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作者北渡南歸為阿爾法工場特邀研究員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在阿爾法工場3月13日發佈的《請珍惜帶妝和你約會的人:一個精緻女孩的“美麗成本”是1058400元》報告中,我們著重分析了在中國消費分級的宏觀背景下,化妝品行業的特點以及逆勢擴張的背後動因,併為歸納總結出了化妝品行業自身的四大成長動力。

本篇報告作為化妝品行業投資研究續篇,我們將對投資者更為關注的相關A股上市公司進行錨定,進行深入解析。

具體而言,我們將在本文中重點分析A股上市的三大品牌:上海家化(SH:600315)、珀萊雅(SH:603605)及御家匯(SZ:300740)的各自競爭力情況。


01 行業競爭格局悄然生變,本土龍頭有望破壁而出

【1】經歷低谷後國產化妝品終枯木逢春。

從80年代開始,國際化妝品巨頭進入中國市場,並在90年代後,在中國掀起全面的競爭。

首先是中高端產品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然後以2003年歐萊雅收購國產品牌小護士為起點,化妝品巨頭們憑藉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品牌優勢,開始大肆收購本土品牌以切入中低端市場,實現其本土化戰略。

這使得不少曾獨領風騷的國產品牌紛紛被收購或是逐漸沒落。至今中國高端化妝品市場仍由外資絕對主導,國產品牌在化妝品整體市場的佔有率並不高。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化妝品市場佔有率前三的公司均為國際品牌。其中,寶潔市佔率最高,2017年達到10.1%;歐萊雅其次,市佔率為8.4%;資生堂市佔率排在第三位,為3.1%。而高端市場中,外資市佔率更是高達92.3%,整個高端化妝品領域差距懸殊。

圖1:2017年中國化妝品市場佔有率前10公司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點擊可看大圖)


圖2:2014-2017年高端化妝品市場的TOP40相對佔有率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點擊可看大圖)


然而,近年來本土品牌的快速發展讓我們重新看到了國產化妝品的希望。

受益於化妝品市場的旺盛需求,本土品牌正藉助政策優勢、本土優勢及通過自身轉型等迎來市場“第二春”:一方面國產老廠商進行品牌升級後重新受到市場認可,另一方面新興品牌則憑藉對市場的準確把握異軍突起。化妝品的“新國貨”時代正在來臨。

2017年,在TOP30公司中,包括上海上美、百雀羚、上海家化(SH:600315)、珀萊雅(SH:603605)等14家內資企業,在大眾市場的市佔率,由2008年的5.1%迅速上升至23.1%,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18.3%。

凱度消費者指數發佈的《中國化妝品零售發展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中國前10位化妝品牌中,國產品牌已佔5位,而在三年前,僅有2箇中國化妝品擠進了前十位。

圖3:2008-2017年TOP30公司中內資企業的大眾市場佔有率變化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點擊可看大圖)

而在上海家化日前發佈的2018年年報中,其營業收入71.4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淨利潤5.4億元,同比增長38.6%,業績亮眼。尤其是第四季度,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之時,仍然實現同比增長11.7%,增速可觀。

在經歷過長期的低谷後,國產化妝品牌開始奮起直追,擺在“新國貨”們面前的,將是廣闊的市場和成長空間。

我們認為國產化妝品的機會將存在於政策優勢、本土優勢及自身的成功轉型等方面。

【2】 “限韓令”加上化妝品消費稅大幅下降、化妝品廣告監管的放鬆,政策利好引導消費迴流。

藉助韓國娛樂文化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韓國化妝品一度風靡大街小巷。然而自2016年9月以來,受眾所周知的事件影響,中國消費者對包括韓國化妝品在內的韓國商品購買意願明顯下降,“限韓令”的頒佈更是較大程度阻止了“韓流”的進一步入侵。

一方面韓妝代購市場遇冷,另一方面國內韓妝銷量也出現下滑,為本土化妝品牌的崛起提供了機會。

其次,我國政府近年來連續出臺了一系列降低國內消費稅率的舉措,不僅高檔化妝品消費稅稅率降低到15%,同時還取消了對普通化妝品徵收消費稅。

這使得資金實力較弱的國產化妝品廠商面臨的成本壓力下降,能夠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及加大折扣力度等有效營銷手段中,有助於其快速提升市場份額及銷量。

