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有人说,茼蒿是世界上最难吃的蔬菜,那奇怪的味道吃上一口足以令人打上几分钟寒颤……也有人说这是对茼蒿有误解!因为在他们眼里,茼蒿是清淡的、美味的、爽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茼蒿吧!

它具有一种特殊的气味

茼蒿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在我国,一般是将茼蒿的幼苗或嫩茎叶拿来食用。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燥热,此时来一道新鲜的凉拌茼蒿,吃起来清爽可口,既清肺又增进食欲。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茎叶肥嫩,微有蒿气,故名茼蒿。”很多人不喜欢吃苘蒿,大概就是因为苘蒿的蒿味。苘蒿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清香气味,有一点点类似药腥气的味道,是很多菊科蔬菜天生的,比如莴苣、苦菊都有类似的气味。只是茼蒿家族的气味儿会更为强烈,更接近于菊花的味儿。这种味道来自于菊科特有的萜烯类化合物,无论是菊花、艾草还是茼蒿,其中的特殊气味都或多或少与此相关。

茼蒿漂洋过海才来到中国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茼蒿原本长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因为叶子有香味,被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大概是在公元5世纪的时候,被阿拉伯商人带入中国。随后,热爱美食的国人把它搬上了饭桌,就这样,茼蒿从庭院花卉摇身变为餐桌食材。

在我国,关于茼蒿最早的记载要追溯到公元7世纪的唐朝。药王孙思邈在著作《千金方》中将茼蒿归入蔬菜类,记述作:“味辛,性平,无毒。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至今,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茼蒿在我国分布较广,但南北各地栽培面积很小,产地主要分布在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广州、海南、河北石家庄、湖北、湖南、吉林、山东、江苏等地。

茼蒿更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茼蒿属浅根性蔬菜,茎高达70厘米,光滑无毛,好似翡翠一般碧绿,摘的时候,轻轻一掐就能听到生生脆响。叶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叶片呈现像线条一样流畅的锯齿形。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茼蒿花

茼蒿花长在茎的顶端,总苞片4层,顶端膜质扩大成附片状,颜色为黄色或白色。如果远看的话有点像生长在菜地的野花,走近了再看却是端庄可人的清秀样子。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野菊花

很多人会将茼蒿与野菊花相混淆,可能是由于他们都是菊科植物的原因吧!但要是仔细观察的话,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野菊的花盘没有茼蒿的整齐,花瓣也要软一些。而茼蒿的花瓣上会有一种渐变的效果,颜色没有野菊那么整齐。在茼蒿开花的季节,风吹过茼蒿田,株株茼蒿随风摇摆,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绽放着甜美的微笑。

茼蒿家族的扛把子们!

我们在菜市场会碰到各种样子的茼蒿,实际上都属于菊科茼蒿属。筒蒿属,约5种,比较常见的有茼蒿、蒿子秆、南茼蒿3种。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蒿子秆

茼蒿和蒿子秆,它们的叶片都是非常典型的深裂羽毛形状,茎秆也更为发达,多生长于北方。它们的味道都比较浓郁,茎秆耐煮,适合涮锅、炒菜。它们的区别在于花果。蒿子秆的特点是舌状花瘦果的肋翅,特别是腹面的肋翅伸延于瘦果顶端并超出花冠基部,伸长成喙状或芒尖状,间肋不明显,而茼蒿则没有这些特征。总之,这两者在菜市场里是很难辨别了,不过好在两者的味道吃起来差别不是很大。

而相对于以上两种吃茎秆的兄弟,南茼蒿的相貌比较特别,它们的叶片比较宽大肥厚,类似于我们常见的油菜、油麦菜等叶用蔬菜,主要在南方栽培。此外,南茼蒿的味道也会清淡一些,适合出现在一些凉拌菜之中。

茼蒿分为两大类型

茼蒿依其叶片大小、缺刻深浅不同,可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两大类型。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大叶种

大叶种又称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

(1)品种特征

生长周期:约35-50天

株高:约25厘米左右

亩用种量:直播约3公斤左右

亩产量:可达3000公斤

(2)品种特性

叶片大而肥厚。叶柄浅绿色,茎短,节密而粗,淡绿色。叶肉厚,质地柔嫩,纤维少,爽脆味香,菜形美观,商品性好。相较于小叶茼蒿生长速度略慢,成熟周期较晚。

(3)栽培要点

全国多地均有栽培,适宜春秋露地或保护地栽培。在温度适合的条件下,周年均可播种。适播期4-10月,秋季播种期为9-10月,以9月上旬较适宜,播后约40天左右收获,每10-15天间收一次,可收3-5次。春季播种3月上旬播种,播后35天左右开始收获,分2-3次采收。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小叶种

小叶种又称细叶茼蒿或花叶茼蒿。

(1)品种特征

生长周期:约30-40天

株高:约30-40厘米

亩用种量:约1公斤左右

亩产量:可达2500公斤以上

(2)品种特性

茎淡绿色,纤维少,叶色浓绿,叶小而薄,匙形,叶缘有缺刻。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商品性好,全国多地皆可栽培,深受百姓喜爱。

(3)栽培要点

适宜春秋露地或保护地栽培,在温度适合的条件下,周年均可播种,可适当密植。春种一般在3-4月,秋种在8-9月,冬种在11-2月。茼蒿种植可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士1厘米左右,秋种应覆盖遮阳网,以保持土壤墒情,有利于快速出苗。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茼蒿的优良品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也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茼蒿品种。在我国,除了上海圆叶茼蒿、花叶茼蒿等本土品种之外,还引进了香菊三号、金赏御多福茼蒿等“洋品种”,它们一起组成了优质、丰富的茼蒿种库。

上海圆叶茼蒿

上海圆叶茼蒿为大叶种,上海地方品种。特点是叶缘缺刻浅,以食叶为主,分枝性强,产量高,但耐寒性不如小叶品种。

花叶茼蒿

花叶茼蒿为小叶种,陕西省地方品种。特点是叶狭长,为羽状深裂,叶色淡绿,叶肉较薄,分枝较多,香味浓,品质佳。生长期短,耐寒力强,产量较高。适于日光温室和大棚种植。

金赏御多福茼蒿

金赏御多福茼蒿为大叶种,由日本引进。特点是根浅生,须根多。叶色浓绿,叶宽大而肥厚,呈板叶形,叶缘有浅缺刻。纤维少,香味浓,品质佳。生长速度快,抽薹晚,可周年栽培。

香菊三号

香菊三号为小叶种,由日本引进。特点是植株直立,叶片略大,叶色浓绿有光泽,茎秆空心少。具有分枝力强,产量高,耐霜霉病的优势。

茼蒿有着多重身份!

皇帝菜

茼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可以养心安神、降压补脑,清血化痰,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而茼蒿的这些营养价值,早在古时候就被人们所发掘,还被御厨做成了宫廷佳肴,据说是专门献给皇帝食用的贡品,所以又有了“皇帝菜”的称呼。

我们常吃的茼蒿为啥有股怪味?其实它还有很多秘密!

杜甫菜

关于茼蒿,还有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传说杜甫一生流离颠沛,疾病相袭。他在四川夔[kuí]州时,肺病严重,眼花耳聋,生活无着,于是在56岁时抱病离开夔州,到湖北公安。一天,当地人民做了一种菜给心力交瘁的杜甫食用,用茼蒿、菠菜、腊肉、糯米粉等制成,杜甫食后赞不绝口。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后人便称此食为“杜甫菜。”如今,这道菜现已是湖北的一道地方名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