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吃「苦」,吃出簡單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熱祛暑的舒適心境

苦夏吃“苦”,吃出簡單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熱祛暑的舒適心境

夏天的日子難過,有一個專用名詞是“苦夏”。苦夏之苦首先在於烈日烤身、地溼上蒸,脘悶納少、倦怠乏力。鄙人同鄉中醫杜老告訴我,應對苦夏妙方是吃“苦”。俗語說“夏日吃苦,勝似進補”,苦是夏之本味,苦味食物能消燥火增食慾。

說起苦味食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苦瓜。苦瓜又叫涼瓜,別看它表皮上長著一個個圓疙瘩,像蛤蟆皮很難看,卻是夏季清熱降火最常食用的蔬菜。《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述它:“增食慾,除煩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我每年都在自家屋頂小菜園裡種幾棵苦瓜,時下這一季的苦瓜藤,已經牽引著五爪龍掌般的葉子,攀在了圍牆的鐵欄杆和瓜架上,又把觸鬚不停地伸延。一個個垂掛的苦瓜和篩在葉子間的陽光,一動一顫地,正在為我家清熱祛暑豐富著餐桌。

苦夏吃“苦”,吃出簡單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熱祛暑的舒適心境

苦瓜有多種吃法,燈籠紅椒涼拌苦瓜,可以保持苦瓜中多種營養成分不被損失。做法是先將紅椒洗淨,切成絲備用。再把苦瓜清淨、挖去瓤,切成薄片加少量精鹽拌勻,醃漬10分鐘左右,放進沸水中焯一分鐘,撈出用涼開水浸一下,控去水分,待涼之後放適量精鹽、雞精、醬油、香醋、香油、蒜泥,與紅椒絲一起拌勻,在上面撒少許蔥花點綴,就可以享用了。入口,苦瓜苦冽爽脆,紅椒微辣鮮香。

涼拌苦瓜清脆味美,但也不是人人可食的。杜老中醫說:“這道菜能夠增強食慾,提高機體免疫力,保護心臟。但屬寒性,陽衰虛寒者不宜多吃。”

那天晚上,我和杜老中醫就著涼拌苦瓜、清蒸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絲……喝著小酒,聊著夏日吃“苦”的話題。他說,夏季與心氣相通,進入夏天之後,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飲食要調養脾胃,養心助肝。他建議我時常吃點糯米、蓮子、枸杞粥,因為蓮子味甘性平,有益心補腎、健脾安神的作用,所含的蓮子芯味苦性涼,含有大量生物鹼,有很好地保護心臟和輔助降血壓作用;枸杞有養肝、滋腎、潤肺的作用。說著,便給我傳授做法。第二天中午,我如法炮製,將蓮子洗淨,用溫開水浸泡1小時後,撈出與淘洗乾淨的糯米、枸杞子一同倒入砂鍋裡,加適量清水,先以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煨至爛熟成粥。蓮子微微的苦味、枸杞淡淡的甜味和糯米濃濃的香味交織纏繞,口感清爽,滋潤心脾。

沒過幾天,應邀前去杜老中醫家嚐嚐他的吃“苦”手藝。進門他就將我引入餐桌坐下,轉身從廚房端來苦芹炒肉絲、苦筍炒木耳……還有一盤水餃。我們斟上苦蕎酒,他將幾個亮晶晶的水餃夾到我碗裡,吃著聊著。我夾一個填進嘴裡嚼了幾下,雖有點苦味,但鮮美清香,而且相當爽口。我問他包的是什麼餡?他笑一笑說:“蒲公英。”他教授我,將蒲公英嫩莖葉洗淨,用沸水焯兩分鐘,撈出後用清水沖涼,擠去水分後剁細,加適量的豬肉末及精鹽、蝦皮、胡椒粉、味精、蔥花、薑末、醬油等佐料調成餡,包成餃子煮著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功能,對治黃疽、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十分有效。

苦夏吃“苦”,吃出簡單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熱祛暑的舒適心境

酒酣耳熱之時,杜老中醫端上一小盆湯。視之,菜葉碧如翡翠,湯色白似美玉,上面浮著蛋花。我喝了一口,濃郁的苦味立刻蔓延開來。我脫口而出:“苦菜湯!”“看來你還記得家鄉的味道。”杜老中醫的話令我想起小時候吃苦菜的情景:在那缺糧少菜的年代,每年夏季,苦菜是農民的家常菜。那時家住山村,生活貧困,煮苦菜湯或涼拌苦菜,沒有油也沒有什麼佐料,吃起來只有鹽味和苦味,我很少往嘴裡塞。

杜老中醫煮的苦菜湯鮮香、恬淡,比我當年吃的要美味許多倍。杜老中醫說:“《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苦菜苦寒,主治五臟邪氣’。想吃著味道不十分苦,訣竅是用海米、胡椒、精鹽、兩片生薑等佐料,與撈飯後的米湯同煮。待湯煮出香味,將鮮嫩的苦菜葉直接入鍋,再打碎一個雞蛋入湯。燒開後,翠綠欲滴的苦菜葉和蛋花浮於濃白飯湯之上,淡淡的山野鮮味與濃醇的飯湯香相融,喝下能讓人由內而外的清涼。同時,還有清熱解毒、祛瘀止痛、殺菌消炎等功效。”

苦夏吃“苦”,吃出簡單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熱祛暑的舒適心境;“吃”過苦夏,暑氣漸漸散去,便是氣爽的清秋。

(文:西南鐵道報劉忠新/圖:Pixabay。若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