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谁,他的老爹和儿子是皇帝,自己却不是?

象棋疯子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一个相对比较稀缺的职业,竞岗途径也很单一,条件十分苛刻,要么跨过刀山火海,从别人手里抢过来;要么生在帝王家,从自己长辈、兄弟手里继承。如果不出意外,父终子继,很有秩序,但宗是保不齐有命短的,走在老子前头了,就便宜了自己的儿子或者族亲;还有一些,临终还没有子嗣,那就得从自己兄弟、子侄中选一位接班,毕竟也不算外人。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就会出现父亲和儿子都是皇帝,而自己不是皇帝的情况。

自秦汉以来,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三国、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过于混乱,暂且不论,在统一王朝中,遇到此种情况的至少有8位。

西汉两位

东汉一位

西晋一位

元朝一位

明朝两位

清朝一位

西汉

  • 定陶恭王 刘康
汉元帝刘奭[shì]之子
汉哀帝刘欣之父

刘康的儿子之所以能够继承帝位,要感谢自己的兄弟汉成帝刘骜[ào],此人不仅荒淫无道、荒唐至极,还重用外戚,给后世提供了很好的榜样。而且由于刘骜玩得太开心,没能顾好家,子嗣相继早夭,尤其到了后期,刘骜遇到了赵飞燕,就是著名典故“环肥燕瘦”中与杨玉环齐名的“燕”,赵飞燕与妹妹赵合德受刘骜宠爱,把持后宫十余年。据传二人为了保持青春,服药绝育,为了捍卫自己的后宫地位,怕其他妃子凭借子嗣上位,于是二人就开始迫害后宫,最后举荐刘康的儿子刘欣为皇孙。这真是应了郭德纲老师那句话:“我给你安排个最大的官,封你做太子”!

  • 中山孝王 刘兴

汉元帝刘奭[shì]之子
汉平帝刘衎[kàn]之父

刘兴不是别人,正是刘骜和刘康的兄弟,其实原本他是有机会直接继位为皇帝的,刘骜无后,有人举荐刘兴继位,但是刘骜实在是没看上自己这个兄弟,所以才选了刘康的儿子刘欣。不过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躲也躲不过,刘兴一脉注定是要有帝命的,刘欣随他大爷,荒淫无度,继位七年就那啥过度,挂了,也没有子嗣,于是选了刘兴的儿子刘衎做皇帝,总之就是一个字,乱!

东汉

  • 河清王 刘庆

汉章帝刘炟[dá]之子
汉安帝刘祜[hù]之父

刘庆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藩王,原本也是皇储,可惜后来刘炟听信谗言,废了刘庆的太子之位。由于刘炟英年早逝,汉和帝刘肇继位时才9岁,其母窦太后秉政,外戚窦宪专政。四年后,刘庆协助刘肇剿灭外戚,夺回政权。刘肇自此开启了政治改革,一时间内修外治,大有治世之景象。可惜好景不长,刘肇也是英年早逝,27岁殒命。在其死后,他未足百日的儿子继位,不足一年早夭,十分荒唐。随后邓太后密谋帮助刘庆之子刘祜继位,即为汉安帝。

西晋

  • 吴敬王 司马晏

晋武帝司马炎之子
晋愍[mǐn]帝司马邺之父

西晋呢,只有四位皇帝,而且都和司马晏有关系,分别是他的父、子、兄、弟。司马炎与唐玄宗类似,前半生励精图治,开创“太康之治”,社会一片繁荣,后半生骄奢淫逸,并且在皇储的问题上十分糊涂,立了个傻子当太子,还大封诸王。痴儿司马衷继位,引发“八王之乱”,平定之后国力大衰,随后司马炽继位,但已是内忧外患,外姓王反叛,引发“永嘉之乱”,司马炽被迫投降,此时“五胡乱华”已经萌发开端。司马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拥立为皇帝,年仅十八岁就被毒杀,西晋也就此宣告灭亡。

