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如果熬不出米油,說明你犯了一個錯誤!

社稷,就是古代的穀神。

“社稷”的“稷”字是小米。

為什麼說穀神不死?

因為維持生命需要無數具有生命力的種子。


小米在任何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有極強的生命力。同是種子,數量越多,能量也就越大,生髮的力量也就越強,穀物中數小米的生命力最強,又是春種秋收,得天地之氣最全,得土氣最厚,最養脾胃。


所以穀物首選小米。這也是從南到北女人生孩子都要喝小米粥養身體,小嬰兒輔食首選小米湯的原因。


小米以養脾胃來補虛損,是元氣補法。無論是手術後特別虛弱的人,還是日常的體質偏頗,它都能應對。


一碗小米湯裡那麼多的種子,就是用它們的生命力來強化你的生命力。


小米最精華的部分,是熬好後那層米油


小米粥,如果熬不出米油,說明你犯了一個錯誤!


米油是小米力量最足的地方,它最主要作用是養胃氣,健脾胃,溫腎陽。


真正好小米熬好以後,稍微涼一些,米油會在表面結成一層皮。米油越厚,小米的能量越足。米油,也是檢驗小米質量的最直觀標準。


煮粥時千萬別把那層粥油給熬灑了,不然粥就沒什麼作用了。


小孩子腹瀉先別吃藥,喝點小米粥油


曾經看到一箇中醫小兒專家的採訪,他說對小兒腹瀉,小米油就特別管用。


小孩子如果是因為脾胃虛寒,消化能力弱導致的腹瀉,熱熱的連著粥油這層皮喝下去,喝幾次就能好。


因為孩子消化能力弱,脾胃的生髮力量就弱。小米本身就是溫性的,它在任何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它具有極強的生髮之力,所以氣往上提了,腹瀉就會慢慢止了。


《本草綱目》中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經常有胃灼熱,反胃,嘔吐的話,也適合喝小米粥油,潤養脾胃。


如果大人是虛寒性的腹瀉,煮小米粥的時候加一些生薑、紅糖進去,驅寒的效果也很好,紅糖能益氣補血,小米健脾胃補虛損,總比吃藥來的舒服些。


消受不了大補之藥的腎陽虛(多表現為精力不濟,腰痛畏寒等),日常多喝一些小米粥油也可以溫補腎陽。


脾胃、腎陽雙補,所以小米很養人。農村有很多孩子吃得沒城裡孩子好,但是他們吃的都是新鮮的穀物,沒有陳糧,所以長得很結實。


問題來了,如何熬出濃濃的米油?


清朝醫家王士雄贊雲:米油可代參湯。小米為谷中之良米,蒸食最益力,煮食最益人。小米煮粥,上面浮一層釅滑的膏油,即為米油,俗謂米湯油,性味甘平,滋陰養力,營養豐富。


另外一位清代的中醫也稱讚小米油的功效,說小米油勝過熟地黃,正因為米油有如此棒的功效,所以小米在北方一直被稱為月子米、養生米、寶寶米,坐月子補身體、小孩輔食、食療養生常喝。


下面為大家介紹熬小米粥的辦法。怎麼才能熬出小米的米油呢?


1、小米淘一遍就可以了,容器最好是砂鍋,不要再多淘,米要多放。


2、開水下米,這樣米不粘鍋,而且小米容易開花容易熟,有助於增加粥的粘稠度。


3、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熬,整個過程最好不少於30分鐘,小火保持水沸而不滾,稍微冒氣泡的狀態,這樣可以讓粥很快粘稠。


4、點幾滴食用油,然後轉小火,蓋鍋蓋留縫隙煮25分鐘,滴油的原因第一是為了防溢,第二是為了增香增稠。


5、敞鍋不停攪動鍋內的粥,小火繼續煮10分鐘關火,你會發現鍋裡的粥是越攪越稠。


其實,熬出米油並不需要很複雜的烹飪技巧,米油的多少和煮的時間,以及煮的米的多少成正比。單純的米油味道很淡,沒有粗纖維刺激腸胃,是滋養身體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