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

食療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古人講究調和五臟陰陽,在飲食上自然是要講究養生之道。食療自神農的時代便開始悄然發展,經過歷朝歷代的傳襲和發展,食療也有一個越來越完善的體系。

食療——“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

中國人在吃食方面的講究,編者認為若是國人認了第二,恐是少有人來坐這第一的寶座了。始於三千多年前的食療文化,在中華飲食史上是璀璨的一筆,飛禽走獸、野菜蔬果皆可入饌且烹飪出一道滋養的美味來!自《淮南子·修務篇》所記載的神農氏起,中國在食療探索的道路上從未停止。《周禮》中將食療養生的體系發展更為推進了一步,使得這個體系更為細緻,其中提出不少食療之法——講究調和需要做到“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這其中的“夏多苦”正是當今人們在去火時尋求的食療之法的基礎理論之一夏天人們會找一些味微苦的食材以其涼性去火。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食療體系也得到了擴充。

食療——“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

隨著食療的發展,這也成了不少想煉丹修仙、長生不老的帝王的養生之道。盛唐這個繁榮昌盛的時代,食療的發展得到了很好的環境滋養。一道“鹿腎長龜湯”是當今川菜譜上的名菜,滋補之功效可謂是上佳,這便是當年安祿山進貢玄宗的一道食療之方。帝王對養生的重視是推動食療發展的因素之一,食療在當時的發展更多的是依靠醫者的研究來推動的,我國史上著名的“藥王”——孫思邈便是食療的一大推崇者,在他的學術著作中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他對食療的獨特見解。在孫思邈傾注畢生心血的著作《千金要方》中就有相關記載:“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愈藥”。這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智慧,是藥三分毒,用藥之前定當三思,能食療進補者,既能治病又能飽口福之慾,何樂而不為呢?食療文化在經過唐宋明清的時代發展,日益成熟自成體系,然而在炮火聲裡,誰又有心情和時間去講究養生呢,連溫飽都要擔心,食療在此一時期便有些蕭條了。

食療——“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

經過一段時間的蕭條的食療文化在現今這個欣欣向榮的時代裡又開始繁榮起來了。這種以膳食為主,藥材為輔的食療之法也是如今人們的養生之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