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400公里的電動汽車只能跑300多?是什麼決定了續航里程?

隨著電動汽車越來越多,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不僅僅只看品牌,而更關注續航問題、電池問題。而在實際駕駛的過程中,往往會低於廠家標稱的工況續航。

續航400公里的電動汽車只能跑300多?是什麼決定了續航里程?

到底是什麼決定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又有哪些因素影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呢?小編一一為大家介紹。

內部因素

1、電池容量

這個很好理解,就像手機電池一樣,容量越高,“續航”就越高,所以電池容量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對續航有高要求的用戶,可以選擇配有高容量的電池的電動汽車。簡單理解:電動汽車的電池會用“千瓦時”作為計量單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度”,電池度數越高帶電量就越多,續航也就越高。

2、電池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是用來衡量電池性能好壞的一個重要參數。也就是單位重量下的電池帶電量,通常單位是瓦時/千克,也就是每千克電池的帶電量。能量密度越大就意味著電池能攜帶更多的電能而且重量更輕。所以在選購電動車時,能量密度是目前最重要的、衡量電池性能的指標。

3、電池材質

續航400公里的電動汽車只能跑300多?是什麼決定了續航里程?

現在純電動汽車大多數都是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這兩種,三元鋰電池相比磷酸鐵鋰電池在能量密度上有著先天的優勢。但磷酸鐵鋰電池又有著先天的安全優勢,在發生強烈碰撞情況下不會爆炸。

但當近幾年純電動乘用車爆發性增長之後,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所以才有了寧德時代的崛起。當比亞迪意識到這一點時,才開始重新規劃三元鋰電池的技術路線。之前老款比亞迪宋、秦等都採用磷酸鐵鋰電池,現款比亞迪宋、秦等車型都轉成三元鋰電池,也就意味著,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續航也會進一步提高!

這三點主要決定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但不是全部,下面再為大家介紹一下影響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因素到底還有哪些。

外部因素

1、風阻

風阻是車輛行駛的最大耗能部分,車速越高風阻就越大,高速行駛的車輛風阻像一面牆似的阻擋車輛前行,車子為保持車速就要付出更大的能量輸出,所以車子續航必然受到影響。

2、車速

與風阻相輔相成,車速、風力是直接影響因素,所以請不要小看車速與風阻的影響力,它們對續航的影響可以蓋過空調的耗電量。

3、重量及載重

車重對續航的影響就容易理解多了,車上坐4個大小夥子,和只有一個美女在開車,對於續航的影響肯定截然不同,或≥空調的輸出能耗。

4、溫度

受電池的化學特性影響,天冷續航必然會低,不止如此充電還慢呢!這是無法繞開的必然因素,既然要買電動車就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5、空調

很多電動車主存在這樣一個誤區,電動車空調溫度設置的高些,比溫度低要省電,對不起您錯了!電動車空調輸出功率是恆定不變的,不管您調的溫度高低與否,它的能耗始終就那麼多,怎麼節省空調耗電量呢?儘早到達目的地,空調就能早點結束使用,這樣就省電了,所以空調用的是否“費電”和“用時”劃等號。

6、駕駛習慣

這個道理跟燃油車一樣,好的駕駛習慣不僅省電,而且對安全、車況都有很大的影響!

7、能量回收

續航400公里的電動汽車只能跑300多?是什麼決定了續航里程?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大家知道。純電動車具有一個汽油車完全不具備的特點,也是純電動車的一個優勢,更是純電動車無法單純用電池電量來判斷續航里程的技術,那就是能量回收。

汽油車開在馬路上,汽油只可能消耗而絕不可能增加。但絕大多數純電動汽車都有一個“能量回收”的功能,不同車型的回收效率不同,但有勝於無。當你在剎車、滑行以及長距離下坡的時候,能量回收就會起作用,將慣性和動能通過驅動電機反向生成電流,並且儲存在電池裡,因此續航里程其實與你行駛的道路條件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