此外,2017年10月3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佈了總局令第92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公告。其中,《化妝品廣告管理辦法》屬於被予以廢止的6部規章之一。隨著化妝品廣告監管的放鬆,可能激發國產化妝品推廣的潛力。

圖4:化妝品行業政策調整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點擊可看大圖)

【3】近水樓臺先得月,國產化妝品快速崛起。

首先,本土品牌更為熟悉本國消費者群體特質,包括膚質、偏好、生活環境等,更易做到“看人下菜”,研發出真正適合中國消費者的產品。

其次,本土品牌具有渠道優勢。

雖然目前外資品牌在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市場上處於主導地位,但隨著低線城市消費水平的提升,三、四線城市將成為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低線城市的銷售渠道以傳統商超為主,而這正是國產品牌的主要“根據地”,如若短兵相接,國產品牌將具備主場優勢。

此外,在前面我們也提到,電商等線上渠道已經成為我國化妝品第二大銷售渠道,在這方面本土品牌同樣具有先發優勢。

眾多國產品牌已經開設了線上旗艦店,“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不僅能夠提升銷量,還能很大程度提升品牌影響力,百雀羚連續三年衛冕“天貓雙十一”美妝品類冠軍就是最好的例證。

再者,本土品牌具有價格優勢。

國產化妝品在大眾心目中的印象一直是“物美價廉”,在消費理性迴歸的當下,高性價比產品正在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而成本方面的優勢能夠給予國產化妝品牌更多空間進行促銷、折扣等,從而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最後,本土品牌還具有差異化優勢。

例如許多國產化妝品主打的“中草藥成分”概念,就十分契合當下的“養生之道”,霸王洗髮水等的強勢回暖都是對此最好的支撐。

而六神花露水、故宮口紅等藉助情懷打造的IP爆款效應,同樣是提升國產品牌影響力的一種有力營銷手段。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故宮系列彩妝)

【4】 緊跟時代趨勢,國產品牌積極轉型。

曾有業內人士說過:“未來五年,將是化妝品零售行業的關鍵窗口期,誰抓住了年輕一代,誰就抓住了品牌的未來。”

令人欣慰的是,新國貨們這次準確把握住了市場的方向,並正在從各方面積極實現自身的轉型。(注:這也說明,研究90-00後這批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可度,成為預判未來的重要依據。)

百雀羚、瑪麗黛佳等化妝品老牌廠家在產品包裝、廣告設計等方面越來越趨於年輕化,自然堂、韓束等也將代言人換成了當下大熱的“小鮮肉”。而瞄準年輕人群體的橘朵、稚優泉等美妝新興品牌則準確抓住行業痛點,無論從美妝產品迭代週期還是從產品多樣性上,都在向前沿靠攏。

除了在產品上下功夫,國產化妝品在渠道方面也緊跟時代玩起了新花樣。瑪麗黛佳聯合天貓打造無人色彩販賣機,走在了美妝新零售的前面;稚優泉、橘朵則看中社交平臺KOL(關鍵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在各路美妝博主的影響下,已經儼然成為“國貨之光”。

無論是高端化還是年輕態,國產化妝品們都在不斷清晰自己的定位並積極轉型。一旦轉型成功,相信本土品牌會很快擺脫大眾心中“便宜、低端、紛雜”的印象,整個國產化妝品市場也將會煥然一新,迎來下一波增長的浪潮。

圖5:升級後的百雀羚“三生花”系列產品包裝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圖6:位於杭州西湖銀泰的瑪麗黛佳無人彩妝販賣機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5】 目前本土化妝品公司市場份額較低,未來有望出現國產龍頭企業

就市場整體而言,美國、韓國化妝品行業排名前十的企業市場佔比超過60%,日本在50%左右,而我國僅為40%。這說明相較於美日韓等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化妝品行業集中度非常低,反映出國內化妝品市場還不夠成熟、整合力度還不足。