元朝

  • 燕王 孛儿只斤·真金

元世祖忽必烈之子
元成宗铁穆耳之父

说到秉正有为的太子,人们一般都会想到明朝开国皇帝的太子朱标。然而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元朝开国之初也有这样一位被给予厚望的太子,以太子位理政,可惜四十多岁被强势的老爹吓倒,随后亡故。元朝的这位太子,就是真金。元太祖自然是对真金寄予厚望,36岁时同意让真金参政,自此政事基本都由真金处理。不过此时忽必烈年老,也开始宠信一帮佞臣,这帮佞臣时常与真金发生政斗,真金太子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最终将这伙人击败,不过也引起了忽必烈的不满。随后朝廷重臣上书建议忽必烈禅位,真金知道之后大为震惊,赶紧命人将奏章隐匿,不过此时还是传到了忽必烈耳中,忽必烈震怒,虽然后来也没有惩罚真金,真金却心有余悸,患病不起,不久就病逝了,享年四十三岁。忽必烈也异常悲恸,册封真金第三子铁穆耳为太子,忽必烈死后铁穆耳继位。

明朝

  • 太子 朱标

明太祖朱元璋之子
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前文提到,元朝开国太子真金与明朝开国太子极其相似,都有一位英明神武、乾纲独断的父亲,并且父亲们都相对比较长寿,因此即使儿子比较出色,也只能等老豆去世或者主动禅让(真金就是被“禅”死的)。朱标的事情大家比较熟悉,我在此就不多赘述了,22岁开始监国,颇有建树,37岁时因为弟弟秦王朱樉犯错,因此受命巡抚西安,途中染病,不久病逝。朱元璋为此受到很大的打击,心性大变、异常暴躁,并且遗爱于朱允炆,培养、传位其为皇帝。

  • 兴献王 朱祐杬[yuán]

明宪宗朱见深之子
明世宗朱厚熜[cōng]之父

朱祐杬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比较复杂,父亲、兄弟、侄子、儿子都是皇帝,偏偏自己不是,感谢就要感谢侄子朱厚照是个千古奇葩的皇帝,里里外外很能折腾,最终折腾的连子嗣都没来得及留下就驾崩了。当然今天我们说,朱厚照很有可能是被文官集团集体玩弄和抹黑的,终其一生都在和文官集团作斗争,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更失败的是,他连子嗣都没留下,死后就更没人为他说公道话了。杨延和可能是在朱厚照身上找到了一丝丝的满足感,以为自己可以左右皇室,于是他在朱厚照死后,迎接他的堂弟朱厚熜入京为帝(之前还有一位废帝,朱宸濠,只做了42天皇帝,这里就不表了),哪成想朱厚熜才是真正不好惹的主,一顿棍棒打服了一众文臣,还追封其父朱祐杬为帝,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礼议”事件,朱祐杬也算没白生一回儿子。

清朝

  • 和硕醇亲王 爱新觉罗·奕譞[xuān]

清宣宗(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之子
清德宗(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tián]之父

这个朝代离我们近,但有时离得越近反而越不熟悉。清朝中后期开始出现混乱局面,而这位实权亲王对此贡献不小,身份地位都不低,奈何才华并不出众,实在是比不过自己的兄弟爱新觉罗·奕訢,好在奕訢后来与慈禧不和,被多次打压,奕譞才有机会取而代之。按理说他的运气算是不错,自己掌握着军机处的实际大权,儿子和孙子(溥仪)都是皇帝,要是放在治世,他这一脉算是兴旺,然而可惜的是,在清末,皇帝之位让人如坐针毡。光绪帝做了一辈子傀儡,溥仪是可怜的末代皇帝,时也势也,可悲可叹。不过这些和奕譞都没什么关系了,毕竟他是享受够了。


尹禾


自己不是皇帝,而父亲和儿子却是皇帝,乍一听觉得很奇怪,但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情况,而且不止一个。本文要介绍的这几位历史人物就属于题目所述的情况。

朱元璋之子朱标。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很贤明,颇得朱元璋厚爱,也很受兄弟敬重。在朱元璋以及百官眼里,朱标都是一位合格的储君,朱标将来继承朱元璋的皇位原本是毫无疑问的事。然而朱标在37岁时因病而亡,因此朱标没有继位为皇。朱标死后,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在朱元璋去世后继位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所以朱标自己没有当过皇帝,但他的父亲朱元璋以及他的儿子朱允炆却都是皇帝。

嘉靖皇帝之父兴献王朱佑杬。朱佑杬在历史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他自己不是皇帝,但是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是皇帝。朱佑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成化年间被封为兴王,朱佑杬自身只是一名王爷。朱佑杬的异母兄朱佑樘正是明朝的孝宗皇帝,孝宗传位给其子朱厚照,而朱厚照去世时没有子嗣,所以需从旁支中选择一位皇位继承人。朱厚熜正是那位被选定继承皇位的人,朱厚熜就是嘉靖皇帝,他是兴王朱佑杬的儿子,也就是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所以朱厚熜的父亲兴王朱佑杬自己不是皇帝,但他的父亲明宪宗朱见深以及他的儿子嘉靖皇帝朱厚熜却都是皇帝。

