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或將爲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付出代價

豐田或將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付出代價

正文共:2122字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摘要


沒有十全十美的企業,更沒有十全十美的車型,請記得這一點。


文| 擎蒼


  • 從去年凱美瑞上市後,一路也算是高歌猛進,月均一萬的銷量足以讓豐田銷售們過的輕輕鬆鬆。


  • 相比較低配的凱美瑞,更多的車主還是更青睞於2.5L的高配版本,畢竟18寸的輪轂看著就是提氣。20萬都花了,多那幾萬何不直接上個高配來的更為划算。這也正中了豐田的下懷。強調單車利潤,而非過分追求銷量。所以,凱美瑞有一半的銷量都是由高配車型貢獻也實屬罕見。


豐田或將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付出代價


  • 大眾別克的優惠促銷量的手法已經玩的爐火純青。終端動輒一兩萬甚至三萬的優惠,捏準了中國消費者買車的痛點。而豐田並不像同他們一樣。按理說,豐田可以給低配的凱美瑞更多的優惠,把銷量數據做的更漂亮一些。


  • 豐田現在做的,卻是收緊車價,限制優惠,強調單車利潤而非銷量。這樣即讓經銷商有錢可賺,也不至於讓品牌價值折損,靠著有限的銷量也能獲得較高的收入,豐田的如意算盤起碼能讓自己在中國坐穩一線合資品牌的位置。


  • 瞭解過豐田車的消費者都知道,產能有限可能是聽到最多的解釋。買個2.0L的凱美瑞至少都要等上半個月,更別說月產能只有八千臺的漢蘭達,更是加價三年仍舊賣的好。


  • 特別豐田是從漢蘭達身上獲得的爆棚自信心,在全新CHR身上表現的更為明顯。


  • 之前我們也發文談及過一車雙吃的中國特色。從大眾到本田,因為種種歷史原因,在中國都要交給同品牌的兩家合資公司上市發售。但是一車雙吃玩了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見到豐田這樣把兩款車型一模一樣去賣的。廣汽豐田的CHR和一汽豐田的奕澤除了車身一些LOGO和相差五千元的售價,完全都是一模一樣的。


豐田或將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付出代價


  • 讓很多消費者尷尬的是,剛剛分清楚的卡羅拉和雷凌,卻又傻傻分不清了CHR和奕澤。同漢蘭達一樣,也被限產了。不論你說是飢餓營銷也好,2.0L的進口發動機也罷,反正倆車一個月的全國就能提供5000量,賴好一算,全國上千家的豐田4S店,平均每家一個月也就能分到五臺左右,這還讓不讓買?買了多久能等到車?所以,這車不優惠不說,有些地方甚至還要加裝飾才能提車。


  • 果然CHR上市後的銷量不怎麼樣,但或者這早就在豐田的意料之中了。


  • 要說豐田玩雙車戰略,其實早在十年前的凱美瑞和銳志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那時的車型差異還比較大,一豐和廣豐還都是各自為戰,後來豐田中國也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搞錯了雙車戰略。


  • 就以豐田的實力而言,同樣的TNGA平臺完全有能力再開發出同平臺不同樣的兩款車型來,就是像大眾和本田那樣,起碼也有些變化好讓消費者還能區分出來。但是豐田沒有這麼做。最終選擇了一個相對“偷懶”的辦法,索性什麼都不改,錯開點價格賣就好了。


豐田或將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付出代價


  • 或許豐田在中國市場的野心真的沒有那麼大。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小康即好。或許一開始受制於進口發動機的產能限制,才導致供不應求,這反而讓豐田嚐到了甜頭。既能保證以正常售價成交還沒有太多的庫存,不論對廠家還是經銷商來說都過的輕鬆自如。因為,大家都能站著就把錢給掙了。


  • 面對國內日益競爭激烈的合資品牌,上有豪華品牌價格下探的擠壓,下有自主車企品牌向上的蠶食市場,合資品牌的日子可謂越來越過。當大眾別克等一眾老牌強勢合資品牌力求靠美麗的銷量勉強抗爭的時候,豐田卻在無意中發現了獨善其身的妙招。


豐田或將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付出代價


  • 不僅僅是兩家豐田,就是近兩年越來越受中國消費者待見的雷克薩斯也是如此。豪華品牌的大頭人就攥在BBA這三駕馬車身上,拋開奔馳不說,當寶馬奧迪的銷售顧問還在為這個月的任務抓耳撓腮的時候,雷克薩斯的銷售顧問卻可以手握至少賣到年底的訂單,可以悠然地喝著咖啡。


  • 中國車市已經明顯出現增速放緩的跡象。七八月份的車市銷量大幅下降都讓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高增長的預期打上一個問號。如果不能保持繼續的高速增長,那麼,豐田目前所做的就是在盡力將銷量層面下降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小。


  • 市場增速放緩了,緊接著品牌的競爭與市場的割據戰就不可避免。大的汽車集團自然不怕,無非是進一步強化產品線來維持銷量罷了,但是小如鈴木一樣的品牌不論合資還是自主最終只有跑路退市。


  • 此外,一眾新能源的帶頭大哥們,新造車勢力也還是會繼續背靠政策分一杯羹。


豐田或將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付出代價


  • 要說誰不想在中國這個全球數一數二的汽車市場佔有最大的份額那是不可能的。小富即安的豐田在THGA架構下也將推出一些系列更強產品力的新車型。好的車型人見人愛,但好的商品最終要能讓消費者擁,才能實現其真正的價值。如果去售賣這些產品,就要看豐田是如何打算自己的在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


  • 不可否認的是,法系韓系也都曾盛極一時,但最終都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如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The End ·


豐田或將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付出代價


中國新銳非職業車評人聯盟


豐田或將為自己的傲慢與偏見付出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