同時,從各國本土品牌在該國的市場份額來看,美日韓的本土品牌非常強勢,在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其本土品牌市場份額佔比分別達到62.7%、84.5%、79.9%。尤其是韓國,僅愛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館兩家韓國本土企業的市佔率合計便高達47.9%,龍頭效應顯著。

對比之下,我國化妝品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本土品牌市佔率佔比僅為16%,當前本土第一大化妝品企業上海上美市佔率僅2.6%,與美日韓差異較大。

圖7:對標各國本土品牌的本國市場份額,中國第一大國產化妝品企業佔比尚有巨大提升空間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Euromonitor,點擊可看大圖)

雖然國產品牌目前市佔率均較低,但分散的市場格局也為未來國產龍頭的崛起帶來了機會。回顧日本和韓國化妝品行業的歷史,其均經歷過本土化妝品崛起、替代進口化妝品的歷程。

而當下我國化妝品大眾市場中已呈現了韓日市場的發展特徵——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正呈現出穩步提升的趨勢,並不斷搶佔國際品牌所佔領的市場份額。在不久的將來有望出現龍頭級國產化妝品企業,帶領中國化妝品市場進一步走向成熟。

02 三大化妝品上市公司競爭力全方位對比

在前面我們已經鑑別過化妝品行業的賽道優勢,那麼賽道中“騎手”的實力又如何?是否具備成為的國產龍頭的潛力?

接下來,我們將對三家A股化妝品上市公司——上海家化、珀萊雅及御家匯的競爭力進行分析。

【1】 從上海家化到御家匯,A股不斷注入“美麗活力”

三家公司中,最早敲響上市鐘聲的是上海家化,也是唯一一家市佔率排名前十的公司,目前市值219億。珀萊雅和御家匯則分別在18年前後登陸主板和創業板,市值分別為112億及51億。

圖8:上海家化、珀萊雅及御家匯上市時間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點擊可看大圖)

上海家化成立於1889年,是國內美妝個護的先行者,主營業務為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及洗滌清潔類用品的生產和銷售,既有佰草集等高端品牌線,也有美加淨等大眾品牌線,旗下品牌多為消費者所耳熟能詳,因而具有很高的“國民度”。

圖9:上海家化旗下品牌一覽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安信證券,點擊可看大圖)


珀萊雅創立於2006年,旗下擁有“珀萊雅”、“優資萊”、“韓雅”、“悠雅”、“貓語玫瑰”、“悅芙媞”等品牌,主打海洋和植物護膚理念。從最初的“補水”經典系列,到現在嫩膚、美白及防曬等多品類的開拓,珀萊雅一直圍繞護膚的主方向,研發專注而多元。

圖10:珀萊雅旗下品牌一覽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安信證券,點擊可看大圖)

在三家公司中,御家匯是最年輕的一家。御家匯成立於2012年11月,依靠面膜起家,並依託互聯網電商為主要銷售渠道,旗下主品牌御泥坊在年輕人群體中有很高的認知度,已突破十億量級,併成功孵化了小迷糊、薇風、師夷家、花瑤花等多個自主護膚品牌。

此外,因為具有電商起家的先天優勢,御家匯除了自有品牌,也代理海外包括城野醫生、麗得姿等在內的國際知名品牌。

圖11:御家匯旗下自有及代理品牌一覽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中金研究部,點擊可看大圖)

【2】 三者股價覆盤——表現各異

上海家化於2001年上市,但在上市後的幾年裡發展緩慢,2005年開始公司對經營戰略做了重新調整,明確將資源集中到化妝品業務,逐步剝離非日化業務,並在營銷定位上對旗下品牌有重點的推進。

旗下品牌佰草集的增長和大火帶來了家化從2005年開始的持續大牛走勢。然而,2013年的內控問題連累股價,而2015年中國平安要約收購上海家化失敗後,公司股價再次陷入長期低迷。