道光皇帝之子醇亲王奕譞。醇亲王奕譞的情况和朱佑杬类似。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道光年间被封王,奕譞本身也只是一名王爷,他没当过皇帝。醇亲王奕譞是咸丰皇帝奕詝的异母弟,也就是说咸丰帝之子同治皇帝载淳是醇亲王奕譞的侄子。同治皇帝去世时也没有子嗣,后经挑选,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载湉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光绪皇帝。所以醇亲王奕譞自己不是皇帝,而他的父亲道光帝以及他的儿子光绪帝都是皇帝。


历史守望者


中华历代王朝,皇帝四百零五位。自己生前没有登基为帝,但父亲和儿子生前都登上过皇帝之位的,大致统计了一下,名单如下:

一秦:无(子婴无法确认为扶苏之子。)

二、西汉:

昌邑哀王刘髆----父汉孝武帝刘彻,子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定陶共王刘康----父汉孝元帝刘奭,子汉孝哀帝刘欣。

中山孝王刘兴----父汉孝元帝刘奭,子汉孝平帝刘衎。


三、东汉:

清河孝王(孝德皇)刘庆----父汉孝章帝刘炟,子汉孝安帝刘祜。

济北惠王刘寿----父汉孝章帝刘炟,子北乡侯(前少帝)刘懿。

四、三国:

魏燕王(晋燕公)曹宇----父魏武帝曹操,子魏元帝曹奂(魏武帝为追封,这个疑似不算。)

吴废太子(文帝)孙和----父吴大帝孙权,子吴末帝(乌程侯、晋归命侯)孙皓。

五、晋:

吴孝王司马晏----父晋武帝司马炎,子晋愍帝司马邺。


六:南北朝:

南齐文惠太子(文帝)萧长懋----父齐武帝萧赜,子郁林王(齐废帝)萧昭业。

梁昭明太子(昭明皇帝)萧统----父梁武帝萧衍,子西梁宣帝萧詧。

北魏景穆太子(景穆皇帝)拓跋晃----父魏太武帝拓跋焘,子魏文成帝拓跋濬。

北魏彭城王(文穆皇帝)元勰----父魏献文帝拓跋弘,子魏孝庄帝元子攸。

北魏广陵惠王元羽----父魏献文帝拓跋弘,子魏节闵帝元恭。

北魏京兆王(临洮王、西魏文景皇帝)元愉----父魏孝文帝元宏,子西魏文帝元宝炬。

北魏广平王(武穆帝)元怀----父魏孝文帝元宏,子魏孝武帝元修。

(十六国琐碎嘈杂,略过。)


七、隋:

元德太子(孝成皇帝)杨昭----父隋炀帝杨广,子隋恭帝杨侑,皇泰帝杨桐。

秦孝王杨俊----父隋文帝杨坚,子隋天寿帝(废帝)杨浩。

八、唐:无。

注:唐以后以庙号称。

九、五代:无。

(十国割据,略过。)

十、宋:无。

十一、辽:

东丹王(让国皇帝)耶律倍---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子辽世宗耶律阮。

昭怀太子(辽顺宗)耶律浚----父辽道宗耶律洪基,子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十二、金:

完颜宗峻(死时尚未有尊号,其子即位后追封徽宗)----父金太祖完颜旻,子金熙宗完颜亶。

梁宋国王(金德宗)完颜宗干----父金太祖完颜旻,子海陵王(金废帝)完颜亮。(海陵王死后,宗干被降封辽王,取消帝号。)

许王(金睿宗)完颜宗辅----父金太祖完颜旻,子金世宗完颜雍。

宣孝太子(金显宗)完颜允恭----父金世宗完颜雍,子金章宗完颜璟、金宣宗完颜珣。

十三、西夏:

越王李仁友----父夏崇宗李乾顺,子夏襄宗李安全。


十四、元

拖雷(死时为监国,未有尊号,子即位后追封睿宗)----父元太祖铁木真,子元宪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元太祖时为蒙古成吉思汗、元宪宗尊号为元世祖时追封,疑似不算。)

