尿病吃上藥就萬事大吉了?血糖監測有多重要,您知道嗎?

為什麼要監測血糖?

監測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病情評估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會從以下方面對糖尿病的治療產生影響:

1. 血糖水平變化會對患者治療方案具有指導意義。

血糖水平是選擇糖尿病治療手段的基礎。如果血糖水平處於糖尿病前期,通過控制飲食加適量運動就可以控制;如果血糖水平處於早期或者較輕糖尿病階段(當然,還需通過激素測定確定胰島細胞功能),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如果胰島細胞功能衰竭,此階段需要使用胰島素來治療。

2. 血糖結果是降糖藥物與胰島素應用過程中的重要的調節依據。

談到糖尿病的治療,主要過程就是調血糖,高高低低的血糖該如何下手?就是通過血糖監測的結果。很簡單,醫生不知道血糖水平,根本無法下手,所以糖友們不要嫌麻煩,準確的血糖監測非常重要。

3. 監測血糖能及時發現低血糖,是藥物治療的“看門狗”。

高血糖對身體的傷害就不說了,低血糖同樣危害巨大,若血糖過低,輕則導致身體不舒服,重則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而且是不可逆的,會危及生命!

4. 監測血糖並做好記錄,能夠方便醫生對您的病情更快的做出評估。


糖尿病吃上藥就萬事大吉了?血糖監測有多重要,您知道嗎?

血糖監測能“跟著感覺走”嗎?

身體是會對你撒謊的,可血糖儀上的結果可是真實的,看看下面幾種情況,您就知道為什麼監測血糖不能跟著感覺走了。

1. 血糖水平正常,無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HBA 1 c)小於6%。

自我感覺:無症狀。

您身體發生的變化:沒有病症。

2. 血糖水平稍高於正常。

自我感覺:無症狀

您身體發生的變化:胰腺細胞、微小血管受損。糖尿病已悄然向您靠近!

3. 血糖水平遠高於正常。

自我感覺:您可能會出現高血糖帶來的輕度症狀,比如乏力,煩躁易怒。您可能會把這些症狀歸因於“年齡”或“壓力”等原因。

您身體發生的變化:在不遠的幾年後會發展成眼部、腎部和神經損傷。糖尿病已纏上您,糖尿病併發症已與您越來越近!

4. 血糖水平非常高。

自我感覺:更多明顯症狀,比如多飲、多尿、多食。您更容易感到勞累,並且喜怒無常,您的家人可能會誤以為您到了“更年期”或者“抑鬱”了。

您身體發生的變化:視力下降(糖尿病引起視神經病變)、四肢麻木、感覺異常(周圍神經病變)、下肢無力、疼痛、破潰難以癒合(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硬化)、胸悶、胸痛(冠心病)等。糖尿病併發症已開始顯現,您離身體“出大事”已為時不遠了!!!

所以,當您感覺到上述不適的時候才想起監測血糖,可能為時已晚!

糖尿病吃上藥就萬事大吉了?血糖監測有多重要,您知道嗎?

偶測血糖靠譜麼?

不少病友在服藥過程中,每週或更長的時間去醫院測一次血糖,有的乾脆等著小區有個義診活動或著到推銷保健品的攤子那蹭個測血糖,殊不知這樣有百害而無一益,事兒倒是省了,可健康也犧牲了。

根據一次血糖測試結果來對病情控制進行判斷是很不可靠的。飲食、運動、情緒、睡眠及服藥等多種因素,都可對血糖產生影響。醫院一般都是早上八點開診,病友測血糖當天,或步行、或騎車、或乘車到達醫院。如果步行或騎車時間較長,則血糖值可能偏低如果為了趕時間,步行或騎車過快,則血糖值可能升高遇到加塞搶行、人多排隊等情況,一著急,血糖也可能升高。

所以在家做好日常血糖監測是一項必須自己完成、持之以恆的治療工作,既節省了時間,也儘可能的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血糖檢測次數因人而異,血糖不易控制的1型糖尿病及胰島素功能差的2型糖尿病病友,每日可測4~8次,一般選三餐前及三餐後的2小時、睡前或夜間3點測,病情穩定後逐漸減少測定的次數,一般一週測4~8次。


如何測血糖更準確?