直到從2016年開始,中國平安多次加碼上海家化並與家化開展深層次的合作,利用下屬互聯網金融平臺和集團內附屬公司的團購業務,成功幫助上海家化盤活業務,其股價也開始回暖。

圖12:上海家化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點擊可看大圖)

不同於家化上市初期的平穩,珀萊雅自登陸主板後股價便一路上揚,半年內即實現了股價翻番,且即使在整個大盤表現悲觀時,也基本維持在40-50元高位,被稱為“美妝第一股”。

圖13:珀萊雅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點擊可看大圖)

御家匯是以“中國A股首家IPO電商上市公司”的身份登陸創業板的。在起步初期同樣漲勢迅猛,股價在兩個月內漲幅達到185%至60元高位,但此後迅速轉跌。

自2018年6月開始因收購阿芙精油停牌,直到11月復牌,但因收購案受到交易所問詢,股價復牌後再跌,股價如今在17.5元左右,低於發行價21.23元。

圖14:御家匯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點擊可看大圖)

【3 】最新業績表現:上海家化絕對值領先,珀萊雅、御家匯增速亮眼

2018年前三季度,上海家化實現54.2億營收,同比增長9.5%,淨利潤4.54億元,同比增長37.98%;珀萊雅實現15.6億營收,同比增長28.58%,淨利潤1.82億,同比增長44.57%;御家匯實現16.06億營收,同比增長51.94%,淨利潤1.1億,同比增長12.21%。

圖15:上海家化、珀萊雅及御家匯2018年營收情況對比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同花順,點擊可看大圖)

圖16:上海家化、珀萊雅及御家匯2018年淨利潤情況對比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網、同花順,點擊可看大圖)

同時我們可以發現,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上升較快的珀萊雅和御家匯中,御家匯營收增速接近珀萊雅的兩倍,但淨利潤增速卻不到珀萊雅的1/3。籍此,我們來分析一下三家公司的費用支出情況。

圖17:上海家化、珀萊雅及御家匯費用支出情況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上海家化、珀萊雅、御家匯財報,點擊可看大圖)

可以看到,首先,化妝品行業普遍銷售費用佔比較高,這是由其行業特點所決定的,畢竟強大的品牌效應是化妝品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功能相同的產品,消費者往往傾向於信賴和購買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對價格反而不會特別敏感。

上海家化和珀萊雅起步較早,已經具有一定市場知名度,因此銷售費用投入較低;而御家匯在品牌營銷方面的投入較大,這與其剛起步,品牌知名度相對而言較低有關。

其次,御家匯在營業成本和研發費用也較高。目前御家匯產品線較為單一,較高的研發投入有助於其未來的成長,而營業成本高企則可能與其產品特點有較大關係。

因此,從三家公司的財務情況來看,現階段上海家化憑藉體量優勢,在絕對值上保持領先,但成長性略低於其他兩家公司。珀萊雅不管從營收還是淨利潤角度增速都非常亮眼,在未來幾年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御家匯雖然營收增加較快,但囿於規模較小,成本目前仍較高,且需要在銷售和研發方面的投入較大,短期內的利潤增長空間難超珀萊雅。

【4】迴歸對三家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評析

不管是平穩上升後又歷經起伏的上海家化,還是一路高漲至今仍企高位的珀萊雅,亦或是大起大落後最終陷入低迷的御家匯,股市表現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都帶著市場的情緒成分,從國家經濟的好壞到偶發事件,都能帶來股價的較大波動。而拉長時間軸,一家公司的真正價值才是其能否笑到最後的決定性因素。

我們評判一家公司的好壞,要從各方面來分析其競爭力所在。

首先從產品來看,上海家化的優勢在於其完善的產品矩陣,從1000元級的高端品牌到不足百元的平價產品,以及從個護到美妝的豐富的橫向品類結構,為上海家化帶來了在化妝品市場的高滲透率,也為其像寶潔一樣建立自己的“日化帝國”打下基礎。

珀萊雅和御家匯的產品線則更為集中,尤其是御家匯專注面膜領域,因此相較上海家化而言,在發展體量方面有所侷限。

其次從渠道來看,上海家化和珀萊雅都採取“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模式,御家匯則以線上電商平臺為主要渠道。