燕王、明孝太子(元裕宗)真金----父元世祖忽必烈,子元成宗铁穆耳。

十五、明:

懿文太子(明兴宗)朱标----父明太祖朱元璋,子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

兴献王(明睿宗)朱佑杬----父明宪宗朱见深,子明世宗朱厚熜。

福恭王(孝皇帝)朱常洵----父明神宗朱翊钧,子明安宗(弘光帝)朱由崧。

桂端王(明礼宗)朱常瀛----父明神宗朱翊钧,子明昭宗(永历帝)朱由榔。

十六、清:

醇贤亲王奕譞----父清宣宗旻宁,子清德宗载湉。

仓促统计,恐有遗漏,敬请拾遗补缺。


伯虎42


自秦始皇到溥仪中国封建历史上一共有442位皇帝,有在位61年的康熙,有在位不到一天的金末帝完颜承麟。有登基时年纪最大的皇帝南燕世宗慕容德时年63岁,登基时年级最小的是东汉殇帝不足百日。为了皇帝之位演绎出多少人间惨剧。

封建帝位的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也有。但如题主所说,

父亲儿子都是皇帝,唯独“自己“被无视和跨过去也不是没有,晚清的醇亲王奕譞就是这样的人。奕譞的父亲是道光帝。他排老七。咸丰皇帝的弟弟,光绪皇帝生父。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的亲妹妹。

奕譞在其父道光驾崩的时候不过十岁。所以不在帝位候选人之列。因此咸丰帝所以对奕譞十分疼爱,在其十岁的时候就加封其为郡王。原本希望就此富贵平安一生的醇王,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后半生会如此蹉跎。

首先就是娶了当时还是懿贵妃的妹妹,被咸丰看中,得以出任九门提督。开始掌握政务。咸丰驾崩以后,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在公元1872年奕譞加亲王衔。进入满清中枢系统。公元1874年,慈禧唯一的儿子同治驾崩无子。慈禧就将奕譞的长子载湉过继给咸丰一脉。继承帝胄。这就是光绪皇帝。在公元1884年,奕譞实际上成为领班军机大臣。应该说,奕譞的能力见识都不如恭亲王。老实木讷是奕譞的性格。这也是为何慈禧让其子继位的原因。奕譞在其子登基尤其是亲政以后,更加小心谨慎,辞去军机大臣,闭门不出。不给慈禧造成猜忌。暗中多次提醒光绪,一定要隐忍不发。不要操切。可惜光绪没有听从奕譞嘱咐,造成后来的悲剧。

公元1890年十一月,醇亲王突发疾病,光绪帝亲自前往探视。没过几天就薨世。终年五十一岁。在公元1909年,光绪慈禧先后驾崩,依照慈禧懿旨。将老醇亲王之孙,小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过继给同治皇帝一脉。如此以来。满清入关十位皇帝,醇王府就出了两位。醇亲王就成为唯一一个父亲儿子都成为皇帝。自己却没有成为皇帝的人。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 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

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 ,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 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 “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俗称“秦始 皇” ,从此天子称为皇帝。

封建社会君主实行世袭制,皇位的继承者一定是君主的嫡长子(不过除了谋朝篡位)。不过,历史上也有例外,自己不是皇帝,父亲和儿子却都当了皇帝。据我所知有三位(明朝朱标、朱祐杬,清朝爱新觉罗·奕譞)

首先,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一个儿子,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被朱元璋立为太子。

若不是英年早逝,朱标将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因风寒病逝。

在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并没有立其他儿子为太子,而是选择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也即建文帝。由此,朱标本身没有当上皇帝,父亲朱元璋和儿子朱允炆却都成了皇帝。

其次,朱祐杬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的儿子,并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的兄弟。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朱祐杬受封兴王。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朱祐杬薨,享年四十四岁。

在朱祐杬去世后,他的儿子朱厚熜于公元1521年继位称帝,朱厚熜就是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嘉靖帝,对于朱祐杬来说,也属于父亲和儿子都是皇帝,而本人却不是皇帝的情况。

最后,清朝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父亲是道光皇帝,咸丰帝是他的兄弟。道光三十年(1850年),爱新觉罗·奕譞被封为醇郡王。同治十一年(1872年),奕譞进封为醇亲王。公元1875年,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登基称帝,也就是历史上的光绪帝。对于爱新觉罗·奕譞来说,不仅父亲和儿子都是皇帝,对于他的孙子溥仪,最终成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

