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不爭的楊絳先生,最幸福的人生,莫過於《我們仨》一同走過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為有我們仨。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剩下我一個,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窮途的羈旅倦客;顧望徘徊,能不感嘆“人生如夢”,“如夢幻泡影”?

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經走到盡頭了。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與人不爭的楊絳先生,最幸福的人生,莫過於《我們仨》一同走過

大家都知道楊絳先生於2016年去世,享年105歲。可謂壽終正寢。然而,她的女兒錢媛1997年60歲、丈夫錢鍾書1998年88歲相繼離世,卻使她的餘生徒增許多悲涼色彩。特別是女兒錢媛走在他們夫婦二人的前面,更是讓她難以接受。

他們誰都不曾想到,女兒會先他們一步離開。而對於楊絳先生而言,丈夫和女兒的雙雙病倒,使她的精神遭受很大的打擊,身體也是不堪重負。那是一段難捱的日子,楊絳先生往返於兩家醫院之間,照顧病中的丈夫和女兒。苦雖苦,但相依相伴的親人終究還在。然而,等他們漸次離去,留下的人便成了世間孤獨的漂泊者。

四年後,也就是2002年,楊絳先生開始回憶他們共同走過的歲月,記述這個家庭63年的點點滴滴,是為回憶錄。2003年,《我們仨》出版,那時楊絳先生已然93歲高齡,她是以文字的形式一個人思念著“我們仨”。

與人不爭的楊絳先生,最幸福的人生,莫過於《我們仨》一同走過

《我們仨》這本書,是一本很薄的小冊子。卻是凝結了一個家庭的風風雨雨幾十年。這本書分三部分內容: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 第一部分以楊絳先生那個反覆做過的“老人的夢”,以及她對丈夫的“埋怨”,來拉開“長達萬里長夢”的序幕。
  • 第二部分以夢境的形式記錄了這個“萬里長夢”。講述了楊絳先生在“古驛道”、“船上”、“客棧”之間的往返奔波,是為回憶女兒錢媛、丈夫錢鍾書相繼離去的過程。
  • 第三部分楊絳先生回憶了他們結婚去英國牛津留學、愛女錢媛出生、國難當前帶著年幼的女兒輾轉回國、特殊時期的就業安頓和顛沛流離、對工作的堅守和熱愛、生活中的日常,欣喜和感動,以及暮年的老病相催,等等。

這些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歷經的磨礪,楊絳先生以平淡無奇、簡潔又生動的語言書寫下來。讓讀者看到這個學者家庭的日常,它的快樂與艱難。

它既超凡脫俗,又平凡自然。超凡脫俗,是因為家庭成員與眾不同的知識分子人文情懷、人格精神。平凡自然,則是因為它作為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中的一個,所飽含的自然而偉大的摯愛親情。

與人不爭的楊絳先生,最幸福的人生,莫過於《我們仨》一同走過

楊絳善良溫柔,賢淑敦厚,堪稱丈夫的賢內助。婚後,為了不至於兩地分居,她斷然放棄清華的學業,陪丈夫去英國遊學。在牛津期間,由於資金短缺,她安心去做旁聽生,然後泡圖書館繼續學習。同時,她還挑戰精打細算的賢妻良母角色,並且做得有聲有色。尤其是在做飯上,他們不斷地發明,不斷地實驗,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所以,錢鍾書稱讚楊絳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錢鍾書,一方面是家人眼中最需要照顧的“孩子”,坦然接受著妻女的愛撫和照應。另一方面,他又以細膩的情感、溫存體貼的行動,呵護著家人之間綿綿的愛。他和妻子一起玩著學做菜,一起把散步當“探險”,又是女兒最好的“哥們”。

小時候的阿瑗思維靈活,乖巧聽話。長大後,不但學業有成,又會照顧、陪伴父母,像“媽媽”一樣反過來管著母親。她始終都是父母的安慰與驕傲。

與人不爭的楊絳先生,最幸福的人生,莫過於《我們仨》一同走過

在這裡,我不想大力頌揚他們一家三口在學界取得的個人成就與造詣,而是更願意關注他們對待人生與生活的方式。困難時期,他們一家人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平靜的日子裡,他們喜歡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藉以尋找生活的樂趣。

那是一段快樂而艱辛的日子。而當時過境遷,所有的經歷,艱辛也好,快樂也罷,都隨時間消逝,艱辛便會慢慢變淡,甚至化為虛無,唯有快樂留了下來。它就像經年老窖一樣,彌久醇香。

與人不爭的楊絳先生,最幸福的人生,莫過於《我們仨》一同走過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溫暖的岸。一個人,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家始終都是最溫馨的港灣。是魂牽夢縈的地方。這是千真萬確的。

然而,始終依傍在家的溫暖懷抱中的人兒,大多時候感覺不到這些。柴米油鹽、吃穿用度、日常瑣碎、生活細節,往往消耗了人們的精力,奪走了一部分耐力。唯有當某個特殊時期到來,或者險要失去什麼的時候,我們方才覺察曾經擁有的美好。

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一個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溫馨畫面,在感動的同時,它也暗含著一股力量,引導我們反觀自身,思索自我之當下,忍不住拿來作比較。

與人不爭的楊絳先生,最幸福的人生,莫過於《我們仨》一同走過

讀楊絳的《我們仨》,我們會不知覺地嘆世事無常。“我們仨失散了,家也就沒有了。只剩下我一個,還是老人”,此情此景,是何等的悽婉悲涼!然而,生老病死,任誰又能躲得過?

楊絳在對痛苦的回憶中將三里河的寓所,那個被他們稱作“家”的地方,喻為人生旅途中的“驛站”、“客棧”,把人生旅途中供人們整頓休憩、或者到站離開時要去的醫院,喻為“古驛道”上的孤零零漂泊的“船隻”。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尋找真愛,組建家庭,然後結伴而行。然而,當某個人的旅途將盡,回去的路上往往沒有人陪伴,孤獨前行。

通過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我們得以警醒,學會珍惜。如今昔人已逝,但他們的熱情和光輝留了下來。我想,這就是一部作品流傳於世的價值所在。感謝楊絳先生。

最後,祈願終是團圓了的“我們仨”,在天堂裡安好如初,在那裡,沒有“驛道”與“船隻”,沒有艱辛與離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