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闖關東”,為什麼要去東北,而不去富庶的江浙

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關內中原大地,從明清到民國期間,以山東、直隸為主的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當時有一批山東人不遠千里來到了貧瘠的東北大地上,而這對中國東北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同時這片土地也拯救了上千萬人口,他們將東北荒蕪而肥沃的土地開墾了近百萬平方公里,堪稱近現代一個史詩級別的壯舉。

山東人“闖關東”,為什麼要去東北,而不去富庶的江浙

但是,為什麼當時這些人會奮不顧身去了荒無人煙,天寒地凍的東北而不去號稱“魚米之鄉”江浙呢?

其實在清朝時期,對百姓從關內遷移到關外是有明確限制的,這正是因為清朝害怕在那裡養出一批關外的遊牧勢力,極有可能威脅到大清江山。據稱東北地區人口最少的時候竟然不到萬人,這麼廣闊肥沃的土地上竟然成了無人區。

到了晚清時期,不僅清廷昏庸無能,而且民間很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勢力迫於生計開始揭竿而起與朝廷作對。再加上當時地質災害的影響,清廷不得已才將這個限制給放開,而在當時工商業還在起步階段的中國,農業仍然是中國的立國之本,而東北恰恰不缺的就是耕地。東北人口稀少,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闖關東可以較為容易獲取土地礦產。而江南地區人口稠密,秩序穩定,很難快速獲取生產資源。闖關東的這批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山東人“闖關東”,為什麼要去東北,而不去富庶的江浙

江浙地區號稱“三山六水一分田”,尤其是浙江,耕地面積是更少的,從地形上來看,這裡大多以山和水為多,在古代在服務和旅遊業沒有開啟之前,這裡相對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價值。

而江蘇的情況會好一點,地勢比較平坦,在古代稱之為“魚米之鄉”。不過如此如繞的江南,人口早已爆棚,耕地光是本地人都分不過來,他們去了更是沒有什麼機會。

山東人“闖關東”,為什麼要去東北,而不去富庶的江浙

其次,文化上接近,比起江南的小家碧玉,水路縱橫,山東人更加認同東北的大平原,遷徙方便,土地平整,且兩地百姓在飲食、風俗、文化上重複率很高,交流障礙較少,很快就能適應。

山東人“闖關東”,為什麼要去東北,而不去富庶的江浙

而雖然工商業開始發展,但畢竟當時工廠還是比較少見的,全國的工廠加起來也不過能容下幾萬人,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對於勤勞肯幹的山東人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生存的根本,。由此可見東北成為“闖關東”這些人的第一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不過正是這個選擇成就了他們,而且也給中國東北乃至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