谢谢指点。







历史旧话


第一代醇亲王奕譞,他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于咸丰十一年九月被封为醇亲王,北京著名的醇亲王府即由此而来。


这位醇亲王的福晋还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名叫叶赫那拉·婉贞。婉贞和奕譞刚刚成亲时还是比较恩爱的,二人很快就生下了长子爱新觉罗·载瀚,婉贞在王府的地位也更加尊贵和稳固了。但遗憾的是,他们这个儿子刚长到2周岁时就夭折了,为此婉贞深受打击。不过,很快他们又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八月十四日生下了次子爱新觉罗·载湉,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奕譞和叶赫那拉·婉贞

同治十三年(1874年)冬,慈禧年仅20岁的独子同治皇帝驾崩。却没留下子嗣。同治帝驾崩,皇位空悬,慈禧为了能找一个除了儿子之外,与其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作皇帝,思来想去她便第一时间想到了亲妹妹的儿子载湉。选定醇亲王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入承大统,是为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像

所以,醇亲王奕譞---父亲是道光皇帝,儿子是光绪皇帝。自己没做过皇帝。

此外,他的孙子是末代皇帝溥仪。


那些年那些人和事


在大统一王朝中好像只有两位这样的人,一个就是明朝的朱标,另一个是清朝的奕譞。

朱标

父亲是明太祖朱元璋,儿子是建文帝朱允炆,自己不是皇帝。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儿子,名副其实的皇太子,未来的皇帝,朱元璋给予厚望,在家族中威望非常高,可惜就是在考察西安的时候患病,英年早逝,朱元璋痛心不已,随后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明惠宗)。

另外朱标的弟弟也是皇帝,就是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

奕譞

父亲是道光皇帝旻宁,儿子是光绪皇帝载湉,自己不是皇帝。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咸丰皇帝的弟弟,后来由于慈禧掌权,为对抗恭亲王奕䜣,开始重用醇亲王奕譞,成为军机处实际控制者,后来同治皇帝去世,众大臣想立恭亲王奕䜣之子,被慈禧严词否决,改立醇亲王奕譞之子,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载湉,奕譞为帮助自己的儿子夺权,积极建设颐和园,但最终突然暴毙。另有一说是由于视察北洋水师说错了话,被慈禧误会,心惊胆战而亡。

另外其哥哥奕詝也是皇帝,其孙子溥仪也是皇帝,还有一个儿子是摄政王,几乎全家都是皇帝。


另外其实我觉得最牛逼的还是唐中宗李显,虽然自己也是皇帝,但是是真正的一家都是皇帝,父亲、母亲、弟弟、儿子、侄子全是皇帝,号称六位帝皇丸,自己还三上三下让出皇位,真正传奇。


曹老师xixi


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难,因为这样的倒霉蛋并不多,但是为何会发生这种现象的各种原因就显得有些有趣。

中国“皇帝”一词来源于始皇帝。始皇帝,这个始字意思就是最初的皇帝的意思,自从秦始皇称皇帝以来,皇帝就成为了中国最高身份的象征,而在两千多年的皇帝历史中,皇帝的传承也一般是父子相传(当然新旧王朝的更迭不在此列)。

而在历史中却有着几个倒霉蛋,老爹是皇帝也就罢了,自己儿子也是皇帝,唯独自己没有享受一下皇帝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个奇怪的现象。

要说这几个倒霉蛋,要分两种,一种是真倒霉蛋,一种是假倒霉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说第一种,那就是真正的倒霉蛋,这种是什么情况呢,那就是按照道理来讲自己应该是可以当上皇帝的,但是由于种种意外,导致自己在老爹还在位期间就死掉了,自然也就与皇位失之交臂,而自己的儿子还是顺利的继承了皇位,而这种人最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朱标了,作为朱元璋最宠爱的儿子,自从出生之日起,朱元璋就对他寄予了厚望,期盼着他能够继承自己打下的江山,可惜天不遂人愿,朱标英年早逝,让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随着朱标的离世,朱元璋没有将王位交给自己其他的儿子,而是毅然决然的将王位交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样引起了后来朱棣的造反。不仅仅是朱棣如此倒霉,同样对于南北朝时期的萧长懋也是如此,再被立为太子十年间,还是没等来自己登基的那一天,然后因病去世,而后自己的长子继承了皇位。

