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七篇解讀|孟子其人其書

理解和詮釋好經典的思想,準確合理地解讀文本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的基礎,更是傳承轉化、應用普及的關鍵。2016年9月24日,由孟子研究院發起,濟寧、鄒城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的《孟子》七篇解讀在鄒城開講。本次活動歷時三個多月,由陳來、王志民、李存山、王中江、梁濤、楊海文、孔德立七位學者每人解讀一篇,對《孟子》七篇全文進行了系統、詳細的解讀。此次解讀是儒學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弘揚傳統文化的有關講話精神,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做了有益的探索。

活動結束後,解讀視頻先後在鄒城電視臺和山東教育電視臺播出。解讀專家又對講稿進行了加工修改,結集出版了《七篇解讀》叢書。從今天起,《鄒城發佈》開設專欄陸續刊發解讀精華,以饗廣大讀者。

在進入文本的學習以前,

我們先對《孟子》其人其書

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孟子》七篇解讀|孟子其人其書

《孟子》收有《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共七篇,從漢代以來,《孟子》的文本每一篇又被分為上下兩篇。

有關孟子事蹟的介紹,最重要的也是最早的,應該是見於司馬遷的《史記》。《史記》的《孟子荀卿列傳》(下文簡稱《列傳》) 對孟子的事蹟做了簡單的介紹:

孟軻,鄒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

“孟軻”,軻是孟子的名字。“鄒人”,是介紹他出生和活動的所在地。比較重要的是這句話,“受業子思之門人”,是說他跟子思的門人學習過。以前對這句話也有一些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 “受業子思之門人”的“人”字可能多了,原文應該是“受業子思之門”。這個變動就比較大了,孟子學術的直接來源就變成子思本人,直接跟子思來學習了。如果是“受業子思之門人”呢,孟子就沒有直接跟子思學習過,而是跟子思的門人學習過。這一點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討論,但是最近幾十年來由於一些出土文獻的發表,大家越來越肯定孟子跟子思的關係應該是“受業子思之門人”,因為孟子的時代跟子思的時代相隔還是遠了一點。

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

“道既通”,“道”在古代就是指道術,道術是指一套思想、理論、觀點、主張。這裡的“道”當然不是一般所講的道,不是一般意義上講的一種理論、一種思想、一種方法,應該是特指儒道。即這個道如果是道術的話應該是指儒術之道,我們的根據稍後再講。“通”就是通曉,對這套理論思想觀點的體系有一個基本的把握,這就是通。“道既通”表示他對儒道、儒者之道已經有了基本的把握。

“遊事齊宣王”,戰國時代士的階層非常活躍,他們採取遊學、遊說的形式到各個國家去推展自己的抱負。“宣王不能用”, 齊宣王當時不能施行孟子的思想主張。

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適”就是到,“適梁”就是到了大梁這個地方。大梁這時候是魏國的中心,當時主政的是魏惠王,也叫梁惠王。“梁惠王不果所言”,就是不能施行孟子所主張建議的東西。梁惠王認為孟子講的這套不符合實際,沒有采用。

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

當時,秦國是用商鞅主政,楚、魏都是用了吳起,齊國是用孫子、田忌來主政。

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這個時代的特點就是,大家追求合縱連衡,以攻伐為賢。“合從連衡”,在當時就是一種追求戰爭取勝的謀略;“以攻伐為賢”,以善於攻伐者為上賢,誰善於攻伐就把誰推為上賢。但是孟軻講的不是合縱連衡的這一套,他也不主張攻伐,他講的是 “唐、虞、三代之德”。唐、虞就是堯、舜,三代就是夏、商、周,即禹、湯、文王、武王,他們的德就是道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如”就是孟子到的地方,他所主張的思想與這些地方當政的君王思想不能相合。

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他就從這種遊學、遊說的活動中回到他的家鄉,跟他的學生著書立說。“萬章之徒”表示是好幾個人。序,就是敘述,這個“序”其實和敘述的“敘”是相通的。這句話一方面說明我們今天 傳下來的《孟子》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學生萬章這些人共同的作品;另外說明他的書的宗旨是“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主要是傳承發揚孔子的思想,特別是發揚《詩經》和《尚書》的一些重要的思想。

這是我們看到現在流傳下來的《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裡面對孟子思想的記述。關於《列傳》的理解,我們還可以參考另外一種文獻,就是《孟子題辭》。孟子的書到漢代就有了註釋,東漢的趙岐作《孟子注》,《孟子注》前面有一篇《孟子題辭》,這篇題辭相當於《孟子注》的序。

《孟子題辭》中有一些重要的講法,我們需要把它跟《列傳》 對照起來加以理解。

關於孟子的“子”,《題辭》說'“子者,男子之通稱也。”這個講法還是一般了一些,應該說“子者,男子之尊稱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稱子的,我們也不是對任何一個男子都可以稱他為子,所以這個“通稱”換成“尊稱”更恰當。

接著講孟子,“鄒人也,名軻”;下面講“長師孔子之孫子思, 治儒術之道,通‘五經’,尤長於《詩》《書》”。剛才我們講《列傳》 裡面說“道既通”,這個道是什麼道?這裡給我們做了一個說明, 做了一個補充——“治儒術之道”,可見這個道就是儒術之道。 在《列傳》裡面講“序《詩》《書》”,在《題辭》裡面也有一個補充, 說孟子所通曉的儒家的學問不僅僅是《詩》《書》,而是通“五經”, 對“五經”都有全盤的瞭解,尤其專長於《詩》《書》的理解。《列傳》裡面講“遊事齊宣王”,但是“宣王不能用”,這在《題辭》裡面也有一個補充說明。

