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水滸傳中一流高手都很年輕,武俠小說高手都是老頭

文/主任

為什麼水滸傳中一流高手都很年輕,武俠小說高手都是老頭

有人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他說,為何在武俠小說中,那些超級高手都是上了年紀甚至是白鬍子一大把的老頭,比如張三丰,比如掃地僧等,而在水滸傳中,絕大多數一流高手全部都是三十左右的年輕人,武松、林沖、魯智深等人年齡都不大。

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是,水滸傳和武俠小說有哪些本質上的不同。

大家都知道,水滸傳是一部有一定歷史背景,並根據歷史真實事件進行文學再加工的古典文學名著。在水滸中的故事,無論是宋江帶領梁山108將嘯聚梁山,最後招安成功,並開始一系列戰事也好。抑或是方臘在江南起義,最後被朝廷剿滅,甚至是宋徽宗的所有故事,其實都是有真實根據的,只是在進行文學創作的時候,施耐庵老先生又加入了不少文學的元素。

為什麼水滸傳中一流高手都很年輕,武俠小說高手都是老頭

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武松景陽岡打虎,也才有了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甚至李逵一個人沂山殺四虎。這些都是作為豐富水滸中的人物而進行了藝術加工而已。

有一定歷史背景,有相關故事背書,甚至在人物上都有原型,所以水滸傳和武俠小說就有了本質上的不同。不可否認的是,水滸傳中也有一些完全超乎常識的事情,比如公孫勝和樊瑞等人的法術,戴宗綁上甲馬可以日行八百里,張順在河裡可以潛水七天七夜甚至不吃不喝,這些都進行了藝術誇大。

回到話題本身,武俠小說中的超級高手之所以絕大多數都是白鬍子老頭,最根本原因在於,所謂的武功高手都一定是要有內功修煉,如果太年輕,而又沒有掉進山洞拿到無尚武功秘籍,或者被人傳授內功心法,或者打通任督二脈,是很難有很高的武功修為的。

為什麼水滸傳中一流高手都很年輕,武俠小說高手都是老頭

而水滸傳不一樣,水滸傳中的高手練的都是外家功夫,水滸傳中也沒有出現有人練內功的情況,所有人都是從一招一式練起,比如九紋龍史進,前後拜師七八個,後來遇到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這才讓自己的棍棒功夫有了突飛猛進。比如林沖,他原本就是教頭,十八般武功樣樣精通,還有楊志,出身名門,之前還是武舉人等等。

還有就是,武俠小說裡必須要有裝神弄鬼的東西,不然就失去了神秘感,而水滸傳中更多是集團作戰,是戰場廝殺,一槍一個窟窿。前者是寫意,後者是寫實,完全不一樣。

當然,從常識來看,拳怕少壯,哪怕你內功再好精力再充沛,但是無論如何一個一百歲的老頭是不可能打贏三十歲的壯年的。

也就是說,無論張三丰有多麼厲害,真正來較量,他絕對不是武松的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