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患者行腎穿刺活檢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

腎穿刺活檢術已經成為腎內科成熟的診療手段,對腎小球疾病的診斷、治療、評估預後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意義。考慮到腎穿刺活檢是一種有創性檢查,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但大多數併發症症狀比較輕微,很少出現嚴重併發症,臨床上嚴格掌握其適應證及操作方法,有效教育患者,使其嚴格按醫生、護士的要求進行配合,則併發症的發生率較低。

腎臟病患者行腎穿刺活檢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

那麼,腎穿刺可能會引發哪些併發症呢?

(1)血尿:鏡下血尿發生率幾乎為100%,常於術後1~5天消失,無須處理。當腎穿刺針穿入腎盞或腎盂後,可以出現肉眼血尿,大多於1-3天消失。出現肉眼血尿伴血塊時,一般在靜滴Vik1或垂體後葉素後可以得到緩解,注意此時不要使用止血藥,以免出現尿路梗阻造成嚴重後果。鼓勵患者多飲水,保證尿路通暢,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避免過度飲水造成心衰,同時注意排尿情況。極個別患者出血嚴重時,應輸血或輸液,監測血壓和血紅蛋白。若經過搶救仍不能維持血壓者,應考慮行選擇性腎動脈造影,以明確出血部位,並決定用動脈栓塞治療,或採取外科手術。

(2)腎周血腫:發生率約60%-90%,一般較小,無臨床症狀,多在1-2周內吸收。較大血腫少見,多因腎撕裂或穿至大中血管尤其是動脈造成,多在穿刺當天發生,表現為腹痛、腰痛、穿刺部位壓痛或較對側稍膨隆,穿刺側腹部壓痛、反跳痛,嚴重時血壓下降、血細胞比容下降,行B超或線檢查可進一步證實,一般採取保守治療,若出血不止,可手術治療。

(3)腰痛:發生率約17%-60%,多於一週內消失。

腎臟病患者行腎穿刺活檢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

(4)動靜脈瘻:發生率15%~19%,多數患者沒有症狀。典型表現為嚴重血尿和(或)腎周血腫,頑固性高血壓、進行性心衰及腰腹部血管雜音。確診需腎血管造影,大多數在3-30個月自行癒合,嚴重者及時手術。

(5)損傷其他臟器:多因穿刺點不當或進針過深損傷臟器,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

(6)感染:發生率低,多因無菌措施不嚴,腎周已存在感染或伴有腎盂腎炎所致,如出現發熱、劇烈腰痛、白細胞增高需用抗生素治療。

(7)死亡:發生率為0~0.1%,因嚴重大出血、感染、臟器損害或出現其他系統併發症死亡。近年來隨著腎活檢操作規範化、影像學技術、術後護理、血管介人治療水平的提高,因腎活檢所致死亡已罕有發生。

歡迎大家關注、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