《題辭》裡說:“當世取士,務先權謀,以為上賢。”《列傳》裡面講“以攻伐為賢”,這個“以為上賢”就是對“以攻伐為賢”的一種補充說明。所謂“權謀”,是前面講的有關戰爭、戰略的權謀之學,就是“合從連衡”。當時各個國家的君主如何“取士”?“務先權謀,以為上賢。”我們可以說,這是對《列傳》中的講法的一個補充說明。

《題辭》裡面還講了,“於是則慕仲尼周流憂世,遂以儒道遊於諸侯,思濟斯民”。前面我們說,孟子“道既通”,就用他所學遊事齊宣王,那他是用什麼思想來遊事齊宣王的?在《題辭》裡面 也做了補充說明——“以儒道遊於諸侯”,這既對“道既通”的 “道”做了詳細說明,也說明了孟子游事齊宣王的確是用的“儒道”。

《題辭》裡面講“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述 堯、舜之道”是對《列傳》裡面“述唐、虞、三代之德”一個更明確的說明。

從以上幾點來看,《孟子題辭》和《列傳》裡面很多講法有一種呼應的關係,我們在瞭解《孟子》其人其書的時候需要注意。

在分析完《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和《孟子題辭》之後,我們接下來看看孟子和孔子的關係。

《列傳》裡面講到他和孔門的關係,說“受業子思之門人”,《孟子題辭》裡面也講到,“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所以,孟子跟孔門有密切的傳承關係。孔子講過很多話,其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 都是在孟子時代發揚起來的。在《孟子》裡,孟子曾自述他和孔子的關係,講過這麼幾句話:

第一句話,他在《孟子•離婁下》中講,“予未得為孔子徒也”,說我沒有做過孔子的學生;“予私淑諸人也”,這裡沒有明確說明他“私淑”的是誰,但是我想,這個“私淑諸人”的“諸人”一定是一位孔門的後學,除了是子思的門人,還可能是孔門後學中的其他學者。這是在《孟子•離婁下》裡面談到的他和孔門的 關係。

第二句話,他在《孟子•公孫丑上》中講到,伯夷、伊尹“皆古聖人也”,“乃所願,則學孔子也”,自古以來聖人很多,比如說伯夷、伊尹,都是古聖人,但我真正的願望是學習孔子。當然,他講這個話的時候做了對比,雖然伯夷、伊尹、孔子都是聖賢,但各有特點,而他真正的心願是學習孔子。這是他有志於學習孔子思想的第二個自述。

第三句話,《孟子•萬章下》裡面說“孔子之謂集大成”,揭示了孔子和古代文化的關係。在孔子之前,中國文化至少已有1500年以上的發展。1500年是指從夏代開始到孔子,孔子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夏代如果從公元前21世紀算起,到孔子生活的年代至少也有1500年。在孟子看來,孔子的集大成,不僅是對同時代比較近的周文化的集大成,也是對整個中國上古文化的集大成。

第四句話,也是在《孟子•公孫丑上》講的,“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盛”,偉大的意思。其實在孔門有過類似表述,“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但是孟子加了“盛”字,突出孔子的偉大。

從這幾點我們看,孟子有自覺學習、傳承、發揚孔子思想和學術的志願,這是我們講《孟子》其人其書需要交代的。

總的來說,我們對《孟子》的講解是要回歸《孟子》文本的講讀和解析,是順著文本逐章講析,這是我們的特點。但逐章講讀和解析的重點不是在生僻字詞,雖然古書裡面有很多生僻字,今天的人不會念,不認識,也不瞭解它們的意思,講讀應該包含這一方面的內容。我們的重點在於思想的提煉和義理的貫通。文本本身有很多的方面,除了生僻字,還有與今人大不相同的寫作風 格。今天我們寫文章都講究語言邏輯嚴密,古人的文章不是,用我們今人的眼光來看,有時候好像有點前言不搭後語,邏輯上有點錯位。關於這些現象,古人有很多種解釋,使文本讀起來能夠更通暢,但這都不是我們的重點,我們的重點是透過文本掌握他 的思想,掌握他的義理。

從東漢的趙岐給《孟子》做注以來,《孟子》七篇的每一篇都已被分為上下兩部分,如《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漢人所謂章句是把一篇文章分成不同的章,以便理解。古人的書不像我們今天的書,篇、章、節和段落分得清清楚楚;古人的文章是密密麻麻的,不分段,不分章,也沒有標點。後世在講解文章的時候,第一條就是要講究章句,把章分出來。比如,我們說《梁惠王上》有七章,就要把這七章分出來。所以古代的經師很看重章句。

我們今天通行的《孟子》文本採用了阿拉伯數字標序,使用起來更方便,尤其是便於這些文本的翻譯。比如說1 •1,前面的1代表《孟子》第一篇《梁惠王上》,後面的1就代表《梁惠王上》的第一章。這一章在孟子研究裡面歷來都被認為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帶有綱領性的。

解讀專家:陳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