(1)上海家化從16年重組後開始發力線上渠道,雖然17年其線上渠道表現亮眼,同比增長達49%並有望進一步提高增速,但目前線下依舊是其營收主力,佔總營收的78.14%。

(2)珀萊雅的渠道網絡相較之下更為完善:採取渠道“三駕馬車”戰略的珀萊雅一方面線下日化專營店銷售終端穩步發展,另一方面在線上則與天貓、淘寶、唯品會等電商平臺深入合作,2018 年前三季度線上增速 40%+,保持快於行業的高速增長,佔比超過 40%。

除此之外,珀萊雅還試水單品牌店,定位終端大眾產品,涵蓋護膚、彩妝、面膜等 11 大品類 400 餘單品,未來隨著門店的擴展,有望帶動公司銷售規模擴大,打造利潤新增長點。

(3)御家匯則著眼於主流電商、垂直美妝平臺的全覆蓋,並於7 月正式發佈獨立跨境電商開放平臺“水羊國際”,未來有望為更多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提供物流、渠道、服務等解決方案,因而電商出身的御家匯除自主品牌外,國外品牌代理也是其獨特優勢所在。

圖18:上海家化及珀萊雅線上、線下渠道分佈情況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資料來源:上海家化2017年報,珀萊雅2017年報,點擊可看大圖)

最後從品牌營銷上看,珀萊雅的“補水”和“海洋護膚”標籤已經十分牢固,消費者在選擇保溼類產品時會很自然地聯想到珀萊雅。

御家匯靠“面膜”打江山,企業形象深入人心,其主打的御泥坊品牌更是成功佔領消費者心智,一提到“國內泥膏狀面膜”、“礦物質元素”等關鍵字眼,消費者便會將其與御泥坊畫上等號。

而上海家化雖然體量最大,但也因此導致品牌形象不如另兩家公司清晰,未來應持續在品牌戰略上下功夫,這樣才能進一步掌握市場發言權。

因此,從核心競爭力角度看,三家公司各有千秋。但若從成為龍頭的可能性出發,我們認為整合市場能力更強的上海家化可能更具潛力,尤其是在其進一步整合渠道、加強品牌營銷後。

而在其之後,渠道完善且、對年輕一代更具親和力且在美妝市場獨樹一幟的珀萊雅,其未來的成長彈性則最值得期待。

03 不可忽視的未上市品牌陣營

2019春節後這波強勢反彈行情啟動以來,雖然在非銀金融、科技股等大熱板塊強勢拉昇大盤的態勢下,化妝品板塊爬升速度相對滯後,但我們應重視其後期的表現。

而這一可持續性強行業在下半場的穩健性,其實已經開始在最近的市場中得到驗證:在3月13日大盤迴調的情況下,上海家化和珀萊雅股價逆勢上揚,漲幅分別達3.31%和1.22%,顯示出了較強的韌性。

圖19:週三(3月13日)大盤迴調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圖20:上海家化逆勢上漲3.31%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圖21:珀萊雅上漲1.22%

上海家化、珀萊雅與御家匯:誰能戴上化妝品“新國貨”王冠?

“顏值經濟”時代的到來為本土品牌提供了絕好的逆襲機會,現有上市公司的表現也都可圈可點,大有向“國產龍頭”邁進的決心。

然而,我們也應該考慮到,目前市佔率排在上海家化前面的三家本土化妝品巨頭——上海上美(旗下擁有韓束、一葉子等品牌,市佔率2.6%)、上海百雀羚(市佔率2.3%)及伽藍集團(旗下擁有自然堂、美素等品牌,市佔率2.2%)均還未上市。

“新國貨”的崛起必將帶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市場從零散走向整合的過程也必然“幾家歡喜幾家愁”。因此,在股票市場投資標的較為有限的情況下,持有相關股票的投資者仍須關注尚未上市的行業龍頭上海上美、上海百雀羚以及伽藍集團們經營數據的演進,並即時評估它們對於手中個股盈利前景的衝擊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