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湛:美聯儲降息至零,今年全球經濟衰退概率增加

李湛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鄒欣 中山證券宏觀研究員


李湛:美聯儲降息至零,今年全球經濟衰退概率增加


美東時間3月15日,美聯儲宣佈緊急降息100bp至0%~0.25%,這是3月3日降息50bp後本月的第二次降息。同時,美聯儲還將銀行的緊急貸款貼現率下調125bp至0.25%,延長貸款期限至90天;以及將在未來數月增加至少5000億美元國債和20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此前美東時間3月12日和13日,紐約聯儲已經在公開市場投放了1.5萬億美元的逆回購操作。我們的點評如下:


第一,市場對美聯儲本月降息至零有一定預期,但是降息時間提前超預期,可能會加劇市場短期的恐慌情緒。3月9日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觀察工具CME顯示3月美聯儲降息100bp至0%~0.25%的概率為66.8%,說明市場對美聯儲此次降息有一定的預期。但是美聯儲宣佈在美東時間上週日(3月15日)降息而不是本週的議息會議降息,繼3月3日非常規降息後再次採取非常規降息形式,超出市場預期。雖然美國目前的經濟數據沒有出現明顯惡化,但美聯儲緊急降息而且一次用完剩餘降息空間,會加劇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短期可能會加劇市場的恐慌情緒。美聯儲內部對此次降息幅度也存在分歧,10位投票委員中,9票贊成,1票反對,Loretta J. Mester雖然支持降息,但認為降息50bp至0.5%~0.75%更為合適。


第二,美聯儲降息主要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增加。FOMC的公告中提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在許多國家已經損害了其社區運行並干擾經濟活動,包括美國”;“全球金融條件已經被顯著影響”;“新冠肺炎病毒將對經濟活動產生短期衝擊並對全球經濟前景構成風險”。為應對新冠疫情的影響,美聯儲選擇降息。美東時間3月13日,特朗普宣佈全美進入緊急狀態,限制歐洲旅客入境,這導致在歐的美國公民集中返美,而美國各地機場還未做好充足準備,這使得美國境內疫情擴散的風險增加。同時,美國不同州已經開始採取關閉學校、推遲群體集聚活動等措施。預計隨著美國新冠肺炎病毒確診人數增加,後續美國的防疫措施將會不斷加強,其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難以避免,同時,歐洲各國也在近期推出了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明顯增加。


第三,市場對美聯儲降息+QE舉措反應偏空,貨幣政策放水效果明顯不及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能提振市場信心。

截至北京時間3月16日11時,美國三大股指期貨跌幅均超過4.5%,相較於當地時間上週五特朗普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美股三大指數反彈超過9%而言,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QE措施反映偏空。3月以來,市場對純粹的貨幣政策放水並不買賬,反而越放水,美股越下跌,道指本月多次出現超過千點的跌幅,回調力度堪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這其實也很好理解,2月以來美股的急速下跌,主要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以及特朗普對新冠肺炎在美國境內擴散的消極應對。想要提振投資者信心更有效的方式還是儘快控制住疫情的擴散。所以,貨幣政策放水效果明顯不及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能提振市場情緒。


第四,美聯儲降息為中國貨幣政策打開空間,但央行的貨幣政策大概率以我為主。雖然國內通脹依然處於高位,但美聯儲降息帶來的全球寬鬆潮為中國貨幣政策打開空間。相較於主要發達經濟體逼仄的降息空間,中國前期的去槓桿政策為中國贏得了寶貴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這為中國應對後續疫情全球蔓延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的二次衝擊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彈藥。應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衝擊,中國目前處於更為主動的地位。另外,3月16日央行的MLF操作維持上次利率不變,說明央行的貨幣政策大概率根據國內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預調微調、靈活應對。加上中國率先其他國家有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央行即便是降息,降息幅度也不及美聯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