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痛風只是吃出來的?其實還有這些隱藏在背後的因素!


患者故事

26歲的小韓痛風病史已有3年,用他自己的話說,高考前體檢時就已經發現血尿酸升高,但一直沒有在意,期間也沒有痛風發作。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小韓發現血尿酸已經超過600μmol/l,但依舊沒有重視,直至第一次痛風發作,此時血尿酸已經超過700μmol/l。也許你會覺得小韓體重超標,大腹便便,經常喝酒、吃海鮮和動物內臟,不愛運動,但其實小韓形體偏瘦,只喝少量紅酒,愛吃蔬菜、水果,海鮮只吃些淡水魚,從不吃動物內臟,喜愛球類運動。


你以為痛風只是吃出來的?其實還有這些隱藏在背後的因素!


那麼疑問就來了,這樣的生活“模範”小韓為什麼也是痛風患者呢?其實,造成小韓痛風發作的主要原因並不是飲食因素,而是隱藏在背後那些非飲食因素。


No.1遺傳


遺傳因素在痛風發病中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受到風溼病學家的重視,現代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痛風發作常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徵,如國外一項針對年輕痛風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71.4%的患者三代以內的直系親屬都具有痛風病史。


小韓家族中父親、爺爺、叔叔、外公均有痛風病史,小韓在高中時期就已經出現血尿酸升高,但日常飲食結構中嘌呤含量並不高,唯一能解釋的原因就是遺傳因素。小韓家族中先天性缺乏某些調控尿酸代謝的活性物質,並一代代遺傳下來,造成血尿酸水平升高。


目前臨床中不少年輕的痛風患者,他們發病年齡早,病情重,對治療藥物不敏感,此類患者往往具有痛風家族史。我國的的一項調查研究也發現,2510例某沿海省份痛風患者中,具有痛風家族史者佔18.5%。痛風雖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遺傳病,但卻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你以為痛風只是吃出來的?其實還有這些隱藏在背後的因素!


No.2不良情緒


目前心理應激和高尿酸血癥的相關性已經越來越得到風溼病學家的重視。現有研究發現,在急性或慢性不良情緒刺激下,體內血尿酸水平可增加,同時伴尿酸排洩減少。若這種不良情緒長期存在,還可造成多種激素分泌失調,干擾嘌呤代謝且造成尿酸蓄積性增加,最終可誘發痛風。由於小韓並非名牌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面對條件優越的同事自感競爭壓力大,雖然積極努力工作,但因自身能力有限及經驗不足,並未取得較好的結果,反而頻繁出錯,受到上司責備,整日心理壓力較大,而這些心理壓力與不良情緒正是導致小韓痛風發作的原因。因此,在強調飲食、生活方式調整的同時,痛風患者還需要保持心理健康,遠離不良情緒。


你以為痛風只是吃出來的?其實還有這些隱藏在背後的因素!


No.3低溫


低溫也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常見原因。我們知道尿酸鹽晶體沉積於關節需要一定的條件,如血尿酸水平、溫度等。在血尿酸水平不便的情況下,溫度越低尿酸鹽晶體越容易析出沉積。


足部關節位於人體的末端,表面溫度只有35℃左右,因此也就較其他關節更容易發作痛風。小韓一直認為“凍一凍”人顯得精神,即使冬季在外面跑業務時也僅穿一條西褲,在低溫刺激下小韓體內尿酸鹽晶體自然源源不斷的沉積於關節,最終造成痛風發作。


你以為痛風只是吃出來的?其實還有這些隱藏在背後的因素!


在臨床中有的痛風患者對溫度降低很敏感,曾經發作過痛風的關節會出現皺縮感、僵硬感、腫脹感等不適感,保暖後可以逐漸減輕或消失,其實這也是低溫造成尿酸鹽晶體沉積增加緣故。因此,對於痛風患者而言一定注意關節保暖,預防低溫所帶來的痛風發作。


你以為痛風只是吃出來的?其實還有這些隱藏在背後的因素!


高嘌呤飲食依舊是目前導致痛風發作的最常見原因,但因為大家對此都有所瞭解,因而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多加註意。遺傳、不良情緒、低溫這些非飲食因素不會直接出現在患者面前,而是隱藏在背後造成痛風發作,極易使患者忽視。所以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對這些隱藏因素提高重視度。


如有異議 聯繫刪除

你以為痛風只是吃出來的?其實還有這些隱藏在背後的因素!

大家好,我是韋尼醫生,希望我在這裡分享的所學所知可以為大家的健康提供幫助。請大家持續關注我,我會每週為大家分享一些健康知識。如有疑問,歡迎大家在後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