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明朝第一代權閹,差點讓大明亡國

朱元璋活著的時候肯定想不到,有一天,他開創的大明王朝會讓閹人一手遮天。事實上,朱元璋對於宦官專權的危害性特別清楚,所以,開國之初,他就在內宮立下了鐵牌,上面寫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此人是明朝第一代權閹,差點讓大明亡國

朱元璋希望以此警示自己的子孫們。

那麼,這塊鐵牌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呢?答案肯定會讓朱元璋很憂傷:幾乎未起任何作用——因為大明江山僅僅傳到朱棣這一輩的時候,鐵牌上的訓誡就被打破了,此後一發而不可收拾。

明朝之所以能夠出現權閹,與東廠的存在是分不開的。而東廠的創建者,正是朱棣。

當然,朱棣創建東廠,有他自己的苦衷。眾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是搶來的,而且是從侄子手中搶來的。這讓天下的讀書人所不齒。大臣們也是讀書人,而且是讀書讀得最好的讀書人,當然對於朱棣不會心悅誠服。

朱棣深知這一點。為了隨時掌握這些大臣們的言行舉止,他便創建了東廠。而主持東廠的,正是太監。因為和有節操的大臣相比,無底線的太監更讓朱棣放心。

此人是明朝第一代權閹,差點讓大明亡國

掌握了東廠這個利器後,太監便不但可以干預政事,甚至可以通過掌握一些大臣的生死,而掌控了政事。明朝的宦官專權,就是從此而來的。

提起明朝的權閹,大家肯定會想到魏忠賢。其實,魏忠賢只是明朝的最後一代權閹。在他之前,還有劉瑾。而在劉瑾之前,還有王振。

明英宗時期的權閹王振,算是明朝權閹們的老祖宗。朱元璋在內宮所立的那塊鐵牌,就是王振給摘掉的。

王振原本是個讀書人,可他的科考之路不順。考中秀才後,就再也無法更進一步了。科考不中,對人的打擊是巨大的。中國歷史上的很多造反者,根源正是科考不順——比如唐朝的黃巢,清朝的洪秀全,都是因為科考不中,惱羞成怒,從而走上了造反之路。

王振沒有這麼大的氣性。科考遇阻後,他當了一段時間的私塾先生,教小孩子識字。但這個活計僅供謀生,並沒有多大出息。對於這種生活,滿腹經綸的王振感覺很壓抑。他要的是登科及第,做天子門生,並不是哄孩子。

此人是明朝第一代權閹,差點讓大明亡國

剛開始,他忍著。一忍,再忍,繼續忍,一直忍。但什麼是忍?心頭插刀也。

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再忍下去,他感覺自己就要瘋了。恰好,宮廷貼出了招收太監的告示。王振一想,這倒未必不是條路。於是,他把牙一咬,拿把刀,自己把自己給閹了。

進宮後,王振很快顯示出有文化的優勢。別的太監,只能陪著皇子們瞎玩,爬樹、抓鳥、和尿泥,檔次很低。可王振就不同了,同樣是陪著皇子抓鳥,他能適時地教給皇子幾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親,咱們剛剛抓的鳥就是黃鸝……

寓教於樂,不愧當過教書先生。

靠著這手絕技,王振被派到了太子朱祁鎮宮中,專門負責陪太子讀書、玩耍。後來,朱祁鎮當了皇帝,是為明英宗。作為和朱祁鎮從小一起玩大的小夥伴和老師傅,他的地位自然是很高的。

此人是明朝第一代權閹,差點讓大明亡國

王振的第一桶金,就是這麼撈到的。

正是因為這個地位,所以,當瓦剌軍侵犯大明時,王振只要一句話,就讓朱祁鎮御駕親征了。

遺憾的是,不僅朱祁鎮不懂軍事,王振也不懂。於是,就發生了震驚大明朝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朱祁鎮當了瓦剌軍的俘虜,而王振也在亂軍中被憤怒的大明將領給打死了。

要不是于謙審時度勢,趕緊立了個新皇帝,阻擋住了瓦剌軍對於北京城的進攻,否則,大明朝可能在那時就亡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