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小規模房企退出可能是大勢所趨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企業領袖峰會之房地產大轉型時代論壇上,與會人士就房地產有關的相關話題展開討論,並發表了精彩的觀點。

樂居控股首席執行官賀寅宇表示,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整個新房市場發生了一些相對比較明顯的變化,到了三季度往後,這種變化愈發明顯,很多原來限購、限價的城市都出現了眾多的樓盤、新盤銷售不足的情況。



“市場的預期已經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過去兩年政策效益的疊加開始真正發揮了作用。”賀寅宇說。

長河實業董事長高鴻鵬認為,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基本平穩,這是由幾個因素帶來的:一方面是國家對去槓桿對銀根的緊縮調整,漲價基本上已經有價無市,或者是在市場上價格沒有像過去那麼猛漲。同時,國家的棚改對三四線城市的供給和市場的影響比較大,貨幣補償以後不搞產權置換,很多拆遷戶就有現金去購買,有這個購買力,這一點對三四線城市的影響比較大。

當代置業執行董事長兼總裁張鵬認為,現在地產企業有幾個集中的特徵:一是從增量轉向了增量和存量並舉;第二是變化是要從高速增長走向品質;第三要從開發轉到運營場景。

談及房地產租賃市場,魔方生活集團CEO柳佳表示,解決租金的問題還是要靠緩解供給的問題、解決供求平衡關係,能夠達到租金的一個平衡。

談及開發商是否應該轉型,賀寅宇認為,隨著市場的發展及整個市場的集中度提高,小規模的房地產尤其是本土化的房地產企業退出市場有可能是大勢所趨。

從10月份的數據來看,前30強房地產企業銷售規模都已經超越千億元,百強企業代表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主流。越大規模的企業,就越接近於一個金融公司,具有了更強的投資能力,所以有一些企業,看到機會的時候更多是一種投資,或者說是財務投資人的角色。房地產企業應該知道自己在什麼階段具有什麼樣的能力,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佳。

房地產企業在經歷過去的高速增長粗放式經營之後,從經營方式上要轉向精細化的經營,無論是在產品建造過程中、設計過程中,經營理念當中,都需要進行真正的轉型,才對得起這塊土地的價值。兩年前政府的調控,包括現在的政策保持穩定持續,給了這個行業沉澱下來思考的時間,把產品真正做好,這才是房地產行業的真正轉型。

高鴻鵬稱:房地產市場依然是一個很大的潛力。但對房地產企業而言,如果不能做到一個很大的規模,從成本上等方面有競爭優勢,可能就要走差異化的道路。同時,房地產企業不但要有潛力可以去做,而且可以在商業模式上下功夫,怎麼去轉型。

張鵬表示,作為民營企業,面臨各種危機,每天都在思考第二天會不會倒閉,央企、國企有先天資源優勢,他都在不斷研究產品今後在市場上競爭怎麼獲取客戶拓寬賽道,更別提民企了,所以當代也在思考如何升級。

他同時表示,中國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有比地產商擁有更多的客戶資源,但是過去地產開發因為毛利高,週轉快,拿錢容易,拿地容易,把客戶放在到一邊。而現在,如果給客戶提供的服務、場景沒做好,客戶有一天會覺醒。

“作為企業實踐來講,我是特別贊同地產商做一個社區是混合功能的。”張鵬說,房地產商不能只提供房子,還要提供教育場景,提供養老場景,提供長租場景,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可以跟人家合夥做、聯合做。如果開發商能把場景整合起來,就叫轉型和升級服務,就能在這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能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