1、測血糖時,心態要放鬆,測血糖前可以聊聊天、聽聽音樂。對結果過分擔心,反而影響結果的真實性。過於興奮會影響交感神經,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吃上藥就萬事大吉了?血糖監測有多重要,您知道嗎?

2、血糖儀應狀態良好,操作要正確,試紙不能過期,操作時應按要求一次滴足夠的血。

3、冬天,應在進入室內暖和一會兒之後再測血糖,太冷的時候手指血液供應受影響,暖和一會兒,平靜下來之後檢測比較準。

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是一回事兒麼?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液中葡萄糖和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後的產物。我們日常進行的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實際反應的是血液中紅細胞內和葡萄糖分子結合的血紅蛋白總數的百分比。所以,糖化血紅蛋白的結果不能反映即時血糖水平,不能代替日常的血糖監測。但這不意味著糖化血紅蛋白是個“打醬油”的角色。

糖尿病吃上藥就萬事大吉了?血糖監測有多重要,您知道嗎?

雖然糖化血紅蛋白不能反映某一個時間點的即刻血糖水平,但是它卻能夠在更長時間段(一般反映近3個月)內反應患者血糖水平,進而和日常血糖監測共同指導藥物治療。


血糖監測中的一對“熊孩子”

糖友日常應用胰島素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胰島素不斷加量但血糖反而升高,是胰島素治療失效了嗎?

不要慌,其實這是血糖監測遇到的一對“熊孩子”——“蘇木氏反應”現象與“黎明現象”。

蘇木傑氏反應:

實質是一種反應性高血糖,是由於夜間發生的低血糖誘使升糖激素如糖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糖素分泌導致的清晨高血糖。

黎明現象:

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不足以抵抗晨起不斷升高的糖皮質激素、兒茶酚胺水平,從而導致的黎明血糖逐漸升高。

為了鑑別這兩個現象,我們可以監測凌晨2~3點的血糖,若發生低血糖則次日清晨的高血糖為反應性高血糖,否則為黎明現象,鑑別明確後可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血糖儀該怎麼選?

目前市面上的血糖儀良莠不齊,正規產品都可以,總的來講,一分錢一分貨,切莫貪便宜。

不要被花裡胡哨的宣傳忽悠了,參考以下因素準能選到合適的:

糖尿病吃上藥就萬事大吉了?血糖監測有多重要,您知道嗎?

1、準確性

首先需考慮的是儀器的準確性,如測試結果不準確就會誤導,基至出現延誤病情的悲劇。正規廠家的血糖儀如果使用得當,其準確度都很高。

但血糖儀使用一段時間後準確度可能會降低,因此需要對血糖儀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也可以到醫院測試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比較,因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真實的血糖平均值。這點非常重要,具體多久保養一次,說明書上可以查詢到的。

2、簡便性

儘可能選擇操作步驟少、對操作者要求較低的血糖儀,尤其是老年人,只需稍加培訓,就能輕鬆自如地使用。

3、測試時間

目前血糖儀測試時間都很快,大多為幾十秒,有些基至為幾秒。你可以儘可能地選擇時間短的血糖儀。

4、測試部位

與傳統手指採血的方法相比,多部位採血(手指、手掌、上臂、前臂、大腿、小腿等六大部位)和前臂採血可大大減少採血的痛感。研究表明,前臂採血和手指採血測出的血糖值有很好的相關性,但餐後血糖升高首先從手指血糖表現,即前臂血糖的讀數比手指讀數延後,這是因為手指的毛細血管豐富,其血流速度比前臂快3~5倍。我們可以輕柔前臂,加速其局部血流運動,以減少前臂和手指之間的差異。

5、記憶功能

儘可能選擇記憶功能容量大的儀器,以便查詢以往的血糖情況,便於完整記錄較長時間的血糖變化。

6、價格

血糖儀不是一次性消費,重要的還需考慮血糖試紙的價格。血糖儀試紙價格相差不大,那你就可以選購可以續加血樣量的試紙,血樣量不足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續加血樣量,這就能避免試紙的浪費,大大節省開支。

親愛的糖友們,糖尿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