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廣西大新縣地屬南方氣候,以山區為主,氣侯炎熱,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這樣的地理環境適合種植稻穀,所以說大新人民的主食是大米,但人們也喜歡用大米來做各種各樣的小吃,尤其是大米中的一種——糯米,是大新人民在節日常常用到一種食材。一般大新人喜歡把它用來做糯米飯、餈粑等,由於糯米的香味特別濃,用水煮過後又特別黏,所以用糯米做成各種各樣的小吃是特別美味的。芭蕉葉餈粑是廣西大新人民較為喜愛的一種美食,用芭蕉葉包著餈粑,吃起來增添了芭蕉葉的清香,吃起特別美味,成為大新非常特色的美食之一。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大新的白餈粑,一般來說,都是鄉下的人民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製作的,白餈粑的主材料是糯米,它的制過過程比較複雜,但是,人們為了慶賀這些美好的節日,做白餈粑也是代表一種快樂的樣子,也可以享受這種特色的美食,做餈粑的感覺總是笑容滿面的,幹勁十足呢!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要做好這種白餈粑,首先是要把糯米掏洗乾淨,並且用水浸泡4小時以上,將其浸透!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浸透後的糯米撈出放入蒸籠內,開火蒸熟軟化為止,軟化後的糯米變成了糯米飯,然後撈出放入石舀內,接下來就是一個力氣活了,兩三個人用長木棒用力反覆地將糯米飯搗爛,搗爛後的糯米飯就變成了軟韌的餈粑了!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再接下來就是將搗爛的餈粑撈出,放在乾淨的盆內,趁熱分成小團,再將小團壓成扁圓形,每個餈粑厚度大約有一公分左右即可,就這樣,經歷過一段艱辛,晶瑩透亮的白餈粑就製作完成了!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為了代表一種喜慶,有些人還喜歡在白餈粑上印有“龍風吉祥’”“吉祥如意”等字樣,也代表來年的一種祈福!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製作出來的白餈粑沒有放入任何配料與餡料,直接食用又帶有韌性是不好吃的,那麼,人們是如何食用的呢?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有的人會用柴火燒成火炭,然後將白餈粑在火炭上烘烤,因為是白餈粑是用糯米飯做成的,一旦有了熱量,隨致軟化,烤成稍微有點糊狀,立即香味撲鼻,吃起來柔軟並帶點韌性,口感很好!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有些人喜歡用油來煎,煎成表皮微黃,香氣怡人,裡肉柔軟,微韌,吃起來有種堅實爽口之感,神奇特美味!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廣西的白餈粑,沒放餡料,吃起來卻這麼嫩滑美味!

這就是大新的白餈粑,沒有放餡,原汁原味,選料非常簡單,但是,吃起來的感覺超棒哦~!非常的有特色,代表著鄉土的氣息,讓人們享受的生活的美好,願這樣的美食代代相傳,也代表著大新人民的一種民間飲食文化的精髓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