这第二种呢,也不能算倒霉蛋,就是他本来就不是王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而按道理他的儿子也不能继承王位,但是阴差阳错,儿子反倒是当上了皇帝,这可以说是算得上幸运了。而恰恰明朝也有这样的一个人,那就是嘉靖皇帝的父亲,大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没有子嗣,所以经过皇室和大臣们的商议,决定由武宗的堂弟兴王朱厚熜继承皇帝位。虽然朱祐杬没有做过一天皇帝,但是摊上一个好儿子,死后还是被追封了封号。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呢?而我们所熟知的光绪皇帝的父亲也是这种情况,他和咸丰是亲兄弟,皇位自己没份,但是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是皇帝,也可以说是比较幸运的了。

其实要比起做皇帝来,历史上有个人可谓是做到了极致,唐中宗李显,其父唐高宗,其母武则天,其弟唐睿宗,其侄子唐玄宗,其子李重茂也做过皇帝(是李显的老婆韦氏所立的,后来北废,史称少帝)。可谓是最庞大的皇帝阵容了。


历来现实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华夏历史上皇帝将近有450位,在450位皇帝当中随便挑上一位,自己老爹和儿子都是皇帝自己却不是皇帝的人,有,而且数量还不少。

我们今天来讲一位皇帝,他便是朱标。不好意思,朱标不是皇帝,却是准皇帝。什么是准皇帝呢?简而言之,稍微努力一下、稍微动作一点就能够成为皇帝,而朱标之所以没成为皇帝是因为------死掉了。

事件回顾

明朝开国之初的时候,朱元璋非常喜欢两个人,第1个人是自己的正牌儿媳妇,她的名字叫马皇后。第2个人就是马皇后生出来的儿子,他的名字叫朱标。

朱元璋喜欢朱标到什么地步呢?简而言之,在朱元璋还没有当上皇帝或者皇帝的位子还没有坐稳的时候,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培养朱标,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而根据当时的历史文献记载,不难发现,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便直接给朱标安排了很多大臣,这些大臣个顶个都是朝廷的顶梁柱,现如今他们却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教朱标学习、教朱标学做人,教朱标学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没错,这就是事实

朱标的死可以说是整个明朝的遗憾,因为谁也不晓得,朱标要是能活下来,对于整个明朝有着怎样的历史变故。

毕竟尽管朱棣当皇帝非常的强悍,可是朱棣的子孙后代非常不让朱棣省心,也不让朱元璋省心,不是命活的短,就是爱折腾,爱搞事情。

如果朱标能当皇帝,朱元能也能够当皇帝,至于朱允炆的后代谁能当皇帝,那就不晓得了。可最起码,明朝前三轮皇帝不会这么乱糟糟。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标,就属于这一情况。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母亲为孝慈高皇后马秀英。朱标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被朱元璋立为太子。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话,朱标将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因风寒病逝。在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并没有立其他儿子为太子,而是选择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也即建文帝。由此,朱标本身没有当上皇帝,父亲朱元璋和儿子朱允炆却都成了皇帝。

除了朱标,明朝还有一个人也属于这一情况。对于朱祐杬来说,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的儿子,并且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的兄弟。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朱祐杬受封兴王。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日(1519年7月13日)朱祐杬薨,享年四十四岁。在朱祐杬去世后,他的儿子朱厚熜于公元1521年继位称帝,朱厚熜就是明朝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嘉靖帝。由此,对于朱祐杬来说,也属于父亲和儿子都是皇帝,而本人却不是皇帝的情况。

明朝之后,清朝的一位王爷也属于这一情况。对于清朝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父亲是道光皇帝,咸丰帝是他的兄弟。道光三十年(1850年),爱新觉罗·奕譞被封为醇郡王。同治十一年(1872年),奕譞进封为醇亲王。公元1875年,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登基称帝,也就是历史上的光绪帝。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爱新觉罗·奕譞来说,不仅父亲和儿子都是皇帝,对于他的孙子溥仪,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溥仪被接进了皇宫,最终成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

南北朝时期的萧长懋,类似于明朝太子朱标,同样是太子,而且因为病逝所以没有成为皇帝。萧长懋(458年―493年2月26日),字云乔,小字白泽,南朝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公元482年,萧长懋被齐武帝萧赜立为长子。但是,比较可惜的是,十年后,三十六岁的萧长懋就因病去世了。公元493年,萧长懋的长子——萧昭业继承皇位,成为南齐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