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患者早晚溫差較大時更要警惕心梗發作

正在奧蘭多舉行的2018年美國心臟病學會年會上,有一則很有意思的研究,發現

在早晚溫差波動超過10攝氏度的時候,會有更多的患者發生急性心梗(STEMI)。而且這一相關性在炎熱的日子裡更加明顯。這是一項來自密歇根的觀察性研究,將在美國當地時間3月10日進行彙報。

隨著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也越來越多的出現,這一變化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發作頻率的變化。因此心腦血管高危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關注天氣的變化。

心血管患者早晚溫差較大時更要警惕心梗發作

在這項研究裡,研究者對2010到2016年間,在密歇根45家醫院,一共超過3萬個接受了急診PCI的STEMI患者的數據進行了分析,並與當天的氣溫進行了對比。結果如下圖所示,與那些當天氣溫穩定的日子相比,早晚溫差在5-10℃時,STEMI事件的數量增加了1.2%。而當溫差增加到10-15℃時,數量增加了6.9%;當超過15℃,增加了高達11.1%。

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研究,也許能給心腦血管患者帶來指導,尤其在那些可能溫度變化較大的天氣裡,避免外出,或是採取一定的保暖或防暑措施,以避免急性事件的發生。

雖然研究者也強調,這是一項觀察性的研究,結論只是說明氣溫的波動與心梗發作相關,而並不代表“因果關係”。但事實上,當我們越來越強調血壓、血糖、吸菸等傳統危險因素的同時,我們對於外部環境與心血管疾病發生之間的關係依然知之甚少。諸如溫度變化,PM2.5等對心腦血管患者也非常重要,更多針對這一領域的研究,能讓我們更好的疾病進行預防。

心血管患者早晚溫差較大時更要警惕心梗發作

文獻速遞: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 2018 Scientific Session. Session 1155, Abstract 267. To be presented March 10,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